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煤顶板突水是影响矿井生产和安全的关键因素,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认清了地质构造对3煤顶板突水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分析东滩矿水害发生机理的基础上,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选取岩性、构造发育程度和汇水条件等3个主要因素作为预测因素,建立了水害预测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已知突水点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后利用模型进行了全井的水害预测。 相似文献
3.
东滩矿3煤顶板突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分析了东滩矿3煤顶板发生的突水事故,并与大量地质钻孔资料(钻孔的岩性、冲洗液消耗量等)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构造、冒落带内岩性、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发育高度、汇水条件以及矿山压力的影响等因素是东滩矿开采3煤顶板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现有水文地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钻孔资料,如冲洗液消耗量在平面的分布等来估计、判断含水层的富水性或圈定3煤顶板含水层的富水区,最后提出了防治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7204工作面概况及突水过程,针对该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范各庄矿5煤顶板破坏及突水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范各庄5煤顶板的水文地质条件,应用岩石破裂过程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系统(RFPA2D-Flow)模拟采动条件下顶板损伤、破断的演化形成全过程.通过对损伤区和应力场分布及顶板水流量变化曲线进行分析,揭示了开采扰动及水压驱动下完整泥岩顶板由隔水岩层到突水通道的演化机理.同时,讨论了隔水泥岩层厚度与顶板突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顶板存在大范围的拉应力区域,含水砂岩和顶板泥岩交界应力集中是造成顶板突水的关键;顶板隔水泥岩层的强度不足以起到关键层的保护作用,对采场保护不够,应对顶板泥岩层进行加固或留设防水煤柱. 相似文献
7.
8.
跃进煤矿深部采区顶板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跃进煤矿深部采区工作面连续出现顶板突水的现象,分析了顶板突水的特征,对影响突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预测了顶板富水的区域,并对防治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白集煤矿和西安分院进行技术合作,采用G、E、T综合探测技术,在-810m水平3402工作面进行构造突水实际探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CRISR)自主开发的F-RFPA^20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系统,对煤层顶板随着开采的逐步进行,采动裂隙逐渐向上发展并最终与含水层连通,进而导致煤层顶板突水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直观地显示了煤层顶板的变形、破坏过程以及突水前后渗流场的变化情况,阐明了煤矿顶板突水事故通常由采动裂隙引起的突水机理.当垮落带与裂隙高度没有达到含水层高度时发生顶板突水的可能性较小,反之亦然.因此准确确定煤层顶板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对于进一步确定煤层开采深度上限,合理留设防水煤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赵庄矿井3#煤层顶板水淋水大,在矿井基建施工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大量涌水,严重影响矿井施工进度,结合实际提出3#煤层顶板水防治的几种方法,对矿井投入生产后能够有效防治顶板水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阳煤集团新景矿在3#煤层采掘时频繁发生煤与瓦斯突、喷出现象,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和3#煤层的正常开采。论文基于地质构造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原理,分析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煤体结构及瓦斯突、喷出的控制作用,为防治矿井瓦斯灾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顶板砂岩水是唐家会煤矿6号煤层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利用长距离水平定向钻技术代替常规钻进技术精确有效地疏放62103工作面6号煤层顶板砂岩水,共施工3个定向长钻孔,总进尺2535 m,单孔最大深度966 m,单孔最大涌水量130 m3/h,累计疏放水量13万m3,高效地消除了煤层顶板水害隐患,缩短了开采准备时间,为巷道掘进与工作面回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赵庄矿为高瓦斯矿井,在建井过程中曾发生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结合井田瓦斯地质资料及实际施工中出现的煤与瓦斯异常情况,分析了赵庄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及区域,为指导矿井开展防突工作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为评价5#煤层顶板石灰岩含水层突水危险性,通过石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的分析结果,确定石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相对较强区域主要分布在井田的北部和中部;通过将冒裂程度与富水性分区叠加,得出石灰岩含水层突水危险性程度。结果表明:石灰岩含水层整体突水危险性弱,仅在井田东南部存在小部分突水危险区,井田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均为较安全区和过渡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