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地基土在地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在单次列车运行期问内,地面的沉降较大,并且呈现波动现象;在双面加栽过程中,隧道纵向中间部分的沉降较大;长期累积作用不可忽视;由于地基土沉降以不可恢复的塑性永久变形为主,因此,对于长期列车动载作用下地基的变形问题,采用塑性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地基土变形的不可恢复性和长期累积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对近邻地铁隧道产生的影响,采用MC模型及CY模型两种土体本构模型,预测分析新建高层建筑荷载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及周边地表的沉降影响。结果显示,在计算参数均相同的条件下,两种本构模型得到的建筑荷载对周边土体的影响范围是一致的,但是该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隧道结构竖向沉降差异较大;根据工程经验,认为CY模型更符合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值模拟与经验方法相结合,计算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轨道地基的长期沉降.以人工数定激励力法模拟列车荷载,以FLAC3D软件建立隧道以及周围土体的数值模型,计算第1次加载后模型的变形和应力.分别结合3种不同的经验算法,以分层总和法计算轨道地基的长期沉降,结果表明:3种算法计算得到的长期沉降和年沉降量分布规律相似,均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算法2所得的平均沉降的计算值结果偏大,算法3偏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力控制式循环三轴试验,探讨了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黄土的累积塑性应变.试验表明:饱和黄土累积塑形应变存在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即:衰减阶段、稳定阶段和破坏阶段.固结围压、循环试验中的排水条件、动应力及其循环次数、以及动应力比是影响饱和黄土累积塑性应变的重要因素.在排水循环三轴试验中,饱和黄土的累积塑性应变随初始固结围压的增大而减小,随循环次数、动应力和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预测饱和黄土累积塑性应变的反正切函数模型.该模型与试验数据符合良好,且仅需三个土体参数,应用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在交通荷载下的沉降计算和稳定性保证,是修建低路堤公路的重要环节,而科学的计算方法是其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新河(青潍界)至辛庄子高速公路寿光段为例,通过利用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不排水累计变形模型-Chai-Miura模型,结合利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计算地基中的动、静应力,对软土地基的累计沉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对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低路堤,反复的交通荷载引起的累计沉降很大,同时变形随深度衰减很快,当深度大于8m后,变形与地表的相比小得多;路基沉降速率与运行时间关系较大,且随时间非线性增长,其中累积沉降及总沉降在通车初期累计沉降发展较快,且累积沉降远大于固结沉降,占总沉降的90%多.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区地铁隧道一般埋设于第一海相软土层中,目前针对这一海相软土层在地铁荷载下隧道周围土体变形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地铁运行荷载,对比分析隧道周围土体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距隧道不同距离处土体的变形,结果表明:土体变形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以隧道轴线为中心的10,m范围内,工程建设时对此区域土体要重点关注;而在30,m以外区域土体变形较小.分析结果为以后在现有地铁隧道沿线建设地下构筑物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轨道系统的土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列车运行时的轨道--地基系统为对象,将轨道--地基系统简化为成层地基上的Winkler梁模型,对移动荷载作用下成层地基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得到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8.
临界移动速度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振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学成通过建立2.5维有限单元结合薄层单元方法,研究了接近或超过临界速度的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三维振动问题.通过沿荷载移动方向的波数变换将三维问题降维成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的平面应变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采用有限单元模拟荷载作用范围所在的地基近场区域,用动力薄层单元构建透射边界来模拟波从近场向无穷远处的传播.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地基表面振动的动力时程和三维波动场的分布,发现当移动荷载的马赫数接近或大于1.0时地基中产生明显的波动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9.
交通荷载作用下道路与软土地基弹塑性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地基中孔压发展的经验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模型计算参数.采用动态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交通荷载作用下道路与软土地基共同作用的变形特性,考虑了孔压对软土地基变形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交通荷载在软土地基中的“临界影响深度”的概念,通过计算实例分析表明,在给定工况下交通荷载在软土地基中的临界影响深度约为10 m,有效影响深度约为18 m,为道路工后沉降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静力方法和拟静力方法,研究斜张索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和动张力;并将静力分析结果与动力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于索道的设计与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地铁是对变形要求极为严格的建筑,在紧邻已运营的地铁处开挖的深基坑对地铁以及周围建筑产生的影响的分析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反分析对比得出针对本工程的沉降修正系数。选取不同工况,对基坑开挖结束后的大型工程桩降水开挖对地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在工程的后续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所述方法对本工程的施工和分析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坑降水对周围地表沉降的破坏已引起广泛关注,传统计算地表沉降的方法是基于总应力不变的观点,计算有效应力增量,且忽略由渗流引起的有效应力增量,结果误差较大。鉴于此,研究了在总应力变化时和考虑渗流作用下,计算土层中有效应力增量的公式,以便满足降水引起的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覆盖层上建坝,覆盖层材料性质对坝体沉降变形影响较大.为减小坝体沉降,需要对覆盖层进行开挖回填.本文以丹巴水电站为例,拟定覆盖层处理时回填级配料、、回填级配料并固结灌浆等4种方案,根据室内试验参数,分别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并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为开挖回填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盾构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的地表沉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是地铁修建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在文章中,以盾构法施工的某地铁隧道试验段的实测地表变形数据,分析了地表变位的特点,得到几点定性规律,并用Peck公式对实测点进行拟合,发现沉降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非常接近.将拟合结果与以往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盾构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的地表沉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地下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是地铁修建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在文章中,以盾构法施工的某地铁隧道试验段的实测地表变形数据,分析了地表变位的特点,得到几点定性规律,并用Peck公式对实测点进行拟合,发现沉降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非常接近.将拟合结果与以往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根据桩在竖向静载下的荷载分布与传递规律,运用功的互等定律,导出了一组 确定层状地基中桩的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解析简化递推算式,可根据桩侧介质的分布情况和桩的形状对桩进行 沉降分析模拟,能较精确确定桩的轴向静载沉降曲线,同时推导了桩顶刚度系数的迭代公式,以此为基础可确定 桩的承载力。结合运用实例进行了论证,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沉隆观测分析,得出了无粘性土和粘性土这两大类地基土的最大沉和量Smax和最大沉降差(△S)max的关系,并给出关系图,利用该图,可快速判断房屋地基的最大沉降量Smax和最大沉降差(△S)max,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武汉阅马场交通综合整治工程首义广场隧道地处交通繁忙区,受到汽车等移动荷载的影响比较明显,考虑基坑深度、地质条件、交通要求和基坑周边荷载的情况等因素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支护形式,分别采取了相应的监测手段来监测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规律,通过对排桩 钢支撑支护段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监测与分析,研究了移动荷载对支护结构的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9.
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轨道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轨道-枕木-碎石垫层协同分析的方法,将轨道系统简化为弹性地基梁模型,通过反应谱和动力响应的计算,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协同作用时的临界速度比不考虑时协同作用时的有显著的降低,而且随着初始频率的增大,临界速度也在降低;轨道的最大响应总是发生在列车运行到该观测点处(t=0时),而且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