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过程中.晶体附聚、二次成核、晶体生长以及磨蚀现象同时存在.只是在特定生产条件下,某一种机理占主导地位。本文仅讨论分解条件对附聚过程中分解率和产品粒度的影响规律。附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絮凝和胶结,即细小颗粒首先聚集在一起.形成疏松的集晶结合体。然后从溶液中新析出的氢氧化铝将其牢固地粘结在一起。溶液的过饱和度由分解温度、溶液的分子比和浓度、杂质含量等所制约。高温、高过饱和度、低种子比和添加细晶种有利于附聚.分解温度越低,溶液过饱和度越大。溶液的分子比和苛碱浓度降低也有利于溶液过饱和度的提高。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详细探讨种子比、铝酸钠溶液的苛碱浓度附聚过程溶液分解率和产品粒度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工业生产砂状氢氧化铝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和附聚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系统总结了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和附聚过程研究进展,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成核和附聚过程是影响氢氧化铝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者对成核和附聚过程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工作。得到了一些普遍性的结论。工业条件下的种分过程晶体生长速率很小,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过程主要为二次成核,依靠附聚过程得到砂状氢氧化铝,研究表明,上述过程都与晶种的表面形貌密切相关,晶种表面性以及各种强化方法对铝酸钠溶液种分的成核和附聚过程的影响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鹿中科  杜善国  杨会宾 《山东冶金》2011,(5):107-109,112
针对对某氧化铝厂拜耳法种分过程氢氧化铝产品周期性细化的现象,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晶种活性降低及过饱和度控制不好等。在种分流程进行了外加氢氧化铝作晶种试验、高温附聚试验和结晶助剂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结晶助剂及改善晶种附聚条件等措施,可有效解决周期性细化问题,适宜的结晶助剂添加量为(10~30)×10-6,优化的晶种附聚的条件为固含150~200g/L,温度70℃以上,附聚时间6h以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工业结晶助剂(Nalco)、脂肪醇、脂肪酸及醚类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附聚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工业结晶助剂(Nalco)有助于降低种分过程细粒子数,提高分解率;添加脂肪醇也能改善产品粒度分布;添加脂肪酸可以提高种分分解率;将脂肪醇乳化后能使产品细粒子数进一步减少,分解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添加0.01 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实验条件下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分解率,宏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添加EDTA使实验条件下种分过程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从42.97 kJ/mol降低到32.97kJ/mol,EDTA能够促使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附聚与成核。  相似文献   

6.
分解工序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关键环节,铝酸钠溶液在分解工序的作业效果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及经济指标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分解工序除了晶体自身的长大之外在一定的搅拌下溶液中直径小于20μm的颗粒也会附聚在直径较大的颗粒上,晶体自身的长大与晶粒的附聚共同作用使氢氧化铝的结晶变粗,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分解工序的晶粒附聚进行了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7.
选用核糖作为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添加剂,在αk=1.40、温度75℃、搅拌速度140 r/min、晶种添加量为80 g/L条件下,研究不同添加量和不同苛碱浓度下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及产品粒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150 mg/L、苛碱浓度为160 g/L时,核糖对种分过程的抑制作用最大。随着核糖添加量的增大,产品氢氧化铝粒度减小,但是核糖的添加并不能完全抑制氢氧化铝的附聚。核糖的加入改变了种分过程,且随着苛碱浓度的增大,种分过程出现成核现象,成核现象持续的时间也越长。  相似文献   

8.
添加剂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结晶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加种分解过程中的二次成核,附聚的影响。并把添加剂应用于工业铝酸钠溶液种分实验过程中,探讨其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添加剂能减少种分溶液中细粒子数,加强附聚作用的进行,粗化产品的粒度,提高产率。  相似文献   

9.
在较大苛性碱浓度范围内进行了铝酸钠溶液种分附聚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苛性比条件下,细粒子附聚存在最佳苛性碱浓度范围,低于或高于该范围,附聚均将会减弱;运用Sakamoto公式计算,NK大于155 g/L时,只有溶液αK≤1.5时,才有可能发生有效附聚。  相似文献   

10.
结晶添加剂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结晶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加种分解过程二次成核、附聚的影响,并把这种添加剂应用于工业铝酸钠溶液中,探讨其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结晶添加剂能减少种分溶液中细粒子数,加强附聚作用的进行,粗化产品粒度,提高产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非离子型有机添加剂P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引用XRD分析了不同晶种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剂P可有效提高分解率,显著改变产品的形貌,并具有一定增大产品粒度的作用;晶种性质极大影响添加剂的效用,特别是(002)晶面所对应的峰越强,晶种活性越好;研究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种分过程开始10 h后加入100 mg/L添加剂,保持晶种系数为3.39,最后于34 h以后取出产品;晶种是分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添加剂仅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从不锈钢酸洗废液中回收金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研究了利用晶种诱导沉积不锈钢酸洗废液中的有价金属,以期对废酸液进行资源化利用。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等检测手段对沉积物进行结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结晶产物为FeF3·3H2O和CrF3·3H2O的混合物,试验中没有发现镍的沉积物;同时研究了温度,废酸液中HF浓度及晶种加入量对金属沉积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越低,废酸HF越高,越利于金属沉积;晶种添加量对金属沉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添加晶种低温脱硅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晶种容量表面积的低温脱硅效果,建立了低温脱硅动力学的经验公式及溶液中SiO2含量与脱硅时间的曲一方程,探索了晶种的选择及品种的循环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晶种容量表面积的作用随溶液中SiO2介稳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又随介稳浓度的降低而减弱,增大晶种容量表面积能加快脱硅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碳分母液中残留氧化铝的最佳利用途径,介绍了复盐分解法制备固体铝酸钠试验,着重进行了碳分母液直接通入CO2气体及添加碳酸氢钠作晶种碳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碳酸氢钠作为晶种,碳分母液完全碳分产物为比较纯的丝钠铝石,将其在800~900℃焙烧制得比较纯净的固体铝酸钠;而不添加晶种,生成的碳分产物及焙烧后得到的固体铝酸钠中出现杂质氢氧化铝。利用前者,可将碳分母液中15g/L左右的氧化铝,全部转化为固体铝酸钠产品。  相似文献   

15.
王克勤  王皓  朱国海  陈津 《湿法冶金》2011,30(4):329-331
研究了拜耳法赤泥盐酸浸出液的脱硅。在高酸度下进行硅酸凝聚、晶种絮凝脱硅试验,考察了温度、晶种添加量和时间对脱硅率的影响,并考察了脱硅温度和时间对浸出液酸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脱硅的因素依次是脱硅温度、脱硅时间和晶种添加量;在脱硅温度80℃、晶种添加量1%、脱硅时间7h条件下,脱硅率达94.12%;脱硅温度高于70℃,脱硅时间大于5h,浸出液挥发较大。  相似文献   

16.
钨钽铌粗精矿碱分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难分解钨钽铌粗精矿的冶炼问题,采用了高压碱分解工艺,成功地实现了钨钽铌精矿中钨难分解的问题。研究针对江西某大型钨、钽铌矿床矿石重选矿泥,经选矿试验获得的钨钽铌粗精矿,探讨了NaOH加入量、Na3PO4·12H2O加入量、液固比、分解温度、分解压力、分解时间对钨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70倍,Na3PO4·12H2O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6倍,液固比为3,分解温度200℃,分解压力1.5 MPa,分解时间5 h,钨的分解率能达到99.84%,分解渣中WO3含量为0.16%。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添加剂及分散剂对二钼酸铵粒度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剂的加入,大大改善了生成颗粒的性能。随着添加剂加入量的增加,粗晶粒数量增加,但分布较差,通过加入分散剂,解决了分布上的双峰问题。分析表明,控制二次成核是结晶过程中重要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新的复合添加物和工艺路线来替换现有电解铜箔粗化工艺中含砷添加剂的使用,通过对电解铜箔生产的现场模拟,探索了粗化基础配方、添加剂含量、电流密度、温度等对粗化层表面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无砷粗化工艺的最佳配方及电镀条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硫酸亚锡和钨酸钠等作为复合添加剂,能够取代原有工艺中含砷添加剂,取得很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