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EEE Holm电接触会议是由IEEE的专业技术协会与IEEE Holm电接触会议执行委员会共同组织的电接触领域内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之一。第一届会议始于1953年,此后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最近一次是2006年9月刚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52届年会。本文介绍了Holm会议的发展历程、相关活动、国内作者的参会情况和国内外与电接触相关的会议信息。  相似文献   

2.
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接通、闭合、分断等电接触状态及其电接触特征现象,详细分析了电接触理论中5种重要的电接触现象。它们是:电触头间电弧放电及其特性;触头材料的温升;电触头材料转移;电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电触头的粘着与熔焊。讨论了这些电接触现象与触点材料组元、组织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3.
电接触的接触电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军  李坤 《电工材料》2011,(1):10-13
电接触是研究电连接可靠性的应用学科,接触电阻是衡量电接触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以及接触电阻的微观模型出发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工程上计算及测量接触电阻的方法,指出了电接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电接触的接触电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接触电阻是衡量电接触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本从接触电阻的影响因素、数学模型等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来接触遥研究动向,并提出了接触电阻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确地选择电接触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宝根 《机电元件》1992,12(4):6-12,53
为了最佳优化设计电连接器,就必须清楚各种各样的电接触材料的特征和特性。同时,还应考虑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其使用条件、使用环境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类弱电、强电相关电子、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电接触技术及电接触材料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接触涉及电气工程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两大学科,电、热、力及环境气氛与电接触材料的交互作用极为复杂。为了对电接触理论及电接触材料有进一步的了解,对电接触理论和电接触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本文是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系列论文的第一篇,重点介绍了电接触和电接触材料的分类、电接触材料的基本要求、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密度电流存在时对双金属连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迁移影响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指出双金属连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的增长速度主要受温度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受电流影响。综述了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表面不同氧化物的电性能,探讨了绝缘及弱导电性薄膜存在下的电接触状况。简单介绍了在绝缘膜破裂处形成瞬间熔融金属桥的击穿—熔接现象。  相似文献   

8.
电接触质量检验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零件连接处形成所谓“电接触”的质量,在电气安装和检修过程中有重量要的意义,从限制导电零件接触点功耗这一角度出发,探讨电接触质量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新型铜基电接触材料的电弧侵蚀特性、材料转移及接触电阻。材料在电流〈14A时,由阴极向阳极转移;在电流≥14A时,由阳极向阴极转移。触点电弧侵蚀后的表面形貌产生明显的孔洞和裂纹,接触电阻随电流值和接触次数增加有小同程度的波动。结果表明,接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不对称是产生材料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导电膜层(如电镀层)、污染膜层等对接触电阻的影响以及镀层不同时接触电阻的计算公式。从工程应用角度说明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理的镀层,根据接触电阻测试结果可以判断有无污染物的存在。重点介绍了双金属连接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形成机理、长大动力学,指出高阻值金属间化合物将明显提高接触电阻。  相似文献   

11.
邵文柱  崔玉胜 《电工材料》2007,(2):40-46,50
介绍了ASTM标准化组织的历史及所制订的ASTM标准的种类和影响力。详细列举了ASTMB02委员会下属的B02.05和B02.11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电接触领域相关标准,根据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性,按照术语和分类、电接触材料、电接触材料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电接触过程性能与测试方法、贵金属覆盖层质量评价方法、气体环境腐蚀试验对这些标准进行了分类,并简要介绍了这些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文章还就这些标准对电接触材料生产和电接触性能检测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电接触材料的热导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触头材料热导率对触头抗静、动熔焊、温升、耐电弧烧损等使用性能的影响。热导率的提高有利于低压电器触头性能的改善。本文列出了常用银基触头材料的热导率并对合金和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宝根 《机电元件》1991,11(4):35-39
本文对涂敷润滑剂和未涂敷润滑剂的接触件进行具有现场性及再现性测试,并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其主要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作了比较分析。为机电元件尤其是连接器和开关的接触件使用电接触润滑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接触元件的传热性能是影响电能传输稳定性、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多点接触电热耦合模型,建立了接触热阻的接触面传热新模型,利用ANSYS接触单元模拟接触电导生热和接触热阻生热现象,并考虑接触点随机性的存在对接触面温升有影响的因素,建立新的传热模型,并对新的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铜-金刚石系列电接触材料导电性的测量,分析了该体系材料中合金化元素和组元相-金刚石,铌和镉等含量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分析和测量结果表明,在所研究成分范围内,添加成分对铜基体的导体电性影响很小,材料电阻率均可以满足电器地材料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电接触材料与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电接触材料在电器中的重要地位及传统经验设计方法的局限性,系统工程的出现为电接触材料的开发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有力的方法论指导。根据系统工程的Hall逻辑维,将电接触材料开发分为系统目标的确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模拟试验、最优方案的确立、试验研究与评价及开发生产七个阶段。分析了这几个阶段需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系统工程在电接触材料开发领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赵桂平 《机电元件》2013,(1):31-34,44
本文介绍了某型号电连接器经过一定次数的机械插拔试验后,其接触特性参数如接触电阻、插入力、分离力等发生的变化。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积累、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成为制定该类产品试验标准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尘土颗粒带电对电接触故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尘土颗粒的带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颗粒带电对电接触故障的影响.结果表明,尘土颗粒所带电荷的总体变化趋势可用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表示,电荷分布呈现带状区域.对失效的连接器触点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电触点接触区附近的污染要高于非接触区的污染,污染物中主要为尘土.尘土污染会造成镀金微孔,并造成微孔腐蚀.  相似文献   

20.
尘土污染是导致电接触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选择具有代表性尘土颗粒进而研究尘土颗粒对电接触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三种尘土颗粒——石英、云母和方解石,采用触头样片接触对来模拟触点进行试验.本文研究了接触对中只有单个尘土颗粒时,尘土颗粒自身物理特性对电接触的影响;以及颗粒种类、尺寸、分布密度和接触压力等多因素对电接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