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HAKKE RS75应力控制流变仪研究了温度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NP-10)/水体系六角状液晶临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温度下,临界应力随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增加而升高;固定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而升高温度时,临界应力急剧减小.25 ℃下,w(NP-10)=35%的样品的临界应力可降至6.7 Pa.在相边界区,临界应力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二级指数衰减模型描述,在相主体区可用多项式拟合.  相似文献   

2.
NP-10/硝酸钠水溶液体系层状液晶的流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在硝酸钠水溶液中形成的层状液晶的流变性。体系的频率扫描曲线随温度升高表现出3种不同的形式:低温时类似广义Maxwell模型;高温时的曲线形式还没有合适的方程来拟合;中等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典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层状液晶的频率扫描曲线形式。用4元素的Burgers模型拟合了体系蠕变-回复实验的数据,线性相关系数都在O.9以上。  相似文献   

3.
NP-10/硝酸钠水溶液体系的相行为与流变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浓度为0.02mol/L的硝酸钠水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的相行为与流变学性质。随NP-10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中依次可以形成胶束,六角状、立方状和层状液晶以及反胶束。六角状和立方状液晶的流变学性质可以用Maxwell模型说明。用已经验证的经验方程对层状液晶的流变学特征做出了表述。  相似文献   

4.
用偏光显微镜、RS75控制应力流变仪研究了AEO15/H2O二元体系的相行为。结果表明:在AEO15/H2O体系中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相结构依次为胶束溶液、立方相液晶、六角相液晶和增溶水的AEO15;在研究相结构时流变性研究是对偏光显微镜结果的重要补充,它说明相结构的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冯尚华  王红霞 《精细化工》2006,23(9):863-866
分别研究了温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水体系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AEO12)/水体系形成的立方相液晶线性黏弹性的影响。5~23.5℃,NP-10/水体系形成的双连续立方相表现出明显的黏弹性特征,但其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5℃时有强度突变点;连续升温证明,由AEO12/水体系形成的不连续立方相在21.8~22.5℃存在玻璃态转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重点讨论了层状液晶乳液体系在应用到衣物柔顺剂中时其乳液结构及油相的极性对提高挥发性物质长久保留功效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技术,测定了顶空中挥发性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发现由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长链脂肪醇、油和水组成的水包油型球形洋葱状层状液晶乳液LO1相和水包油型球形洋葱状LO1与平面层状Lβ的混合两相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最有效地延缓具有低极性的挥发性物质的释放平衡,相反油包水型球形洋葱状层状液晶LO2和平面层状液晶Lβ不能有效地提高挥发性物质任何阶段中在织物上的沉积和保留。  相似文献   

7.
以太阳光为引发光源、在液晶体系中制备了聚苯乙烯;利用流变的方法研究了苯乙烯的聚合对液晶体系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在反应过程中对体系进行监测,得到了聚合前后体系的偏光显微照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反应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液晶体系的流变模量逐渐升高,液晶结构有一定的变化;聚苯乙烯的结构和作为模板的液晶结构比较相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aCO3对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H2O(LAS/Neodol25-9/H2O)体系相行为的影响,确认了L1 La与L1+La相界面的存在,并得到了不同Na2CO3浓度下体系的相图,结果表明,碳酸钠的加入使L1相和La相缩小,H缩小至消失,层状分散扩大,但其分散稳定性下降,LAS/Neodol25-9混合体系的稳定性明显高于纯的LAS或Neodol25-9体系。  相似文献   

9.
碘光谱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碘光谱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因素。欲得正确结果,须将碘-胶束溶液(不同浓度)放置,待碘的分配达到平衡(例如24h)后再进行测定,这样测得TritonX-100、TritonX-305和单分散的纯化合物C12H25O(C2H4O)6H的cmc分别为2.4×10-4、3.5×10-4和8.4×10-5mol·dm-3,与文献中用表面张力法测得的结果一致。若按Ross和Oliver将预先配好的溶液稀释后1小时内测定的方法,则所得结果偏低。只要测定时碘-胶束溶液已达平衡,则碘浓度在4~12mg/100ml范围内对cmc的测定结果无明显的影响。文献中提到的碘浓度对cmc测定值的影响可能是由于碘的分配未达平衡所致。  相似文献   

1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eodoL25—9/H2O二元体系的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用低温差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工业品级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eodoL25-9/H2O二元体系在0-100℃范围内的相行为,并与文献资料的E12EO6(纯度,99%)在同样条件下的相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eodoL25-9在整个相区内无V1相(双连续的立方相),有层状相和六角相两相共存区,I1相区较小,整个液晶区明显大于C12E起始浊点低于C12E8,但浊点曲线的斜率较大。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及研究进展,对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醇、油和盐类及温度等对其微乳液增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枯草杆菌蛋白酶在水相pH值小于其等电点条件下带正电,能与异辛烷中带负电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辛基丁二酸磺酸钠(AOT)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离子对进入有机相。详细研究了两相接触方式、水相初始pH值、水相离子强度等因素对酶转移率的影响。采用120 r/min磁力搅拌使两相混合能得到较好的酶转移率,作用时间为6 h。水相初始pH值5.0有利于离子对的形成及酶蛋白的转移。水相中CaCl2的加入有利于消除两相混合过程中的乳化;但是过高的CaCl2浓度会减弱酶分子与AOT间的静电引力,不利于酶分子与AOT的结合。水相中酶浓度不变,随着有机相中AOT初始浓度的增加,酶的转移率呈现增长趋势。固定异辛烷中AOT浓度,随着水相中初始酶浓度的增加,转移至有机相中酶量先增加后减少。进入异辛烷的酶分子仍旧保持活性,能催化转酯化反应的进行,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的催化效率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3.
夏咏梅  方云  杨扬  吴云兰 《精细化工》2001,18(10):572-57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混合体系的行为。在满足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其自身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MP]的前提下 ,AS PEG或AS PVP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 (γ -lgc)曲线呈现拟双平台 (或双拐点 )特征。对AS PEG体系而言 ,PEG的 [MP]为 2 0 0 0~ 40 0 0。具有双拐点的γ lgc曲线对应于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 ,即第一临界浓度值c1和第二临界浓度值c2 ,且满足c1相似文献   

14.
方云  夏咏梅  杨扬  吴云兰 《精细化工》2001,18(11):627-630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混合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SDS PEG或SDS PVP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 (γ lgc)曲线可以具有拟双平台 (或双拐点 )的特点。定义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MP]这个聚合物结构特征常数 ,并发现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超过该类聚合物的 [MP],其γ lgc曲线才可能呈现双拐点特点。实验结果同时显示SDS PEG体系中PEG的 [MP]为 2 0 0 0~ 40 0 0。具有双拐点的γ lgc曲线对应有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c1和c2 ,且满足c1相似文献   

15.
苯酚在浊点萃取中凝聚层相的增溶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龙  赵凤生  李道棠 《化工学报》2003,54(10):1387-139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苯酚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相胶束溶液中和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相浊点萃取时凝聚层相中的增溶结果.实验表明:溶质在凝聚层相的增溶与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结构有关.当凝聚层相的表面活性剂形成正相胶束时,溶质在凝聚层相的增溶规律和在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的增溶规律一致;当凝聚层相的表面活性剂形成反相胶束时,溶质在凝聚层相和在溶液相的浓度关系可理解为在这两种溶剂之间的分配随着凝聚层相的含水率逐渐降低趋近于一定值,溶质的分配系数也趋近于一定值.  相似文献   

16.
1)表面张力法:表面张力测定法适合于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mc的测定,无机离子的存在也不影响测定结果。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急剧下降,当达到cmc后,表面张力的下降则很缓慢或停止。  相似文献   

17.
宋冰蕾  陈涛  田金年  裴晓梅  孟丽 《化工进展》2015,34(12):4348-4355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红外光谱仪等手段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硝酸乙基铵(EAN)中构筑的溶致液晶体系(lyotropic liquid crystal,LLc)的性质。结果表明,在液晶区内,所形成的溶致液晶均为层状介晶A相(SmA),且EAN主要存在于液晶相分子层的极性亚层中;液晶相稳定存在的温度区间随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尾链长度的增加而变大,随联接链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羟基削弱了离子头基与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缩小了液晶相稳定存在的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8.
赵学航  黄文 《精细化工》1996,13(6):11-15
测定了乙醇、丙醇、丙三醇、季戊四醇和甘露醇对TritonX 100(TX100)水溶液的雾点和CMC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醇使TX100溶液的雾点升高最多,其次是乙醇,季戊四醇几乎无影响,丙三醇使雾点稍有下降,而甘露醇使雾点下降最多,雾点与各添加物的浓度都近似成线性关系。除了TX100的CMC随甘露醇浓度的增大单调下降外,其余四种添加物的影响都与其浓度有关,即TX100的CMC都随添加物浓度的增大先降后升。这些结果说明,添加物对雾点的影响和对CMC的影响之间并不存在相应的关系,根据胶束化是表面活性分子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引起的,而雾点现象是胶束聚集造成的,对上述结果作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AS-PEG及AS-PVP体系的聚合物相对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咏梅  方云  杨扬  吴云兰 《精细化工》2001,18(10):572-57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混合体系的行为.在满足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其自身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MP]的前提下,AS-PEG或AS-PVP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γ-lgc)曲线呈现拟双平台(或双拐点)特征.对AS-PEG体系而言,PEG的[MP]为2000~4000.具有双拐点的γ-lgc曲线对应于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即第一临界浓度值c-1和第二临界浓度值c-2,且满足c-1<CMC<c-2的关系.含AS的混合体系得到的实验结论与含SDS的混合体系的结论类似,即对同一类聚合物而言,当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该类聚合物的[MP]时,c-1值不依赖于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体系中,c-2值依赖于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但是c-2不依赖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即在具有相同聚合物质量浓度(即相同聚合物链节浓度)的体系中,c-2值几乎不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是对非水相液体(NAPL)污染地下水进行有效修复的技术之一。在提高NAPL水溶性的同时,寻找到表面活性剂的适宜投放量、降低其负效应的途径是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能否广泛使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