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康迪  刘敏  康丽杰  赵嵬 《电子世界》2014,(9):160-161
《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课。本文首先探讨了《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整体设计,然后在课程整体设计理念的指引下,选取了一个单元,具体介绍了教学单元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保持特色是行业院校的生存之本,将教学内容与行业背景相结合是特色教学的重要途径,但作为电类基础课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成熟,教学内容改革难度大。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以精心设计的具有信息安全特色的应用实例为纽带,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与行业特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在此针对当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Proteus仿真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肖伟杰  董爽  肖雄斌 《信息通信》2014,(10):280-280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类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专业知识结构的建立,为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性教学中引入了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手段,实行了教学手段的立体化,采取了网上自主学习、网络答疑、课内授课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还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认知的能力,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该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文章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6.
张凤  李密兰  李萍 《电子测试》2022,(18):124-126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概念多、基本电路类型多,不论是图解分析还是估算法分析,难度都较大,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为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本文提出了基于《模拟电子技术》的模块化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将每章知识点模块化,通过实践教学达到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本技术课程,掌握好这门课程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数字逻辑电路的学习主要还是由老师在课堂上讲理论知识,学生听,需做实验时再带学生到实验室做一些验证实验的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硬件描述语言引入到课堂中,就能使学生自己动手写程序设计电路,从仿真波形中观察电路逻辑关系,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掌握更加透彻,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本文大致阐述了以现有研发的系统为基础的特点和介绍,结合课程的实践教学说明试验台的使用方法,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故障等,简单系统的对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一些使用的操作方法。本文所介绍的实验系统专门针对电子专业教学而设计,不仅可以模拟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需要,还可以用于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9.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专业知识三个方面引入FPGA技术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把FPGA技术引入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也更好地实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苏石龙 《电子世界》2014,(12):495-496
《电子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电子专业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在本门课程中,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与学习的兴趣。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相比于其他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亲自动手的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现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环节脱节,造成学生们成了盲目的死学却效果不佳。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能力完备的人才,但是现在由于高校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电子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而分析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从而达到《电子技术》课程的优质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电子科技企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并且相应的技术使得我国电子科技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革新得以进一步的加速。而目前社会背景之下,相应的电子科技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整体电子科技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整体企业的电子信息安全技术,因此需要充分的对相应企业的电子科技信息安全技术进行有效地加强。基于上述理论,文章对目前我国电子科技企业信息安全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相应安全技术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且对创新电子科技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探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子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矩阵博弈理论在军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研究了矩阵博弈的理论和方法,把它应用于实际的水面舰艇电子对抗战术中,并以一个实际例子建立了对抗关系矩阵,进行矩阵博弈分析,得出有益的结论,用于电子对抗决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课程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从四个环节改进理论教学过程,三个层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配套完善考核机制。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教学中,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类学生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具有较多的理论知识。在我国进行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果有效提高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质量,成为高职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图像特征的雷达信号脉内调制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信号体制和调制样式的多样化,信号环境的复杂化,使得常规的识别方法很难适应实际需要,无法有效地对辐射源信号进行分类识别。针对当前电子对抗系统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把雷达信号的时频分布作为一幅图像进行处理,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其奇异值特征。由于奇异值分解本身具有良好的几何特性,提取的特征对信号的信噪比和采样点数是不敏感的。实际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FPGA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如何在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成为课程教学的关键。结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特点,通过在教学设计中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配套演示教具、增强实验教学针对性、课后作业量少次多突出过程评价以及四位一体系统推进,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微波滤波器在现代微波技术领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基于LTCC(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的多层微波滤波器因具有满足现代电子系统要求的高频化、小型化及低成本等许多优点而成为当今微波领域常用滤波器之一。如何提高LTCC滤波器性能使其损耗更小,更适应实际工程的高要求就成为了关键一环。本文结合经典的分布参数理论设计出一个中心频率为1.2GHz,带宽40MHz的新型LTCC多层滤波器,其尺寸为14mm×20mm×2mm,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金属电导率和趋肤深度的理论对金属层改进,设计出性能更优的LTCC滤波器,从而得出改善LTCC滤波器性能的方法,并做出实物验证了与仿真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姚坤福 《电子测试》2020,(4):110-11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化,中职教育中的电子线路教学使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提升学生在现实电子线路学习中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技能,本文针对中职院校中的电子线路教学理实一体化进行深入探讨,寻找切实可行的教学推进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强化实践性教学促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通过结合理论的基本实验、完成理论教学后的课程设计及完整的设计性实验这三个阶段实际性教学,改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虚拟教学法主要是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是新时期下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文章就"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虚拟仿真平台选用、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应用虚拟教学的可靠性、重要性、当前我国高校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基于虚拟教学法下的"电子技术"教学措施方面作了简单分析,希望对提高高校"电子技术"教学的水平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