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界有二种提倡,那就是“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继承传统需要深人的学习与研究。学习传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技艺,熟悉工艺流程等基本知识;研究传统不仅要品味可传承的精华,还要善于发现传统中的不足之处,这正是可改进之处,是开拓创新的突破点,这时就需要“脱离传统”了。“脱离传统”并不是否定传统,是为了摆脱传统的约束,放开手脚,大胆地“开拓创新”。我们制壶艺人很多都喜欢学习研究大亨壶和曼生壶,他们的作品是不是也会存在着可以突破之处呢,他们的优点是不是可以结合呢? 相似文献
2.
紫砂壶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在于它蕴含着我们欣赏甚至钦佩的品质:“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符合很多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自紫砂壶诞生以来。其以优异的材质和独特的功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饮茶珍器,也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掌中新宠。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曼生壶造型新颖独特,制作技艺精湛,配有精美的书画装饰,创造了独特而又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一面世就受到了欢迎,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紫砂陶刻的壶型选择、陶刻内容的选择、技艺手法的选择等,都是要根据自身陶刻创作的风格特点进行选择与创作的。紫砂陶刻选择紫砂器物为载体,根据书法、绘画、篆刻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布局而完成的再次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要抒发陶刻者内心的文人情怀与紫砂器物制作者内心创作的诉求,同时共同参与创作设计出切合作品器型题材、陶刻题材、诗书画印内容的综合作品,切合主题、切合诗词、切合壶型的陶刻装饰。 相似文献
9.
本由于文人的参与,呈现一派气象万千的景象,成为工艺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代表人物就是陈曼生。受其影响,紫砂壶风格大变,式样大多是简单的几何造型,更方便在壶面表现书画艺术。 相似文献
10.
由于饮茶文化的改变,一些文人雅士都爱好用紫砂壶饮茶,品茗的同时也为了雅兴,将书画、诗文、篆刻施于紫砂壶上,诗书画印合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曼生壶是文人参与紫砂壶创作、由文人与制壶艺人珠联璧合成功创作的一代典范。曼生壶的造型简洁明快、题铭意蕴隽永、书法篆刻天然真趣,并且在壶体上的布局章法别出机杼,曼生壶的设计风格延续至今,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特点都是当代紫砂艺人们产生共鸣的地方。本文通过对“瓦当壶”的来源、造型工艺等来了解曼生壶对紫砂壶设计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清代陈曼生对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方面所作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合笔者从事紫砂壶造型设计的经验,阐述了曼生造型对紫砂壶造型设计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多路思考"这样一种创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在宜兴紫砂陶历史上,曾有过六位对整个紫砂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分别是明正德时期(1489 ̄1558年)的供春;万历时期(1573 ̄1660年)的时大彬;康熙时期(1643 ̄1713年)的陈鸣远;、嘉庆、道光时期(1788 ̄1822年)的陈曼生;道光、咸丰时期(1796 ̄1850年)的邵大亨;民国、现代时期(1715 ̄1996年)的顾景舟。众所周知,供春的自然演绎,大彬的成型艺术,鸣远的田园风味,曼生的以文入壶,大亨的制壶大家,景舟的壶艺泰斗。当然和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最根本的不同是,陈曼生不是一个制陶名家,而是一个热衷于玩壶的文人,普通的政客,这是十… 相似文献
14.
在宜兴紫砂陶历史上,曾有过六位对整个紫砂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分别是明正德时期(1489~1558年)的供春;万历时期(1573~1660年)的时大彬;康熙时期(1643~1713年)的陈鸣远;、嘉庆、道光时期(1788~1822年)的陈曼生;道光、咸丰时期(1796~1850年)的邵大亨;民国、现代时期(1715~1996年)的顾景舟. 相似文献
15.
16.
"曼生壶"是紫砂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拘泥于技巧,跳出乾隆后期流行的繁缛,过渡追求技巧、追求精致的风格,成为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载体。"曼生壶"以其新颖的独特造型,精湛的制作技艺,名震于世,受到世人欢迎。"曼生壶"与紫砂渊源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浙江钱塘人。是一位饱学诗书画,精通金石书法的才子,"西泠八家"之一。嘉庆十六年,在毗邻宜兴的溧阳当县令,他虽坐在县太爷的交椅上,但 相似文献
17.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的空前繁荣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紫砂紫砂起源于宋朝,成熟于明清两朝,到了明朝中期,古代制壶艺人慢慢地将书法、篆刻、诗词融入到紫砂壶艺中,形成了当时个性鲜明的紫砂壶艺。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制陶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每一位制壶艺人不仅将自己精湛的手艺体现在作品上,还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融入其中。"曼生式提梁壶"是对于传统壶器的创新和延伸,让大众都可以感受到紫砂艺术文化的浓浓韵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