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
为响应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汽车文化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好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增加对学生品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践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7)
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红色文化,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意义重大,本土红色资源在高校建设红色文化过程中具有天然的地理和人文优势。高校在践行思政教育中,要重视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育人素材,以"四个环境"为抓手,通过扎根课堂红色思政环境、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环境、深入课外红色资源环境、创建专业红色实践环境,实现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3)
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着道德育人和文化育人相分离的现象,如有些大学生存在着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漠视、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忽视,以及理想信念的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通过对对应性融入路径的探索,彻底变革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增加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9)
高校思政课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对二者关系的探讨,可以为我们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为高校思政课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6):119-123
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山西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融入山西优秀传统家训的教育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机制,精心设计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场景与实践场景,通过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思想深处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教育中,教书功能与育人功能同等重要。文章依据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课程思政这个国家教育战略的背景,在“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中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思政融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建筑初步课程中,落实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1)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想利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必须要充分把握好文化的力量,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合理运用以文化人的实践路径,做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自信,并且将这种文化自信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5)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孙子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度,推进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创新新时代高校国防孙子文化建设平台,不断拓宽高校孙子文化教育方式,探索新时代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
中国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根基深厚,优秀的画家往往能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时代的主题,并以画笔赋予其表现力。人物画专业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以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创作素材,表现时代文化的繁荣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人物画教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信仰缺失问题,对中国梦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因此,基于信仰导向视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基于当代大学生信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从而有效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转变为信仰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信仰,为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