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采用旁通阀定压差控制的某办公楼变流量空调冷水泵功耗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一次泵的功耗模型,计算了旁通阀压差设定值对变速冷水泵瞬时功耗和全年功耗的影响,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旁通阀的定压差平衡状态存在一个上限流量,其值随压差设定值单调增加,同时其工作压力可划分3个特性区:欠压区、定压区和超压区;旁通阀的压差设定值对变速冷水泵的运行有显著影响,当旁通阀压差设定值取最远端用户的供回水压差时,变速冷水泵的功耗最小。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压差旁通阀设置位置的选择,单级泵系统的变流量调节方式,压差旁通阀的选择计算,单级泵系统冷机变流量需注意事项及负荷侧循环水泵流量的调节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对冷冻水一次泵系统中的冷机蒸发器侧变流量控制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在一定范围内变流量运行不会影响冷机正常运行,而且能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采用江森自控系统对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进行控制,分别介绍了新风机组控制、循环水泵及旁通阀控制、变压差最小阻力控制程序,使系统变流量运行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旁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中用户侧和冷热源侧流量和温差变化不同步的原因,指出了变化不同步带来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水泵控制形式,给出了不同的旁通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各种旁通控制法的旁通流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负荷减小时,单式果空调水系统可通过压差旁通调节阀控制流经末端设备的水流量。水泵、压差控制二通阀及旁通管管径的选择正确与否,会影响系统的调节性能及能耗。文中分析了空调系统部分负荷与水泵的能耗关系,给出了选择旁通调节阀、旁通管管径及水泵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式泵空调水系统中旁通阀及水泵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负荷减小时,单式泵空调水系统可通过压差旁通调节阀控制流经末设备的水流量。水泵、压差控制二通及旁通管管径的选择正确与否,会影响系统的调节性能及能耗。文中分析了空调系统部分负荷与水泵的能耗关系,给出了选择旁通调节阀、旁通管管径及水泵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水力特性与节能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末端为空调机的一次泵水系统易出现大温差小流量的情况,而末端为空调机与风机盘管组合形式的系统易出现小温差大流量情况。在冷负荷减少时,为更好的确保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节能运行,采用定水量系统调节冷水机组出口水温时应减少水系统的旁通水量;采用水泵变频调节且水泵所占空调水系统能耗比大于0.3,当系统的水力特性越接近末端为空调机形式的水力特性时,采用水泵变频调节效果越好(节能率大于10%)。在采用调节冷水机出水温度和变频调节冷水量匹配冷负荷时,冷水过量情况仍然存在,需旁通水量,水泵定频和变频时,可分别根据单台冷水机水流量的1.2~1.8、0.2~1倍来选择旁通管径。  相似文献   

8.
分户热计量供暖锅炉房水系统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淑萍 《暖通空调》2002,32(2):55-55
供热行业目前正处在改革时期。随着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的全面实施 ,设计人员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对从用户到热源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新的考虑、研究 ,新的供暖系统与传统的供暖系统有所区别。对于户内系统已有不少工程实例 ,本文就用于分户热计量的锅炉房水系统作一介绍 ,希望以此与各位同行探讨。服务于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的锅炉房水系统与以往的锅炉房水系统相比有以下几点区别 :①负荷侧是变流量 ,热源侧一般是定流量。如果采用一级泵系统 ,必须设压差旁通阀 ,以维持锅炉的流量恒定 ;如果设两级泵系统 ,即锅炉侧循环泵采用定流量水泵 ,…  相似文献   

9.
从泵组高效运行的角度,对配置小流量水泵及气压水罐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进行特性分析,给出了小流量工况点,即变频调速恒压供水与气压给水分界点的确定方法。根据该点相关参数和水气压给水理论,计算确定小流量水泵及气压水罐。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小流量水泵的额定流量为主泵额定流量的1/4~1/3,额定扬程为主泵额定扬程的80%~90%。系统中设备均在高效区内工作,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乙二醇泵变频与冷水泵变频的区别,对北京某办公楼冰蓄冷系统乙二醇泵变频和工频运行时的全年运行费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控制系统运行在最佳状况时,相对工频系统,乙二醇泵变频系统可以节省电费21.7%,但同时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乙二醇泵变频控制结合制冷机旁通可以更好地实现节能,尤其是对于体量较大、分期建设的区域供冷项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空调一次泵定流量系统旁通控制的方法及特点,并根据某空调水系统实际布置与配置,搭建模拟平台,进行水系统管网模拟,比较分析了压差旁通控制和最小流量旁通控制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中,采用压差旁通控制能够维持系统流量恒定并满足制冷机蒸发器最低流量的需求,此时制冷机组的流量很大。当系统采用最小流量旁通控制时,可以达到对于系统流量精确控制的目的并满足制冷机蒸发器最低流量要求。在定流量空调水系统中,无论是压差旁通控制还是最小流量控制都存在大量的流量及水泵能耗浪费,应采用变速调节措施提高系统能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空调冷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优点及适用性。阐述了冷水机组的选择、冷水机组的启停控制、冷水泵的选择及控制、旁通管及旁通控制阀的配置、压差及流量传感器的选择等5个方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多数中央空调系统中,因阻力损失计算困难,冷却水泵配置偏大,实际冷却水流量偏多。由于机组参数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对此问题如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导致水泵耗电量过大。本文理论分析了如何利用冷却水压差结合其他参数来判断冷却水流量及冷却水泵配置是否合适,对整体降低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耗电量、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敏  杨浩 《四川建筑》2014,(1):201-204,207
运用流体力学、流体机械、自动调节理论分析了冷冻站变流量一次冷水泵及供回水旁通电动调节阀的运行情况,提出了变流量时一次冷水泵电动机工作频率及冷冻供回水旁通电动调节阀开度控制可由压差偏差信号按线性分段函数分程调节,并给出了电动机工作频率与冷冻供回水旁通电动调节阀开度的增量PID控制模型。指出水流差压传感器设在末端管路有利于变流量一次冷水泵节能。分析了一次冷水泵及旁通电动调节阀选型时应注意事项,并给出了一次冷水泵变流量时旁通电动调节阀口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本文重点介绍楼宇自动化系统在空调系统中的使用,而空调系统是由冷热源及空调机组组成的。1 冷热源系统的监控图1是冷冻站控制原理图。1.本系统中:冷水机组4台,冷冻泵4台,冷却泵4台,冷却塔4台。 2.楼宇自控系统控制的设备为: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蝶阀、冷却水蝶阀、冷冻水旁通阀。3.楼宇自控系统监视的内容为: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流量,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冷冻水及冷却水的水流状态,冷冻水供回水压差。4.冷冻站…  相似文献   

16.
因水泵设计选型过大,中央空调变水量系统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同样存在"大流量小温差"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水泵变频功率模型和水泵全年运行能耗简化模型,探讨水泵变频的运行特性及节能潜力。结果表明:水泵变频综合效率随着负荷率的降低而降低;在相同的水泵转速比下,单台水泵的效率比两台并联水泵的综合效率高。当空调系统计算流量小于单台水泵的额定流量时,采用单台水泵变频比采用两台水泵并联变频运行要节能。当水泵设计选型过大时,经换泵改造,一大一小组合的水泵变频比两台相同水泵并联变频运行更节能。  相似文献   

17.
空调水系统中循环水泵的合理设置是保证中央空调正常运行和实现节能的关键。本文结合自身调查,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循环水泵位置、扬程选择不合理,循环水泵冬夏共用,一次泵系统使用变频泵,联锁起停等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助对武汉某酒店定频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冷(热)源与末端双变流量一级泵系统调适,分析定频空气源热泵制冷最小流量特性、计算并测试了末端管路供回水压差,分析变频水泵频率特性,制定了空气源热泵与末端用户双变流量系统控制策略,将系统水流量按照热泵台数分为5个挡位满足热泵最小流量,冷冻水温度控制在6~15℃之间,室内温度24~27℃,相对湿度45%~65%,在满足舒适性条件下,与传统冷源定流量、末端变流量运行相比,水泵节能57.5%,热泵节电6%。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水系统传统的定流量控制方法、变频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特点、变频器控制空调设备的冷水泵的工作原理及中央空调变频调速系统的两种控制方案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水泵变频控制节能原理及水泵压差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压差再设定冷水泵系统变频控制方法,开发了相应的控制工具包。该工具包可自动获取空调水系统实时运行数据,根据AHU调节阀开度、最不利环路末端压差、各水泵变频器的电压频率,自动调整冷水压差的设定值,以适应空调系统负荷的变化,尽可能地降低冷水泵的能耗。该工具包在香港某大型写字楼的集中空调水系统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