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王洁  韦保仁 《江苏建筑》2010,(4):106-108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环境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对建筑物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是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发出了一些建筑物生命周期评价的软件工具,它们都是针对各自的国家开发出来的,不适用于所有国家。我国在建筑业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也已开始,但总的说来还很不深入。  相似文献   

3.
以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作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建筑生命周期评估联系的切入点,梳理中国台湾建筑碳足迹评估BCF法的系统、架构和内容,与日本AIJLCALCW和中国大陆的《建筑碳足迹计量标准》进行横向对比,从评估机制、平台载体、支撑体系、计算方法等方面分析BCF法在低碳建筑设计与效益评估中的应用优势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建筑》2004,(10):13-15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设计中,能源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的质量。为了降低建筑的能源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策略来降低能耗显得尤为重要,如改善建筑围护结构,采用高效照明和对采光,采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和选择,其中一些基本策略涉及到确定哪些是能满足建筑物能源需求的最经济最有效的能源。在建筑物内,影响能源系统选择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能源的类型、系统的电效率和热效率,热电联供系统中电热转换比、特定建筑物的负载需求。其中一种处理该问题的方法是利用线性规划对可用选项进行建模。  相似文献   

6.
怎样认识建筑艺术性及其审美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建筑美学及其认识论的产生根源和演进趋势,在风云变幻的流派大潮中探求建筑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人类安居生存、生活、工作的场所,人造的具有美感的表现。建筑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最具表现的历史见证,它给人们以记忆、情感、智慧的见证。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建筑的更新。建筑本身是一种景,客观、主观上供人欣赏观看。建筑,建筑群,城市是人类的聚居(Human Settlement)。它构成了一种有地区特点的人造环境,人造的融合在自然的环境中,不断改变人们对整体环境的感受,人们又评价出“真”“善”“美”或“假”“恶”“丑”,互相比较,或各相参半。  相似文献   

8.
付列武 《华中建筑》2022,40(3):69-74
医院作为一种具有功能复杂性、技术专业性、人群多样性的建筑类型,受到使用后评估(P O E)学者们的关注,已开发出了不同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的工具.该文首先采用系统文献综述(SLR)的研究方法对国际上的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工具进行全面梳理,然后对筛选出的10个POE工具进行系统介绍,并从其理论基础和指标来源、模型结构和指标体...  相似文献   

9.
陶柯妤 《四川建材》2019,(5):256-257
本文对生命周期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探究分析,论述生命周期分析法对环境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对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与内涵进行分析、了解生命周期法的理论论点及应用、探究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分析的内容及框架、论述了生命周期分析法的局限与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涌 《南方建筑》2002,(1):77-79
本文试图在肯定建筑美的前提下,就设计与整体环境,技术功能和其服务对象三方面来阐述建筑美如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而建筑业产生的能耗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建筑业节能,将建筑能耗分为建筑材料生产和加工阶段、施工阶段、建筑运行使用阶段及建筑的拆除处置阶段,并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模型,统计2000—2019年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和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全春 《中国电梯》2011,(16):22-25
结合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理论及信息系统的攀性提出了信息系统项目评估的整体模型。对整体模型中的四大阶段评估,即立项评估进展评估、绩效萨估和企业信息化状况评估进行了解释。并阐述了在四个阶段评估中适用的评估方法。提出了有必要建立实现阶段评估有效衔接的评估链,使信息系统项目的决策,规划、管理和使用者能在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各个阶段较好的控制风险和提升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3.
双边与多边,是国际关系用词,本文借用以阐述环境设计的多元性。它并非“在白纸上随心所欲作画”、受多方制约、有多种价值观,对“前后左右”、“古今中外”都要处理得体,才能做好设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构想,对中国未来发展模式又做了一次界定,生态文明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就是要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m2,城镇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万亿元,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耗用了大量土地,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德国可持续建筑评价标准(DGNB)中关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能耗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从环境污染物控制与一次能源利用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内容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设计,指标计算与转换方法。该文分析了德国DGNB的研究成果和特色,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美国建筑师托德·威廉姆斯和比丽·钱(Tod Williams&Billie Tsien)以“建筑是工作和生活的结合”为基本创作理念.将日常生活的感受融于建筑设计中.使建筑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对空间体验的重视.对材料特性的探索.以及“缓慢”的设计理论.共同形成了建筑中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19.
德国预制混凝土制品行业每年二月份都会在乌尔姆市举办预制混凝土技术交流会议(德文名:Beton Tage),除在三天安排论文宣读外,还带有小型展示活动。它已经成为德国预制混凝土制品行业科研、技术、设备创新型公司和个人,以及制品生产企业从业者的年度盛会。从活动中可以"窥探"德国预制混凝土行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0.
作品·存在·空间: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作品”、“存在”、“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从海德格尔那里可能引申出来的建筑思想。在“作品”主题下,海德格尔思考的是如何建立“天地之争”意义上的存在者之真理,而在“存在”主题下,海氏揭示了“建筑”、“栖居”与“存在”之间种本源性的内在联系;在“空司”、司题上,海氏批评了现代哲学和科学的技术物理空间观,指出人居空间乃是基于“存在”和“栖居”的有意味的多样空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