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疲劳寿命分析理论成果为指导,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主起落架进行疲劳寿命计算分析与结构优化研究。通过Hypermesh进行模型有限元前处理,在NASTRAN中计算应力分布结果,利用NcodeDesignlife研究起落架整体结构件疲劳寿命;通过LMS Virtual.Lab建立前起落架刚柔耦合模型,得到各个零部件连接部位节点力,从而完成对各个零部件的独立建模分析计算;基于疲劳寿命的结构优化技术,以Optistruct为工具对起落架疲劳寿命薄弱部位进行形状优化,使得疲劳寿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软件对起落架刹车系统前摇臂进行强度分析,通过特定工况下对前摇臂的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前摇臂的应力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分布规律改进了模型,有效地降低了前摇臂的应力集中,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辅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ANSYS软件对起落架刹车系统前摇臂进行强度分析,通过特定工况下对前摇臂的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前摇臂的应力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分布规律改进了模型,有效地降低了前摇臂的应力集中,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辅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机前起落架为例,建立起落架有限单元模型,施加多点约束模拟起落架实际情况,然后应用全寿命分析方法,针对疲劳缺口系数、存活率和载荷加载系数的变化导致起落架疲劳寿命评估预测时产生不同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了疲劳寿命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实际的一组参数。预测评估前起落架的疲劳寿命,对起落架的寿命试验和设计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某型无人机前起落架抗弯和抗扭性能,减轻结构重量,设计了一种摇臂支柱式起落架结构。采用液压阻尼器+弹簧缓冲器结构形式,与机体连接采用对称支柱式限位连接结构,以起落架实际使用载荷为基础,分析仿真模型的载荷工况及边界条件,并运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前起落架最大变形位于轮叉根部与机轮轮轴连接处,最大应力位于前起落架根部固支处,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主起落架疲劳断口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新  康德利 《机械强度》1992,14(4):38-40,23
对某型主起落架全尺寸疲劳试验的裂纹断口进行了分析,利用疲劳扩展理论和迟滞模型导出了谱载荷下裂纹扩展寿命的两个估算公式。利用它们对断口的宏观弧线和微观条纹进行最佳拟合,两者结果相当吻合,并由此给出了主起落架的首翻期。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疲劳寿命可视化技术的虚拟疲劳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大型图形用户界面有限元软件、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疲劳寿命可视化方法等结构疲劳寿命可视化相关技术。分析了我国机械产品虚拟疲劳设计的应用现状和提高产品设计水平的迫切性;阐述了基于“全场”疲劳寿命可视化技术的产品虚拟疲劳设计构想。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采用自行开发的疲劳寿命可视化模块Fatigue/ANSYS对某飞机起落架框进行了疲劳寿命可视化分析及虚拟疲劳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8.
换挡摇臂是换挡执行机构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变形与疲劳寿命对于换挡执行机构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文中以某型电控电动式换挡机构的换挡摇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获取载荷谱,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换挡摇臂的应力分布,从而计算出换挡摇臂的变形与疲劳寿命;然后基于变形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选取换挡摇臂关键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以换挡摇臂质量和换挡摇臂变形为目标,以换挡摇臂疲劳寿命为约束条件,通过响应面法对换挡摇臂结构进行多目标设计优化。结果显示,在换挡摇臂质量减轻的同时,变形不增反减。这充分说明文中建立的模型和优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为换挡摇臂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利用响应面模型和结构疲劳寿命可视化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疲劳寿命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某飞机起落架扭力臂疲劳寿命优化设计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工程中结构的疲劳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某型采煤机的摇臂传动系统作为分析对象,根据采煤机工作时的实际工况建立了采煤机传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atlab仿真分析软件对其传动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摇臂传动系统工作时危险部分的应力图谱并对摇臂传动系统进行了疲劳分析,建立了摇臂传动系统的疲劳寿命可靠性模型,分析了摇臂传动系统的结构参数对其工作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对采煤机摇臂转动系统的优化,极大地提高了采煤机摇臂传动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