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8)
<正>议论文是高中生要重点突破的文体,本文试图从比喻论证这个角度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的文采和思维深度。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论证总是让人难忘,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之喻,张爱玲的"朱砂痣""蚊子血",都让经典文学闪烁着文采的光芒,高中生如果能巧妙运用比喻论证,作文将文采斐然。一、比喻论证的概念1.比喻论证与比喻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2)
写作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贴近生活"。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走进生活,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我们要不断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然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才能乐于去写作,也才能写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来。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让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正>"绿色作文"来源于"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健康食品。从这个概念延伸开来,"绿色作文"意味着没有矫饰,没有大空,没有各种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思想的个性化,放松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各种情感和思路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绿色作文"的本身意图和真实意义。"绿色作文"追求真挚的情感,真实的思想,真切的个性。"绿"的实质是"真",这种"真"来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来源于对书籍阅读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4)
<正>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为目的,以应试提分为方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作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作文题目来说,由原来的命题作文逐渐演变为话题作文,教师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现文采,体现对话题方向的把握,反映出个人的创新思想,这是高中作文教学的创新性要求。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兼顾实用性与创新性,指导学生既能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Z1)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作文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现真实的自我,从而写出具有独到见解、充满个性的文章。但目前作文教学中,那种"读题审题议题+范文"的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早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了。本文将从小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的角度切入,深入探究学生个性化作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30)
<正>记叙文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同学一提到作文便头疼。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文世界,体会写作的乐趣。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各种写作素材。传统作文教学在注重"写"的同时忽略了"读",导致学生写作文时不知从何写起,作文总是东拼西凑,经常会出现语句不通顺、事情发展交代不清楚、缺少感情等问题。现代教学应该更加注重阅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1)
语言是传达作者思想情感、展现作品文学艺术魅力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善于提升作文的文采,扮靓作文。要精用词语,提升作文生动性;要巧用句式,体现作文的灵活;要善用修辞,使作文文采飞扬;要优化文句,使文章意蕴深远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决定语文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教会学生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文采颇佳的作文,这是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7)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兴趣,让他们的思想由"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并愉快进行写作。灵活方法,丰富文库,获取广泛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2):55-58
写作来源于阅读,来源于生活。针对中学生作文经常"无话可说"的现状,本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笔者在作文教学一线进行的一些探索和研究,从"在涵咏品味中放飞想象""在丰富联想中前后勾连""在浮想联翩中整理思路"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做法,力求让学生"阅读与写作齐飞、语言与思维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