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其发展相关的各因素间的关系,构建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济南市为例,对不同政策情景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其节能减排效益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政策类型及实施力度的改变对其发展趋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减排效益尚未充分发挥,加强政策实施力度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其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不同政策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及其节能减排效益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技术政策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需求引导政策、建设环节政策和财政政策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相比之下,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日益成为建筑业转型创新升级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各区是各级城市组织和实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基本单元。聚焦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区级第一梯队的南京市江宁区和常州市武进区,对区级层面装配式建筑发展进行系统化的案例对比分析,探究装配式建筑需求引导政策在区级层面的激励效果及装配式建筑项目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系统动力学佐证了相关政策对两区装配式建筑占比提高以及相关部品部件产业链产值增加的重要促进作用。两区有代表性的装配式建筑需求引导政策(主要包括引导产业链构建、协同推进机制、质量追溯机制、“一核引领、全区联动”创新模式以及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为其他区县级层面主管部门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市场与政策,针对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在建筑产业、配套政策、技术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夯实装配式建筑发展基础,为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提供技术和政策保障,实现更好的市场引导效应,北京市定于2021年开展《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应用情况调研》,拟对"十三五"时期装配式建筑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项目中选取不同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组合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装配式建筑系统选型指南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排放的效果,是我国推进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目前西宁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举步维艰,速度和规模较国内同级城市仍有不小差距。 为明确影响西宁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制定更有效的地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文献分析筛选影响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得出符合西宁市现状的影响因素清单,采用因子分析确定西宁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五类关键因素;通过系统动力学建立影响因素的存量流量图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西宁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应围绕政策支持力、技术经济条件、组织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运输体系五类关键因素展开。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是我国建筑业大发展的一年,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行,促使我国建筑业整体转型升级。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建筑业发展情况,这不单单关乎国家经济平稳运行,更关乎亿万百姓的民生。为此,自顶层设计开始,我国不断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推出重磅政策,强力推进建筑业改革,引导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仅在2017年,全国有数十项关于装配式建筑的产业政策落地,同时相继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评价标准、技术规范和工程计价消耗量定额标准等。例如国  相似文献   

7.
《建筑》2022,(7):36-36
重点工作付灿华自2008年开始从事装配式建筑相关工作,早期打造了首个部委级媒体建筑产业化新闻专版,全面参与行业起步阶段发展历程与全景记录;2015年以来任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秘书长,积极致力于装配式建筑政策标准、产业孵化、项目推广、人才建设、行业交流、区域互动等相关工作;并知行合一、深度探索践行新时期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模式,为深圳地区装配式建筑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暖通空调》2015,(E08):54-54
为提高本市装配式建筑建设水平,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建设交通委等五部门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和市建委专题会议纪要的精神。受市建委委托,上海市建设协会与上海市建筑学会主办了对本市开发企业进行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和技术的宣贯培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公共建筑功能日趋多元化,为推进装配式公共建筑的发展,需针对不同功能的装配式公共建筑提出相应的系统集成选型方案。本文明确了装配式公共建筑的系统集成策略,从主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及设备与管线系统四个方面梳理分析了装配式公共建筑适宜的技术方案及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办公类建筑、类居住建筑、综合类建筑,提出了不同装配式评价等级的系统集成方案,为装配式公共建筑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开始,在政策的持续激励和推动之下,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重点从政策激励机制、代表性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及典型工艺特点、建设规模及相关产业链变化等方面简要总结了过去15年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对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归纳、分析和总结,期待能逐步克服并促进建筑工业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筑》2022,(6):39-39
陈宁,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筑节能和建筑材料监管处处长,长期从事上海市建筑工业化、建筑行业转型发展领域的行政管理和研究工作,具体负责上海装配式建筑面上推进工作,包括政策技术路径研究、制定及实施,产业链培育、能力建设、行业宣传等。自2014年以来,组织发布并实施了《上海市装配式建筑2016~2020年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牵头培育了大量覆盖全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组织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抓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12.
分析装配式建筑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政府规划对百色市合理规划自身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路径,从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内涵和外延出发,通过研读各级政府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规划,分析适合百色市装配式建筑部品加工业发展的方向,对百色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进程具有深刻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7,(6)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伴随着节能环保、全面协调可持续等口号的提出,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迅速兴起。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高,劳动力需求量少、工作强度低,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实际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常导致施工效果达不到应有的标准,无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本文就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逐渐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4.
《建筑》2022,(8):68-68
从业经历陆荣秀自1994年开始从事建筑行业,2004年开始致力于在万科推进装配式建筑的研究、落地、实施、推广、总结、提炼等工作。十多年间,推动深圳万科装配式建筑由无至有、到100%全面实施,为万科乃至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化发展探索了技术路线、积累了实践经验。2015年,陆荣秀担任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以来,领导协会规范化、职业化、创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齐园  王琴 《建筑经济》2020,41(4):28-33
在对政策导向下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及其配套政策颁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3年~2017年国家和地方装配式建筑配套政策文本数据,构建包括土地规划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行业支持政策在内的装配式建筑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运用熵权TOPSIS法建立评价模型,评价区域政策力度以及政策工具演变情况,并提出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倡绿色施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工厂化生产,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预制楼梯属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之一,在装配式建筑广泛应用,具有质量好、观感好、施工速度快、节省成本等优点,符合节材、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提取装配式建筑支持政策中可量化的关键词,并对其进行频次统计,分析了2016年以来各省政府关注的热点。进一步通过网络分析研究了关键词的中心度和关键词间的相关性。最后,选取上述关键词中的高频词并对其进行聚类,初步建立了装配式建筑监管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发挥装配式建筑的减碳效应,本文从政策支持力度、生产建造能力、技术创新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现状,通过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装配式建筑发展规模进行估计,总结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双碳”目标下装配式建筑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双碳”目标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自重轻、节能、环保等优势,易于实现工业化、装配化和商品化,符合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中的围护结构体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围护结构体系,分析其国内外发展优势,对围护结构体系的楼(屋)面板体系、外墙板体系和内墙板体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其发展问题,为研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围护结构体系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是通过预制部品部件在施工地点进行装配而成的建筑,BIM技术能够使建筑过程信息化,便于管理,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特点,重点介绍装配式建筑结合的优点与重要性以及在BIM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两者结合的优势,基于我国相关政策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相关建议,随着我国更多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装配式建筑必将会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