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正紫砂壶的设计和创作离不开学习传统,传统是一种文化积累,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艺术创造。今天,我们对紫砂艺术的传承,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知识的积累,对美的事物的感悟,从而与自己的设计创作紧密结合,创作出既有深刻的传统内涵,又有当今新的时代特征的作品。"神得壶"(见图1)的设计创作,就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己创作理念的作品。"神得壶"以邵大亨的"掇只壶"  相似文献   

2.
紫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是一种审美的表现形式,它既是一种陶瓷艺术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形式。紫砂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紫砂壶的创作既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而来,也是要满足大众对于美学的享受,既有精致的工艺,又具有文化韵味,既有实用功能,又突破传统。紫砂壶"龙带壶"的创作富有韵味,是一款别具匠心的壶器名品。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紫砂艺人的创作与设计离不开学习传统。传统是厚重的文化积累,是一代又一代艺人的努力形成的紫砂血脉根基。同时,能传世的紫砂作品一定要有独特的个性,也就是在传承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新。紫砂"心若佳茗壶"就是在这方面的尝试,作品既有源于传统的深刻内涵,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陶艺人在传统紫砂壶造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在创新过程中逐步摸索提高自己的制壶技巧,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紫砂"扭转乾坤壶"就是一款在传统紫砂壶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艺术新品,壶器既有传统壶艺的神韵和魅力,又充分体现了张扬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紫砂"追月壶"新颖别致、造型独特,是根据几何造型中的四方壶和圆壶创作而来,其形体既有四方壶的阳刚之气,又将圆壶的神韵演绎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壶器的造型开始探析,进一步挖掘紫砂"追月壶"的神韵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雪琰 《江苏陶瓷》2020,53(2):86-88
紫砂传统经典类壶型,蕴含着宜兴紫砂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集历代精华凝练而成。紫砂壶从传统中走出来,并融入新的创作理念。继承传统、崇尚自然、有所创新,是当今紫砂从业者必需遵循与面对的课题。本文以"仿古(鼓)壶"这一紫砂传统器型入手,通过阐述"仿古壶"的历史起源、造型工艺、蕴含精神等方面,将各类"仿古壶"进行对比研究,结合自身工作简述紫砂"仿古(鼓)壶"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在越来越多的紫砂理论论述中,对紫砂壶艺的历史文化、创作内涵、艺术外延等论述得极尽完善,对于紫砂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艺术讨论氛围,推动了紫砂艺术理论的进一步拓展,也为更多的紫砂从业者奠定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理论基础和创作实践经验积累。本文从个人的壶艺创作中谈自我的创作感想,论述自我内心的"天龙顶珠壶"(如图1)的创作思想。1传统龙图腾的继承"天龙顶珠"紫砂壶创作取材于千百年来作为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8.
紫砂造型艺术是紫砂的基础、紫砂的根源,所有的一切与紫砂有关的文化,都要从造型说起。"莲瓣壶"的造型让人感觉既有深浅不一的阴阳凹凸变化,秩序井然而又错落有致,给人以节奏感和韵律美,又有着莲花各个元素部件的协调搭配,上下相承、和谐统一,俯瞰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莲花,给人以清心愉悦之感,让人在观赏此壶的时候进入一种心平气和、禅茶一味的心灵归宿和思想境界,这也是作者创作设计此壶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范建中 《江苏陶瓷》2012,45(5):29-30
"雨打芭蕉壶"是在紫砂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诗词的意境、传统紫砂花器的塑形手法、艺术文化内涵的表达以及通过"静"的紫砂语言表现雨打芭蕉"动"的神态、自然现象的动态美、节奏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紫砂艺术在五百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中,涌现了如"石瓢壶"等一大批传统经典茗壶,其壶艺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今天的紫砂艺人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推动了紫砂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瓢韵壶"的创作理念、形制、审美、意境、韵味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顾丽萍 《江苏陶瓷》2020,53(1):69-70
紫砂艺人在"东坡提梁壶"的基础之上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提梁壶,虽然造型各异、特点鲜明,但其中都蕴含着东坡先生的奇思妙想和对于生活的热爱。紫砂作品"事事如意壶"就是一件提梁造型的艺术作品,其灵感来源就是传统的"东坡提梁壶"。在此基础上,我又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柿子"的形象和寓意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紫砂作品"事事如意壶"。从整体上看此壶,造型大气、细节到位、工艺精湛、寓意吉祥,提梁和壶身营造出虚实相间、上下互补的艺术形态,融合了筋纹器和提梁造型这两项在紫砂技艺中难度颇高的制作手法,让人观之耳目一新,心生欢喜之情。  相似文献   

12.
蒋益 《江苏陶瓷》2021,54(6):28-29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紫砂非陶非瓷,以其优越的可塑性和适茶性,让紫砂制成的茶壶可以成为兼具实用性、工艺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手工作品.正是因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含量构成了它高贵的文化价值,而深受海内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膏睐.人有千面,壶有万象,每把紫砂壶都代表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其造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审美和内涵,根据实用的需要,古为今用、研习创新,既有古作之形韵,又有现代之雅趣,让人爱不释手.在强调树立文化自信的今天,本文以紫砂"大道壶"为例,浅谈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传统哲学思维,创作富有人文内涵的紫砂壶作品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结合绝对是紫砂艺术上非常重要的一笔,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都是紫砂艺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紫砂文化在这几百年间的传承与进步中,紫砂造型已经不断创新,富于变化。在传统的筋纹器与提梁造型上不仅做到了继承,还在不断地开拓创意,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创作思路与风格下创作了这把紫砂"玉露清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这把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想法与创意都是别出心裁,把这把壶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把壶的创作也是对作者的挑战,是对传统紫砂工艺创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在以紫砂壶艺为代表的紫砂艺术创作中,紫砂文化薪火相传,凭借其特有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文化传播载体,紫砂文化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创作内涵,以传统制壶工艺为发展基础,集传统文化艺术类型之多,而又不冗杂繁琐,可谓"古韵响金石,风雅韵紫玉"。紫砂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紫砂艺术创作者特有的文化情结、情感,表达了对华夏文明的自豪感与文化艺术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5.
<正>紫砂壶的造型变化万千,紫砂素器的美是材质、造型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古代文人将紫砂壶誉为人间珠玉,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时光历炼中依旧美不胜收。每一把看似简单的紫砂壶,无不凝聚了制壶艺人的创作智慧,它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泥的捶打、火的淬炼,最终成型。紫砂茗壶不仅具备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更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启迪。人文内涵是体现一把壶的重要表现内容,"笑樱壶"(见图1)对文化内涵的阐述非常清晰。"笑樱壶"  相似文献   

16.
紫砂艺术具有很大的文化内涵空间,可以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魄融汇于作品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尤其在日趋发展的社会里,我们在壶艺创作时应注重造型的设计理念和紫砂艺术的内在美。紫砂壶的造型需符合双重性的原则,即应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现以紫砂"步云壶"为例,谈谈紫砂壶的工艺造型以及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7.
紫砂是宜兴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中,器型的架构既是壶艺创作的艺术内容,也是作品人文表达的具体手段.历代紫砂艺人的付出使紫砂壶器型千变万化,内涵丰富多彩.而花器是一类最能体现艺人技艺水平及艺术表现力的器型,紫砂"圣桃壶"就是一件以桃为意象元素的紫砂花器作品,其把传统题材做了不同的演绎,彰显其蕴含的独特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18.
蒋亚芳 《佛山陶瓷》2013,23(7):62-62
本文阐述了创造与内涵与紫砂文化的关系,分析了传统美学在紫砂创作中的运用与继承,用独特的视角阐释了紫砂到紫砂文化的提升要素,指明了融情入壶、壶亦载道的严谨而积极的从艺方向。  相似文献   

19.
尽管柴烧壶烧制成本高昂、耗费精力巨大、成品率不高,但是我从始至终喜欢这种纯纯正正、原原本本的柴烧紫砂艺术品,坚持创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件紫砂柴烧作品"如意莲子壶",就是把柴烧工艺和古朴自然的紫砂器型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还原紫砂本来的面貌,让我们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之中,还能感受到来自中国传统的工艺之美。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件"如意莲子"作品中既能体会到紫砂柴烧的无穷魅力,又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领会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20.
正紫砂壶以素面素心的造型特征著称于世,它充分展现出紫砂这一材质所蕴含的纯朴、典雅、精致、含蓄的肌理之美。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艺人也逐渐在创作中注入新的元素,比如在壶的表面进行装饰等,以适应不同人群对壶的审美需求。因此,不同的紫砂壶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而"笑樱竹壶"(见图1)的审美特征便是结合了传统的"笑樱壶"造型、竹子装饰以及君子文化的深邃内涵等,它的审美多元,充分展现出紫砂艺术的独特魅力,现主要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