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亚英 《居业》2021,(2):15-17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纵深发展,互联网从传统的电脑终端逐渐过渡到以移动终端为主要载体的万物互联时代.从3G时代的即时通信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大发展,到4G时代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爆炸式发展,移动互联脱离了原有的固定式网络终端的束缚,实现了无时不刻连接网络的情景.本文从空间设计在短视频领域的应用现状出发,对其应用进行前景分析和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
无线网络应用于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标志着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巧、便携的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与互联网媲美的信息服务,将人从电脑前解放出来。同时移动终端的普及与运用也改变了传媒产业的格局与组织结构,使媒介融合呈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8)
移动信息化是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特点和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动的优势,同时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业务生态。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利用移动中间件技术设计和开发数字迎新客户端,满足新生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看录取信息、缴费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完成报到注册过程的需求,为高校新生的报到注册工作提供新思路,形成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完善,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为高等教育改进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以大数据为立足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教育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追踪、分析,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1)
在国家政策推动、高校师生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下,基于移动终端的新型课堂得到了全民关注。在便利性、个性化学习、社会交互方面,大学生课堂使用移动终端学习显示出许多优势。利用移动终端学习还应从基础设施、知识体系、教师培训方面加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5)
移动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目前各个高校推出的移动应用平台(APP),教学和学习平台(MOOCs),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追捧,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多样化,如何有针对性的加强高校移动门户等的建设,有效的培养和更新大学生现代学习理念,使其适应移动时代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值得重视,本文在分析了移动时代教育教学方式特征变革的同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现代学习理念的培养思路,以期高校在移动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理念和能力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也在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受到教育高度信息化和智能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影响,微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之一。微课短小精悍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大众接受,其突破了教学环境限制,对高职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微课教学改革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许多智能应用均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n这一点在阅读方式的改变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传统阅读方式正逐渐被数字阅读所取代。在这股时潮之下,以传统阅读模式为主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模式亦发生了较为大的变化。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以及微媒体推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当今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以及微媒体推广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借鉴传统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精心设计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云平台,以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为抓手,深入探讨移动互联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应因之策,创新高校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和工作实效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0)
随着移动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及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学生、联系家长和执行学校管理理念的骨干力量,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该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高校大数据的独特性,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学生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运用移动互联网高校大数据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辅导员实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