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铸钢轮心制造工艺过程中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磁痕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铸钢轮心实物常见磁痕形貌,可为现场磁粉检测人员进行正确的磁痕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胡联伟 《无损探伤》2007,31(6):16-17,26
对反201加氢反应器上头盖异径管环焊缝磁痕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渗透检测、金相分析等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判定该磁痕为非相关磁痕,从而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返修。  相似文献   

3.
对在用转油线焊口磁痕采用渗透探伤、射线探伤的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判定该磁痕为非相关磁痕,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了允许在用转油线投入运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旋翼轴机加工后进行磁粉检测,发现沿轴向存在多条磁痕显示。采用磁粉检测、低倍组织检查、金相组织观察及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磁痕显示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磁痕显示部位对应的亮条区为粗大的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Cr、Mo、Mn、Ni含量均高于正常区,因此旋翼轴的磁痕显示为沿轴向分布的奥氏体,其产生原因为成分偏析导致的马氏体转变点Ms降低。  相似文献   

5.
HXD3C型机车新制车轴磁粉检测,磁痕显示呈轴向锯齿条状分布,两端尖细,长度3mm~8mm,同裂纹磁痕特征相似。对磁痕显示的缺陷性质判定决定车轴的最终验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分析,结果表明:缺陷由非金属夹杂物引起。依据TB/T 1619-2010标准中定义,确定该类缺陷为发纹。依据标准对发纹缺陷进行判定,避免了车轴磁粉检测误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针对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在磁粉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线性磁痕显示,结合金相试验对磁痕显示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磁痕的形成原因。试验发现,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细针状δ-铁素体是造成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零件在进行磁粉探伤工序时出现线性显示的原因。结论为航空制造过程中马氏体不锈钢的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大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并结合显微观察、金相分析以及机械性能检测等方法,对塞焊叶轮异常磁痕的性质、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判定磁痕显示性质的工艺流程,可提高塞焊叶轮焊缝的磁粉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8.
1Cr15Ni4Mo3N沉淀硬化不锈钢螺栓零件在制造工序磁粉检测时,发现螺栓表面有一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结合金相试验分析发现,螺栓原材料内呈带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破坏了基体组织和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出现磁痕显示。研究为该材料在零件制造中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牵引电机在线运行达到检修规程规定的运行里程后,应进行高级检修。在高级检修时,对转子转轴进行磁粉检测过程中,在转轴的某特定部位多次发现磁痕显示。分析并判定这些磁痕显示的性质,即是相关显示(疲劳裂纹),还是非相关显示、伪显示等,以为确定转轴是否报废以及牵引电机的在线运行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吴立 《无损检测》2010,(3):230-231
大型冶炼转炉的炉壳大多采用现场多层多道焊接成整体的工艺方法。为避免焊接后存在缺陷而造成质量问题,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必须进行多次磁粉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炉壳的部分焊接区域的焊缝表面有裂纹磁痕显示,尤其在耳轴下部的西南区域,存在连续分布的磁痕,消除了焊缝中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1.
段怡雄 《无损探伤》2009,33(6):31-33
通过对某型机车抱轴箱体磁痕的分析和试验,找出了机车抱轴箱体产生磁痕的原因是不规则蠕虫状石墨引起,而不是裂纹磁痕显示。为了区分不规则蠕虫状石墨产生磁痕和裂纹磁痕,在检测中采用磁粉探伤结合渗透探伤的方法进行甄别。  相似文献   

12.
钻杆焊缝磁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党  李森  唐晓华  程干权  沈刚  蒋璐霜 《钢管》2011,40(Z1):1-6
钻杆焊缝磁粉探伤出现磁痕是钻杆生产中的一种典型质量问题.分析了磁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对磁痕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鉴定,发现钻杆焊缝磁痕有条状和点状两种,靠近焊缝,与焊缝平行,出现在管体端距焊缝约5mm内的环形条带状区域.分析认为,钻杆焊缝磁痕是钻杆管体中的夹杂物造成的,建议研究制定一个钻杆焊缝磁痕放行或判废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飞机机尾罩与机体连接用ZG0Cr14Ni5Mo2Cu不锈钢锥裙锁铸钢件,在磁粉检测时,其表面有多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采用表面形态?组织特点?成分分布?磁性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开展表面形态电镜观察、显示区剖面金相检查、组织微区成分能谱分析、材料硬度测试、XRD相分析以及模拟热处理等试验。结果表明:锥裙锁磁痕显示区未见表面缺陷,铸钢的枝晶间存在较粗大条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这种组织差异破坏了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其表面出现磁痕显示;锥裙锁宏微观组织不均匀,存在奥氏体富集区,其产生与C、S、P类元素偏析有关,研究为该材料零件在磁粉检测时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激光直接沉积修复的1Cr15Ni4Mo3N钢零件在磁粉检测时出现的磁痕现象,采用接触通电、湿磁粉连续法,对设计的试样进行磁粉检测,确定磁痕显示位置;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磁痕显示处形貌及修复接头和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磁痕的性质和形成原因。研究发现:激光直接沉积修复1Cr15Ni4Mo3N钢在磁粉检测过程中与修复区外轮廓完全重合的磁痕显示是伪磁痕显示,主要是由修复区与基体中奥氏体含量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磁粉探伤极限检测角度的实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粉强度H垂直干缺陷走向时.磁痕显现最清楚,显现磁痕的最小磁场强度值称为起始磁场强度Ho。当磁场方向与缺陷法线成一定角度θ时.其形成磁痕的能力就下降。对与Ho成θ角度的缺陷形成磁痕能力的研究关系到磁探基本原理,对一些实际问题,如:干法、水基、油基湿法灵敏度差异,旋转磁场与单磁轭的待点等也都有实际意义,很有必要深入进行实验和分析。1问题的提出及现有理论分析在实际MT工作中,磁粉常在折叠缺陷或θ较大时不能形成有效磁痕,另一个例子是:用A型灵敏度试片进行探伤时.其圆形槽的磁痕不能闭合.当加大H值时也不可能闭…  相似文献   

16.
碳化物聚集形成的磁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瑛  付立群  杨克杰 《无损检测》2008,30(11):835-837
通过对减震环零件磁痕显示的深入分析,指出了碳化物聚集产生磁痕的原因及特点。大量的对比试验证明,碳化物聚集形成的磁痕显示为非相关磁痕,存在此类显示的零件,其强度和使用性能不受影响,对零件不会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7.
对下游曲轴锻造厂提供的异议曲轴上的磁痕进行了着色渗透、磁粉探伤、金相和扫描电镜等系统检测,结合磁粉探伤的原理,阐明该磁痕属于发纹类磁痕,其本质是原材料中的一种硫化物偏聚现象,不会影响曲轴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锤式破碎机上销轴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销轴工作过程中最大应力分布规律,揭示了破碎机销轴的断裂机制,并验证了PSX-88104破碎机上的销轴符合疲劳设计强度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最大应力分布规律,并对断裂销轴进行了宏观断口分析,发现其为疲劳断裂。分析表明:定期更改销轴的位置能够有效延长销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磁粉探伤工序发现轴承外圈端面存在大量的短磁痕,采用低倍检查、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磁痕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确认。结果表明:磁痕处存在孔洞缺陷,经检测同批次原材料棒料试样,发现了孔洞缺陷;该孔洞不同于过烧所致的孔洞,依据孔洞形貌特点,应为原材料显微孔隙。因此原材料显微孔隙导致了磁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机械制造文摘》2008,(3):35-37
钻杆接头喷焊层耐磨带脱落原因及预防措施;水下干式高压焊接电弧摄像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焊接件应力集中的金属磁记忆检测;扩大小径管对接焊缝检出范围的滤波方法;异种钢焊缝非相关磁痕的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