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实现汽车车身结构的轻量化,针对国内某款SUV车身顶盖横梁,设计了几何图形排列镂空结构横梁。利用Opti Struct拓扑优化确定顶盖横梁镂空的位置;基于ANSA软件的MORPH模块,对顶盖横梁的镂空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了原设计横梁和镂空结构横梁的白车身刚度、模态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几何图形排列镂空结构的设计和工艺是可行的,其性能十分接近于原设计件,并且与原设计零件相比质量降低了8.6%。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冲压成形回弹仿真模拟的有限元方法,并以汽车顶盖前横梁内板为例,利用DYNAFORM软件,分别进行了8种不同拉延阻力条件下汽车顶盖前横梁内板的拉延、切边、冲孔和回弹的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重点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成形极限图和回弹位移图的特点,并得出了拉延阻力对成形回弹的影响规律。得出的结论:对于铝合金在厚度薄、拉深深度低的汽车覆盖件应用过程中,改变拉延筋阻力的大小是最有效的改善其冲压成形回弹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车顶强度试验是考查车辆发生翻滚时车身结构强度的一项测试手段.在开发阶段的车顶强度试验过程中,样件安装程度不同将导致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对后期整车试验结果的预判造成较大难度.对多个车型项目的白车身进行车顶强度仿真研究,计算分析前挡风玻璃、 天窗、 车门等相关部件对车顶强度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并通过试验,对影响因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几何特征的车身覆盖件的设计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基于特征的车身覆盖件建模理论研究,提出了形状特征的定义及分类,归纳总结出车身覆盖件特征的描述与设计方法,针对车身覆盖件的结构特点及其形状特征的生成机理,提出规则曲面和复杂曲面的参数化设计一般方法,最后以汽车后风窗玻璃边框和汽车车顶内钣与A柱、车顶侧钣曲面模型为例,总结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步骤。  相似文献   

5.
汽车车身B柱是侧面碰撞过程中最重要的载荷承载部件,其变形模式和能量吸收对其入侵速度和入侵量有重要影响,并最终影响乘员损伤。针对某车型B柱的侧面碰撞性能设计,首先建立了整车侧面碰撞仿真模型,然后采用从整车模型中提取B柱子系统模型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并对子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该子系统模型完成了车身B柱的侧面碰撞性能优化设计。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在B柱的性能优化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安全性能是一款汽车最重要的指标,而安全性能又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设计优良的车身结构是被动安全的主要课题,其中车顶强度又是被动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保证车顶强度,可以防止车辆发生翻滚事故时因车身变形引起空间侵入而造成对车内乘员的伤害。文章论述了福建奔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车顶静压试验台的总体构成及功能特性;依据GB 26134-2010《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对该公司某车型车顶进行试验,评估其是否满足国家强制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汽车车身由不同的金属构件及覆盖件组成,例如车身框架是由上边梁、下边梁、纵梁、横梁、立柱等金属构件所构成;车身蒙皮是由顶盖、翼子板、隔板等覆盖件所组成。汽车制造企业将这些零部件焊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车身。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试验场(VPG)技术进行汽车平顺性仿真.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虚拟仿真模型和随机输入路面模型,利用LS-DYNA对仿真结果进行计算,得到时域信号下的车身加速度曲线和频域信号下的车身加速度功率谱,采用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分析试验结果,并通过改变悬架刚度和阻尼大小,研究悬架系统对汽车平顺性影响,进一步对仿真车辆的平顺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基于VPG技术进行汽车平顺性仿真能够真实地反映实车试验工况,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客车在高速下车身地板中后部振动较大、导致车厢内部NVH性能变差的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车身地板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测试分析技术和有限元模态分析法找出了车厢内地板振动的原因,其原因是客车车身地板后部在(45~60Hz)内存在两个局部模态,此两个模态频率落在了传动轴的1.28阶激励和发动机的2阶工作激励频率范围内,引发了地板的共振。先对车身地板的有限元模型中的横梁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地板横梁结构及布置的优化,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身地板的振动明显减弱,表明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这对解决类似的汽车NVH问题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精确但计算时间长和多刚体模型计算时间短但仿真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了整车精细化多刚体模型,通过平台翻滚试验验证了精细化多刚体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分析车辆顶部关键结构的侵入量、应力分布、碰撞过程中力的传递路径和各结构比吸能,确定了翻滚工况下车辆的关键结构为A柱与前挡横梁。通过建立目标车型整车精细化多刚体模型,提出了基于车辆A柱与前挡横梁的翻滚耐撞性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A柱与前挡横梁总质量减小了6.8%,前挡横梁折弯量减小了17.1%,比吸能增加了15.5%,整车生存空间侵入量减小了17.7%。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如何应用MEM快速成型技术(属于RP技术的一种)进行产品开发,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实验方案,对支撑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实际加工,利用现有的MEM-300-1快速成型机设备,针对常用零件的通用特征,得到了在加工工艺过程中不加支撑或尽量减少支撑的条件:开放式悬臂长度L≤6mm、倾斜形特征倾斜角度θ≥30°、圆孔半径R≤4 mm、平顶长度M≤8 mm.  相似文献   

12.
主轴系统结构设计参数对其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以某车床主轴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和实验建立轴和支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轴承等效径向(轴向)风度与阻尼参数、轴承预紧力、跨距,附加集中质量和阻尼等设计参数对主轴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为主轴系统的动态优化设计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应用ANSYS二次开发的塔架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风速变化和变桨引起的风力机塔架上方各部件重心变化的基础上,利用ANSYS二次开发技术,建立适合多种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塔架模型结构,研究塔架在不同风速模型、不同重心位置和在暴风速工况下,塔架结构底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塔架结构的最大应力点位置变化较小,塔架上方各部件重心的变化对塔架最大应力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选用润滑剂以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减少磨损发热已成为研究蜗杆传动热点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标准试验机和蜗杆试验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筛选试验研究及其主要成果,从而为合理地选用润滑剂(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润滑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径向滑动轴承不同配合间隙,分析了血液润滑膜组分变化机制及组分变化对血液润滑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保证血液稳定润滑的最小膜厚。结果表明:在低剪变率范围,红细胞压积(hemotocrit,HCT)愈大,血液的非牛顿特性愈明显,当剪变率较大时,各种HCT的血液均呈现牛顿流体特性,HCT愈大,高剪切条件下血液的表观粘度愈大,血液从非牛顿特性转变为牛顿特性所需的剪变率愈大;在同一剪变率下,随着血液HCT增加,血液的表观粘度呈加速增加;当润滑血膜的最小膜厚大于12μm时,才能从机械上和生理上保证血液的有效润滑。  相似文献   

16.
基于Pro/E的截割头截齿安装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上的截齿空间位置状态及确定其空间位置所需要确定的参数,并提出了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在Prol/E中建立了一些参考平面,提出了在Pro/e中确定截齿空间位置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局域环境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处各局域环境为背景,从其对人类自身、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3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LCA评估决策体系。在此体系中以产品所处的局域环境为基础,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阶段性划分,从而使得整套体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使所得到的各项指标具有更强的实际意义。评估体系可被应用于各类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估。  相似文献   

18.
刀具刃口钝化通过消除刃口上的微观缺口,改变切削刃的微观形貌,实现增加刀具的寿命,提升刀具的切削性能,使已加工零件获得更好地表面质量的目的。基于立式旋转钝化特点,获得了刀具刃口的运行轨迹。对硬质合金刀具采取立式旋转钝化的方式进行钝化,通过刀具钝化实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钝化后的刀具刃口钝圆半径进行测量,研究刀具转速和钝化时间对刀具刃口钝圆半径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刀具钝化工艺参数和提高刀具刃口钝化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将制动盘主要几何尺寸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制动盘主要尺寸影响频率的灵敏度值。在ANSYS-PDS模块中,将制动盘的几何尺寸作为可靠性分析的随机输入参数,频率作为随机输出参数,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概率分析,得出各几何参数对频率影响的灵敏度图,在灵敏度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各设计参数对频率的影响程度。该分析结果为制动盘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何沛恒  邓斌  王奇 《机械设计》2021,38(6):16-24
双稳态电磁换向阀可在确保换向性能的基础上减少能耗并降低温升.建立换向机构磁路模型,推导出电磁线圈断电和通电时动铁芯位移与轴向磁场力之间具体函数关系,利用MATLAB分析了关键结构参数对稳态保持力和瞬态换向力的影响,分析了两种控制线圈通电方案的差异,得到更为经济的换向方案,通过Ansoft Maxwell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