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墙涂饰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后,除了夏季能够降低墙面的温度,减少热量向室内传入,解决或减轻涂膜加速老化和外保温系统的裂渗等问题外,还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影响建筑反射隔热涂料隔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基料、颜填料和涂料的耐沾污性等。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用于建筑外墙时,必须配合相应的外保温系统才能满足建筑节能50%的要求。介绍了目前在符合公安部消防局公消[2011]65号文要求的条件下,适合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应用的建筑外保温系统。提出应加强对彩色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的研究,以及在反射隔热涂料生产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因建设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而倍受青睐。夏热冬暖地区民用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要求主要针对隔热,文章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热工性能及复合保温隔热层、隔热涂料加隔热腻子两种措施对其热工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较薄混凝土预制墙板不能满足现行标准的节能和隔热要求,隔热涂料加隔热腻子是适合改善夏热冬暖地区的预制外墙板热工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对于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及建筑保护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组成、原材料选择、制备技术及产品标准和性能测试方法.分析了隔热涂料的隔热原理及其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相关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应用建筑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实施后广西居住建筑的节能途径,以南宁市某住宅建筑为例,采用BECS 2023节能设计软件建立典型模型,在固定其他节能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外墙和外窗构造做法,得到适宜广西夏热冬暖B区、夏热冬暖A区及夏热冬冷B区典型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围护结构节能构造基本做法,可为新规范在广西的实施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广西地区气候特点、广西地区对节能居住建筑外墙的设计要求、广西地区居住建筑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在广西等夏热冬暖地区应用的技术优势,并通过工程实例论证了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体系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建筑热反射涂料,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物上进行夏季建筑隔热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以热反射涂料等效热阻为主要切入点,分析建筑热反射涂料的隔热和节能效果,提出了在夏日冬暖地区建筑隔热设计和节能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建筑物外墙和屋面涂装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后可以有效反射、阻隔夏季的太阳热辐射,减少建筑物表面对太阳幅射能量的吸收,降低围护结构表面的温度,实现围护结构的节能,因而近年来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介绍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特点、隔热机理和研制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将于2016年2月1日起实施的JGJ/T 359—2015《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规定的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建筑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阻隔型、反射型和辐射型等3类建筑保温隔热涂料的特征、绝热机理、发展现状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功能建筑涂料往往是由2种或多种保温隔热机理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采用复合技术,既考虑保温系统的保温效果又兼顾外表面隔热需要,充分利用各类保温隔热涂料的特点,扬长避短,使其优势互补,研制性能优良的复合型建筑保温隔热涂料.同时,可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建筑节能要求,将不同种类的建筑保温隔热涂料之间或与其它外墙外保温材料进行复合应用,制成既保温又隔热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或制成以隔热为主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以满足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保温要求.  相似文献   

9.
外墙外保温系统涂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墙建筑涂料涂饰体系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兼具装饰、保护和特种功能作用,是外墙外保温系统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使外墙外保温系统达到有效的节能和理想的装饰效果,涂饰系统必须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相容.介绍国内目前主要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种类及特点,外墙外保温对建筑涂料涂饰技术的要求及其对涂饰技术发展的影响.适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涂饰的涂装体系主要有水性弹性涂装体系、柔性质感高装饰性涂装体系和功能性涂装体系等3类.随着JC/T 1040-2007<建筑外表面用热反射隔热涂料>、JG/T235-2008<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等标准的颁布实施,功能性建筑反射隔热涂装体系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帆  顾涛  张帆 《绿色建筑》2012,(5):56-58
利用生态绿化隔热技术,通过广西夏热冬暖地区实际项目案例的研究,提出攀爬类植物支撑系统、模块式种植箱、阳台窗台分段绿化等几种生态绿化隔热技术的适用范围及与建筑立面结合的常见构造做法。  相似文献   

11.
太阳热反射涂料在夏热冬暖地区厂房屋顶的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屋顶涂覆太阳热反射涂料后的隔热节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广州地区的某一工厂仓库建筑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测试,结果表明,太阳热反射涂料效果明显,夏季屋顶表面温度及得热量明显降低,而冬季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地区对厂房类建筑进行反射隔热是简单可行的节能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漫长且高湿高热,冬季短暂温暖。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主要能耗为夏季空调制冷,对其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是本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结合相关建筑节能改造实例,提出针对本气候区域的既有建筑的外墙、外窗、屋面的节能改造相应的技术措施,包括增加保温层、采用隔热涂料、立体绿化等,并分析了各类技术的相应优缺点。同时,对一些改造实例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适宜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宇培特种建材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大学、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将无机保温系统和反射隔热涂料组合使用,研发了反射隔热涂料组合脱硫石膏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的外墙保温,可吸音降噪、提高室内舒适度。91万平方米的上海万科马桥基地住宅项目全部使用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显示,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涂到建筑外墙后,能够起到明显的节能效果。尤其是在一些夏热冬暖的地区,如广西等地。本文通过对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节的节能性进行的研究,以期对广西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节能事业的发展尽到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的几个技术问题,包括应用形式、建筑节能计算中等效涂料热阻的取值和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等。目前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时,为满足冬季保温要求而多采取和浆料类保温层复合成保温层-建筑反射隔热涂料节能系统的形式进行应用;JGJ/T 359-2015规程规定采用"污染修正后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计算用于建筑外墙和屋面的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等效热阻;对工程进行太阳光反射比性能项目的现场检测能够对规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广西地区气候特点、居住建筑特点、节能居住建筑外墙设计要求等,分析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在夏热冬暖地区应用的技术优势,并介绍有关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反射隔热涂料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已有很多应用。试验证明,在屋面和外墙表面使用隔热涂料可以在夏季有效降低内表面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空调耗电量。将有效传热系数法应用于反射隔热涂料的热工计算,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半球发射率等重要参数,还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状况的影响。针对武汉地区某实际项目,采用有效传热系数法对反射隔热涂料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体现反射隔热涂料对墙体传热性能的影响,是较为科学合理的隔热涂料热工计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徐永进 《安徽建筑》2014,(4):225-226
文章主要介绍ATJ外墙保温胶泥的配制研究和ATJ保温胶泥的应用研究.ATJ保温胶泥的应用是其与建筑反射隔热涂料配套形成ATJ外墙保温涂料-反射隔热涂料节能系统.ATJ保温胶泥是一种功能性建筑涂料,由成膜物质、保温隔热填料、分散介质和助剂等组成,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抗拉强度、柔韧性和较低的吸水率.ATJ外墙保温涂料-反射隔热涂料节能系统的特征是结构可靠、构造简单、造价低、施工期短,能够满足50%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砖瓦》2017,(2)
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夏季的外墙隔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建筑物外墙隔热性能与各因素变化的关系,并总结出适宜夏热冬暖地区的外墙隔热措施,以供建筑节能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华 《建筑节能》2011,39(6):44-46
从分析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室内耗能指标的要求。结合巴顿国际B区1#楼工程实例,探讨盈速粒建筑外墙节能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围护结构创新的建筑节能设计。采用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对该建筑进行建筑节能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以及建筑耗能计算等均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的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