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东  李倩  牟宇 《暖通空调》2022,(4):138-145
采用CFD模拟和缩尺模型实验,对大空间建筑喷口侧送风分层空调的竖直空气温度分布和负荷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筑顶部排风比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增大排风比可降低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对流转移负荷,而对辐射转移负荷影响较小.利用模拟结果绘制了不同排风比下的分层空调对流转移负荷线算图,并与设计手册中的对流转移负荷线算图进行了对比,给...  相似文献   

2.
王昕  黄晨  邹志军  黄武刚 《暖通空调》2005,35(9):15-18,124
针对具有上部侧墙开口和屋顶顶部开口两种上部开口形式的大空间建筑,模拟了采用分层空调时不同工况下的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分析了两种上部开口形式下喷嘴高度,上部开口面积、排风温度和排风量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然通风及分层空调在大空间建筑中均有单独使用,而将两者结合使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FLUENT软件,对采用自然通风耦合分层空调方式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单独采用分层空调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耦合送风可以显著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室内空调能耗,是大空间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空间建筑具有体积大、高度高的特点,采用全室空调将会产生极大的能源浪费,因此,分层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考虑到实际建筑中难以人为控制各种扰量的产生,在下送风分层空调的缩尺模型实验房中进行了室内热环境的实测实验,采用电热膜模拟实际建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室内设置多个温度测点记录热环境的变化。将多个实验工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变送风温度、送风量以及围护结构得热量3种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为后续大空间下送风形式分层空调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空间建筑室内垂直温度差异显著,非空调区壁面对空调区壁面存在辐射转移热。依据典型大空间结构形式和辐射转移热计算方法,对大空间建筑宽长比、相对分层高度、室外干球温度等因素下辐射转移热的特性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空调负荷计算的方法对展会建筑分层空调负荷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舒适性条件下空调负荷的研究;展会建筑空调负荷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为内扰密度、建筑材料和建筑体量。分层空调负荷随内扰密度增加而增大;当建筑物材料采用大面积透明材料时,围护结构负荷明显增大,分层空调负荷增大;当建筑面积增加时,分层空调负荷增大;而当展会建筑体型满足分层空调要求时,建筑的长宽比和高度对展会建筑空调负荷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Block-Gebhart (B-G)模型应用的关键之一是确定竖向空间划分的区域数.推导了任意分区数B-G模型的能量平衡方程的系数表达式.以某大空间下送风分层空调缩尺模型实验室为对象,建立了2、4、7分区的B-G模型来预测室内热环境参数和分层空调负荷,并采用7个工况的实验数据予以验证.结果 表明;4分区模型对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层气流组织有利于大空间建筑的节能和热舒适。本文分析了大空间建筑的负荷特性,认为内部垂直温度分布对大空间得失热有着重要的影响,介绍了典型的侧送风实现分层气流组织的方法及其在大空间建筑中的应用,探讨了在夏季和冬季条件下的分层气流组织的实现方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分层气流组织在两个季节中流场分布特点,为大空间建筑暖通系统的节能和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莉  蒋露 《山西建筑》2010,36(8):210-211
以河北保定一工业厂房大空间建筑为例,采用CFD方法,对全室性空调和分层空调两种空调工况下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相应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从热舒适的观点对两种工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量平衡分析,阐明了分层空调系统制冷机组所承担的冷负荷与排风温度的反比关系。将回风口与排风口分开布置,有利于排风气流带走更多室内对流得热量,从而提高排风温度,减少制冷机组所承担的冷负荷,提高系统的节能潜力。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回风高度下分层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回风高度由房间顶部下降至人体活动区域,环境热舒适性变化不大,人体头脚高度的空气温差略有增大;同时,由于回风温度降低,排风温度升高,系统节能潜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空调排风热回收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空调新风负荷特征,研究了不同排风热回收模式下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全热回收模式时,新风负荷降低60%以上,建筑空调冷负荷降低18%~23%;而采用显热回收模式时,新风负荷降低5%-20%,建筑空调冷负荷仅降低8%。可见,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空调排风全热回收模式具有较好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2.
应用重整化群κ-ε紊流模型,分别计算并比较了非空态与空态空调列车室内空气三维紊流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特性。采用Monte Carlo法分析计算了太阳透射辐射和壁面间的辐射在车室内各固体壁面引起的附加热流变化,并以此作为能量方程的附加源项;对旅客产生的热负荷分别采用平用分布与空间分布处理方式,对比分析了采用不同热负荷分布方式对空调列车客室内三维空气流场与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不同的热源处理方式对客室内流场与温度场由较大的影响。最后,应用试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了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非空态空调列车室内气流组织的可靠性,为空调列车室内舒适环境的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某大空间热环境实验基地喷口中送风和柱状下送风分层空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比较了传统的基于热转移和新的基于热平衡两种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喷口中送风分层空调负荷计算基于热转移的传统方法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9.34%;基于热平衡的新方法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7.83%;柱状下送风分层空调负荷计算基于热平衡的新方法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6.81%。提出的基于热平衡的新方法计算喷口和下送风分层空调负荷是可行的,由于其物理概念清晰、适应面广,通过进一步的工程应用研究后,可应用于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工程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4.
高大空间分层空调设计冷负荷通常采用经验系数法计算,对于航站楼类高大空间,经验系数的取值研究较少。以无锡某航站楼的远机位候机厅、近机位候机厅和办票大厅3个高大空间为例,利用CFD软件,在夏季空调设计工况下通过调整送风参数使工作区温度达到室内参数设计要求,求出分层空调冷负荷,并获得分层空调负荷相比于全室空调负荷的减小率,1减去该减小率所得数值即为航站楼类高大空间冷负荷计算所用的经验系数。结果表明,航站楼因围护结构形成的冷负荷占总冷负荷的比例较小且顶部不能设置排风口,分层空调设计冷负荷计算所用的经验系数取0.85~0.9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芜湖中央城大酒店是一家四星级酒店,根据四星级酒店对空调系统的要求,从空调负荷、冷热源、室内参数及排风系统等方面着手,精心设计。使用至今,空调制冷、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某大型超市的暖通空调设计概况,包括负荷计算参数的选择、空调冷热源、空调水系统配置、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排风热回收设计、防排烟系统设计等,并对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空间建筑的高能耗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上海某大型交通枢纽工程,采用CFD方法研究了大空间建筑在分层空调+顶部主动排风方式下的温度场与相对湿度场,并根据模拟结果对顶部排风方式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空间建筑夏季利用顶部排风可以有效解决顶部空气热累积问题,并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生态建筑示范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夏季由上部自然通风与下部空调系统共同形成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理论建模和现场测试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并探讨了自然通风在改善大空间建筑室内热环境中的有效利用及其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安市24幢大型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现状进行了调研,得出空调系统装机负荷和内环热环境情况,以及空调系统的设置和运行特征,指出西安市大型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存在装机负荷过大、室内热环境不佳、系统设置运行不合理等特点,提出从构成上优化办公建筑空调负荷,根据建筑负荷特性合理设计空调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具有内部热源的居住建筑,采用CFD技术对不同内部热源高度下室内热压自然通风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排风量、排风温度随内部热源高度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内部热源高度下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得出了中和面高度、有效热量系数随内部热源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