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能装药射流如何形成空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  罗健 《弹箭技术》1995,8(4):36-43
聚能装药射流之所以能获得很大的延伸是由于射流体的外部和内部存在着内部速度差所致。只要这个速度差存在,射流就可以稳定延伸。这个稳定过程一直持续到贮存于射流内因速度差而产生的动能由于相邻流层间的内摩擦而全部消耗尽为止。这过个程也可从回收的聚能装药射流粒子中观测到的空穴中看出。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椭圆形截面聚能装药射流成型及侵彻特性,以及截面短轴一定时,长短轴之比对椭圆形截面聚能装药射流成型及侵彻特性的影响,开展了截面短轴直径为56 mm,长短轴之比分别为1、1.5、2的椭圆形截面聚能装药在炸高为80 mm下的侵彻深度(DOP)试验,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相关椭圆形截面聚能装药的射流成型及靶板侵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椭圆形截面聚能装药形成的射流,除射流头部在运动拉伸过程中持续呈凝聚态外,其余部分在运动拉伸后期呈非凝聚态,非凝聚的射流由关于截面长轴面对称分布的两束具有横向速度的流体组成;射流的非凝聚现象将明显降低射流的侵彻能力;截面短轴直径为56 mm,长短轴之比从1变化至1.5时,侵彻深度由150 mm下降至47.5 mm,下降了68.3%,长短轴之比大于1.5时,侵彻能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等腰梯形截面聚能装药射流成型及对靶板的毁伤特性,开展脉冲X光摄影试验以及侵彻深度试验.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射流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余参数不变,装药截面内切圆尺寸变化对射流成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腰梯形截面聚能装药形成的射流具有横向速度,横向速度呈梯度分布;除射流头部外,其余部分在拉...  相似文献   

4.
吴平  薛俊杰 《弹箭技术》1996,9(3):32-39
多年以来人们就知道:一些聚能装药结构产生一种径向膨胀的射流,此特征称之为射流的发散性。发散性大大地降低射流的穿透能力。实验证明,发散性与材料的音速有关。本文指出:径向膨胀是由于从压垮区来的喷射物排出时射流的状况引起的。在与压垮区相毗连的一个小范围,射流的轴向速度将产生突增。如果在此范围内,一些点的流动是超音速的(与压垮点的参照系有关),射流的径向膨胀将发生;如果在此区域内流动是亚音速的,径向膨胀将不发生。必须指出:对弹塑性物体而言,相关音速是低压下纵向音速。发散性并非人们以往研究假定的那样,是由于碰撞生成的激波所形成。  相似文献   

5.
文中主要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LS-DYNA对线型聚能装药射流的形成及侵彻靶板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所得结果与现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照,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锥角聚能装药射流形成和对钢靶侵彻过程中的一些特性,采用AUTODYN软件,对锥角聚能装药射流形成及侵彻钢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大锥角聚能射流是药型罩在爆轰波的作用下向后反转形成的漏斗型密实射流,其在飞行过程中,速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在侵彻钢靶时,侵彻速度和动能都迅速下降,直到再也不能侵彻钢靶为止。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反应/惰性复合装甲是一种分层装甲,由下列各层:钢、炸药、钢、橡胶、钢组成。这种结构利用了反应单元和惰性单元两者的复合效应对付聚能装药射流。当射流倾斜碰撞反应/惰性复合装甲时,它就引爆了炸药并使橡胶层显著的膨胀。其结果是被加速的钢板与包括高速头部在内的所有进入其内的射流产生相互作用。这样,就实现了对射流最大损坏。根据聚能装药射流的剩余侵彻能力看,反应/惰性复合装甲结构可获得很高的弹道效率。本研究使用的试验数据是通过精密聚能装药及闪光射线照片取得。反应/惰性复合装甲结构还用二维欧拉流体编码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8.
通过杆状射流聚能装药战斗部的用途、结构特点分析,设计了105°弧锥结合罩的装药结构,选取合适的仿真计算参数,采用DYNA2D计算程序对杆式射流成形的全过程数值模拟仿真,得到射流成形过程中各个时刻的形态及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大量分析国内外有关串联能装药战斗部资料的基础上,就串联装药战斗部的设计要求、装药之间的延迟起爆控制技术、隔爆防护技术以及引信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芳  蒋建伟  门建兵 《兵工学报》2018,39(12):2289-2297
钨铜是一种依靠机械摩擦结合的两相复合材料,在钨铜射流成型过程中,爆炸加载及拉伸程度的不同极易导致成分梯度及瞬时空隙,进而形成射流密度梯度。传统侵彻模型大多忽略材料中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射流密度定常为基本假设,对钨铜变密度射流侵彻深度的预测误差极大。综合考虑钨铜在聚能射流成型过程中材料拉伸及相分离导致的密度变化,引入射流密度与速度函数,对经典虚拟原点侵彻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射流可压缩性和成分梯度的钨铜变密度侵彻模型。以口径56 mm典型聚能结构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及试验方法获得了钨质量百分比为75%的钨铜射流真实密度分布,并利用变密度侵彻模型计算了侵彻深度,同时利用X光脉冲摄影试验及静破甲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钨铜变密度聚能射流侵彻模型比经典虚拟原点模型及局部密度修正模型计算的侵彻深度更加接近试验值,证实了钨铜变密度侵彻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装药结构参数对射流头部速度的影响,设计一种带隔板的小锥角罩聚能装药,利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AUTODY-2D对射流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设计正交优化试验,对隔板距装药底端距离h、隔板直径d、装药长度L和装药直径D影响射流速度的主次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是影响射流速度的主要因素;随着隔板直径或隔板距装药底端距离的增大,射流头部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不同锥角和楔角对锥形和线形聚能装药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阐述了锥形和线形聚能装药各自射流形成的机理,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 2D,对锥形聚能装药和线形聚能装药的射流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比较说明了两种装药结构形成射流和杵体的不同。并且通过改变锥角和楔角来研究它们对射流的影响,结果显示锥形罩锥角和线形罩楔角对射流形状及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中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聚能装药战斗部对混凝土跑道靶的侵彻效应,并在不同炸高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炸高越高,侵彻的孔径越小.提高炸高对侵深有利,但是炸高过高,侵彻深度反而下降.文中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多级侵彻战斗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串联聚能装药在水下弹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健  周晓蔚 《弹箭技术》1996,9(4):38-44
当水五目标遭受聚能装药射流打击时,尽管水的密度很低,但琪 表现仍象装甲一样,具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射流的路径上也许还有一些其它物体会对射流的作用产生干扰。因此,人们对能够减弱这种防护效果的战斗部设计极为关注。  相似文献   

15.
于世英  柯言 《弹箭技术》1995,8(1):22-31
空心装药射流的侵彻能力用一个对射流微元积分来表示。这个公式的优点是能够单独地对每个射流微元模拟射流/靶板相互作用的效应。该模拟用一个现象学的相互作用模型来完成,对于相互作用细节还不够充分的认识的,用定义的一个近似模糊型函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16.
用聚能装药多层药型罩提高射流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聚能装药多层药型罩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铜铝双层罩所形成的射流进行了X光测试,结果表明,其射流头部速度及速度梯度均优于单铜罩,是提高聚能射流速度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聚能装药射流形成与破甲模拟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经典的射流形成和破甲理论,建立了聚能装药破甲深度工程计算模型,实现了聚能装药破甲的计算模拟.分别以等壁厚单锥罩和双锥罩装药结构为例,试算了破甲深度,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模型和计算程序有一定的准确性,能够方便、快速地计算破甲深度等射流形成和侵彻参数,为聚能装药结构设计和破甲计算提供工程应用工具.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有限元法中心差分包软件LS-DYNA-970的平台上对圆锥罩型聚能射流侵彻素混凝土试样进行了3-D数值仿真,揭示了金属射流的形成过程和侵彻过程机理。研究表明:装药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能形成头部速度高、弹身长径比大、整体质量分布合理的高速杆式侵彻体。在分析混凝土受力失效过程的同时,获得了金属射流在不同侵彻深度下,混凝土开孔孔径大小的数值结果。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线型聚能装药制造过程中常见的药型罩和药柱不同轴情况,采用侵彻试验,结合有限元软件对非对称线型聚能装药射流的形成和侵彻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此结构和尺寸的线型聚能装药,当药型罩轴线与装药轴线偏移距离为1mm时,侵彻宽度增加了12%,侵彻深度相比对称情况降低了约58%。当药型罩与聚能装药的偏离距离为1mm,且同时存在5°的夹角时,射流侵彻形成三个主体切槽,开坑宽度为17.4mm,侵彻深度比对称情况降低了74%。随着药型罩和装药不对称程度的增加,射流在靶板上的侵彻宽度以及侵彻中心偏移装药轴线的距离增加,穿深降低。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通过聚能射流对多层陶瓷靶元侵彻试验获取的少样本侵彻深度试验数据.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聚能射流侵彻陶瓷装甲的P—T和P—H关系进行预估,得到预估模型。实验验证表明灰色预估在预测聚能射流侵彻穿深上准确性较高,在类似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