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定钢丝的微动摩擦磨损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点接触式提升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建立了钢丝绳中钢丝的微动磨损模型.在自制的钢丝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微动磨损实验,考察了接触载荷、微动时间和振幅的变化对钢丝试样磨损深度的影响,并用综合参数pv值和pvt值评定微动磨损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微动时间下磨损深度随pv值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接触载荷下磨损深度随pv值增大而减小,磨损深度和综合参数pvt值之间基本成线性关系.同时通过微动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变化、磨损产生的磨屑以及磨痕形貌,分析微动磨损过程中磨损机制随微动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疲劳磨损和压碎磨损的应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热作模具热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滑动冲击磨损试验,在各磨损阶段,用扫描电镜对模具试样表面形貌作细致观察,得出如下结论:高温滑动冲击磨损过程的主导磨损机制,早期为磨粒磨损,中期及后期逐步向点状剥落及大块疲劳剥落转移。全部过程都有粘着磨损,后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樊静波  刘晶 《宁夏工程技术》2002,1(2):155-158,164
研究了材料在不同硬度和粒度磨料磨损条件下的磨损特性,提出和解释了软硬磨料磨损机理转换的概念,建立了大小磨粒磨损系统发生磨料磨损的模型,分析讨论了软硬磨料磨损机理的关系和转换的条件以及大小磨粒磨损系统的磨损形式和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对耐磨材料的开发和耐磨部件的强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利用弹性接触理论、电及光弹应力分析,研究了金属材料在两体磨损工况下的剥层磨损。结果表明,亚表层裂纹形成在高应力区和低应力区之间,主裂纹在交变的σx和τzz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扩展,分叉裂纹在τmax作用下沿37°角方向扩展,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裂纹扩展功可显著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6.
扭动摩擦条件下软骨损伤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新型扭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林格溶液(Ringer's solution)条件下,对牛髋关节软骨/Ф28mmAl2O3摩擦副进行了扭动角位移幅值为0.5.~10.和法向载荷为5~50N的扭动摩擦磨损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扫描电镜(SEM)、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对磨痕进行了观察,分析了软骨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牛髋关节软骨在扭动磨擦条件下存在2种T-θ曲线,即椭圆和平行四边形,分别对应扭动摩擦的部分滑移和完全滑移状态.在扭动摩擦处于部分滑移状态时,牛髋关节软骨表面损伤轻微,主要损伤机理为表面褶皱.处于滑移状态时,沿半径方向,磨痕可依次分为粘着区、褶皱区、微裂纹区和剥落区,其主要损伤机制为表面裂纹与剥落.  相似文献   

7.
钢的冲蚀磨损与机械性能的关系及其磨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以棕刚玉及玻璃砂为磨粒的钢的冲蚀磨损与机械性能的关系及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硬磨粒冲击下,钢的冲蚀磨损受断裂韧性影响较大。而当磨粒硬度接近或低于钢的硬度时,冲蚀磨损由钢的硬度所决定。在硬磨粒冲击下,除了常见的薄片、切削、犁沟等塑性变形机制外,韧性较低的钢会出现开裂机制而造成块状磨屑脱落。软磨粒要依靠多次冲击才能使材料以小片磨屑脱落,而且最大冲蚀率发生在90°冲击角。玻璃砂冲击时,在30°、90°会出现两个冲蚀磨损峰,这是由于玻璃砂在大角度冲击时溅射而产生二次磨损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流化床内颗粒磨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化床内颗粒磨损实验,探讨了磨损率随床重,气速及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磨损前后物料径分布进行了对比,推断出颗粒的磨损机制。  相似文献   

9.
The effect of plasma and brine lubricants on th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UHMWPE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geometry of a Si3N4 ball sliding on a UHMWPE disc under patterns of uni-directional reciprocation and bi-directional sliding motions. The worn surface and wear particles produced in these two lubricants were analyzed. Sliding motion pattern affecte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lubricated with plasma, while seldom affected that lubricated with brine. UHMWPE lubricated with plasma showed about half of the wear rate of that lubricated with brine. The two rates were 0.75 pg/m and 2.19 pg/m for the two motion patterns, respectively. However, wear particles generated in plasma included a greater amount of small particles, compared to that in brine. In uni-directional reciprocation, the main wear mechanism is ploughing both in plasma and in brine. In bi-directional sliding modes, th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is ripples on the worn surface in plasma, while there are oriented fibers on the worn surface in brine.  相似文献   

10.
将分形论应用于黄铜的摩擦磨损的研究,并对黄铜材料在发生粘着磨损的动平衡过程中的不同分形结构给予了探索,分析了磨粒的分形结构与摩擦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一些典型例子,从其形式、特点和机制来试图说明和解释金属热磨损失效的三种类型;热粘着磨损;热磨蚀磨损;热微动磨损。简要地谈及了国内外在热磨损所属的三个分支上的研究动态。根据O.Vingsbo的摩擦系统理论,从设计、材料、环境这三个角度来考虑探讨减少热磨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分析了3Cr2W8V钢高温磨损表面,考察了磨损表面形态随试验温度及试验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相应的磨损表面特征照片,并结合磨损机理分析了该钢的温度——磨损特性曲线。文中还着重分析了高温磨损时在表面形成的“形成层”的成分、作用及形态,并探讨了磨损表面上沟槽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轮胎异常磨损的过程,找出了轮胎最有可能发生剥落磨损的条件,提出了避免轮胎产生异常磨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提升钢丝绳的钢丝微动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钢丝绳内部钢丝的微动磨损和微动疲劳是造成钢缆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 6× 1 9点接触式矿用提升钢丝绳为研究对象 ,在自制的钢丝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钢丝的微动磨损实验研究 .以摩擦系数和磨损深度作为评定微动磨损的参数 ,考察了不同载荷下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以及载荷、循环次数的变化对钢丝试样磨损深度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钢丝试样在矿用钢丝绳内部增摩油脂的润滑状态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的变化规律 .利用钢丝试样在不同工况下的磨损形貌分析了微动磨损过程中的磨损机制  相似文献   

15.
汽车前轮轮胎异常磨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国产汽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前轮轮胎异常磨损,产生前轮异常磨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汽车结构和性能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进行探讨,对解决汽车前轮异常磨损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应用铁谱技术对液压泵在外来粉尘污染情况下磨损失效的试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半金属摩擦材料研究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8.
AM60B镁合金在滑移区的微动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M60B镁合金在滑移区的微动磨损行为。考察了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随循环次数、载荷和频率的变化及磨损表面形貌,探讨了其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AM60B镁合金的微动磨损可分为开始阶段、二体接触向三体接触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3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的变化及磨损机制各有特点;此外,磨损体积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20.
主要研究钢领的粘着磨损的问题,经过观察发现钢领伴随着“撕脱”而产生表层剥落,粘着出现在钢领的启动;经分析后认为,钢领和钢丝圈摩擦运动过程中,负摩特性的是激发粘滑振动的主要因素,作者选同Halling教授的观点;积极运用现有的知识来指导钢领生产,必将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