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镁合金电镀锌工艺及其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采用特定前处理工艺,实现了在以硫酸锌为主盐、焦磷酸盐为配体的溶液体系中对AM60B镁合金进行电镀锌.通过电子探针(EDX)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镀层性能.结果表明,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接近-1.321 V(vs SCE),阳极极化曲线没有明显的钝化区.所得镀层为纯金属锌,镀层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塑性应变比γ值是评价金属薄板深压延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使用Zwick/Roell 100试验机测试经模拟试验的薄板γ值,若试验后出现异常值,则可使用该机上的试验软件对异常值重新计算,便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处理模拟试验后薄板试样塑性应变比γ值差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铅离子对电镀锌钢板黑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验室的方法,就Pb^2+对电镀锌钢板黑变现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地利用SEM,XRD,XPS及电化学测试方法对镀锌层的特性和表面膜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Pb^2+对电镀锌钢板黑变的影响极大;为表面膜的主要成分是ZnO1-X,本文还讨论了Pb63+对电镀锌钢板黑变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ISO10113:2006及GB/T5027-2007规定,对于不均匀塑性应变材料,采用线性拟合回归方法测试塑性应变比,并设定必须通过原点的边界条件。分别采用单点法、过原点线性回归法(设定截距为0)及常规线性回归法(不设定任何边界条件)3种测试方法计算分析了均匀塑性应变材料和不均匀塑性应变材料的r值,并进行比较,探讨了线性回归法设定边界条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均匀塑性应变材料,单点法、过原点线性回归法和常规线性回归法均可准确地分析其r值;对于不均匀塑性应变材料,只能采用常规线性回归法分析其r值,而不能采用单点法和过原点线性回归法分析其r值。  相似文献   

5.
将超级钢应用于国产汽车冲压件的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汽车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汽车的成本、减小汽车重量、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为了在汽车工业中更好地使用超级钢,概述了板材冲压性能的评价指标,介绍了拉伸试验值对板材冲压性能的影响,并对超级钢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了超级钢板的硬化指数、塑性应变比、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均匀延伸率等机械性能,并分析了超级钢板的冲压成形性能,超级刚具有较好的胀形性能、拉深性能、弯曲性能,抗起皱性能等冲压性能,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冲压零件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机械镀锌中强化时间对镀锌层的影响,分别设置了4种机械镀锌的强化时间(0,5,15,60 min),制备了4种镀层.采用体视显微镜、表面洛氏硬度计研究了强化时间对锌镀层平整度、硬度的影响,采用重量法和铁试剂法分析了强化时间对锌镀层致密度和孔隙率的影响,采用XRD技术研究了强化时间对锌镀层物相组成的影响,采用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强化时间对锌镀层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械镀锌中随着强化时间的增加,锌镀层的平整度、致密度有所提高,硬度有所增加;强化时间对锌镀层的孔隙率、物相组成和耐蚀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具有高r↑—值的热轧IF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简化深冲钢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本文对大厚度冷轧薄板的“以热代冷”进行了尝试,通过对IF钢进行铁素体区(α区)轧制,找到一条生产具有较高塑性应变比(r↑-值)的热轧深冲板的方法;实现了热轧板由无取向到有择优取向的转变,使其γ↑-值达到了1.309。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关锌-镍合金电镀过程中氢脆问题的研究较少。采用双电解池测氢法研究了45钢在不同温度、电流密度、pH值下电镀锌-镍合金过程中的渗氢变化规律。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法评价镀层氢脆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断口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镀液温度对渗氢电流的影响最大,镀液温度越高,镀样断裂时间越短,氢脆敏感性越强;镀样的断裂时间小于空白样,说明镀样有不同程度的氢脆敏感性;镀样的断口呈解理断裂特征,空白样呈韧性断裂特征;用渗氢电流曲线可间接评价镀样的氢脆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计算机数值模拟试验与物理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优点,针对影响汽车用热镀锌钢板拉深成形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凹、凸模圆角半径、压边力、摩擦系数)进行正交试验,得出该4种工艺参数对汽车用热镀锌钢板成形性能影响的显著性指标,并对该种板料拉深成形工艺组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及其设计表测定了r值,运用方差分析计算得出影响r值测量的主要因素为试样类型(规格),最后对r值的准确测量给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高效地锁定磷化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出处,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膜层微观形貌,并用磷化膜称重试验定量分析膜层单位质量,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因电镀锌基板表面存在诸如局部锈蚀、色差、残油、镀液残留、冷凝水残留缺陷而引起的后继磷化膜质量问题。结果表明:表面缺陷不但会直接影响后继电镀锌磷化膜的表面质量,而且导致膜层过厚、晶粒尺寸大小不均,不满足后续工艺需求,这对指导具体的预磷化电镀工艺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SEM、EDX和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涂油钝化是镀锌钢板表面黑变膜的外观、形貌、组成与结构,并对黑变的形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黑变膜厚度约100nm,它是以ZnO1-x为主,并由ZnO、Zn(OH)2、Cr2O3、CrOOH、SiO2及微量CrO3等物质组成,但膜表层Zn是以ZnO形态存在,膜内层则以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nO1-x形态存在。黑变是镀锌层膜下腐蚀与光的干涉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电化学试验、盐雾加速试验和全浸加速腐蚀试验,在模拟海洋性大气腐蚀环境和工业与重污染大气腐蚀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化学组成的钢基表面热镀Zn-Mg合金镀层的腐蚀行为.三种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镀层无论在海洋性大气腐蚀环境还是工业和重污染大气腐蚀环境条件下均表现出一致性的优良耐蚀性能;就实际工业生产而言,研究结果认为Zn-Mg合金镁含量控制在1%~2%的范围内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4.
锌铝镁镀层钢板比普通的镀锌钢板具有更加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本研究利用热镀锌模拟器在实验室制备了热浸镀锌铝镁合金镀层钢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镀层表面及截面的微观组织,利用能谱EDS进行了微区成分分析;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镀层的表面及截面进行了元素分布分析,利用盐雾试验方法对锌铝镁镀层钢板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镀层及镀层盐雾试验腐蚀产物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热浸镀锌铝镁镀层钢板比普通镀锌板具有更加细致的组织,镀层主要由MgZn2与含Al富锌相构成的共晶相和MgZn2组成,另外还存在一些粒状富铝相和块状富锌相,Zn-Al-Mg镀层比普通镀锌板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能,最后分析了锌铝镁镀层钢板的耐盐雾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热浸镀铝锌硅钢板不同镀层质量、耐指纹处理与否、表面是否划X线不同条件下的耐盐雾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微观组织、腐蚀形貌,分析了腐蚀产物成分;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腐蚀产物的物相。结果表明:镀层厚度与耐盐雾腐蚀性能呈正相关关系;耐指纹处理极大地提高了镀层的抗腐蚀能力,出现红锈的时间大于5000h;耐指纹...  相似文献   

16.
含有助复剂扩散-轧制复合钢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了钎焊、瞬间液相扩散焊以及压力焊工艺的原理及特点,运用助复剂来促进碳钢的复合。对浸涂有助复剂的钢板,在小变形扩散-轧制条件下,为使其达到最佳的复合效果,对复合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变形范围内,变形量增大有利于复合;为达到好的复合效果,保温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宜过短;加热温度过高反而影响复合。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汽车用烘烤硬化钢板 BH340 及深冲钢板 St15 的力学性能、时效特性和烘烤硬化性能实验,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 2 种钢板的成形极限和破裂点应变路径。 分析后指出, BH340 烘烤硬化效应较显著,时效效应不明显,对于汽车外覆盖件成形、涂漆烘烤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St15 经形变强化后仍具有良好的塑性,适用于多道次成形工艺。 另外,2 种钢板均具有较为明显的面内异向性。  相似文献   

18.
活性钢热浸锌镍合金镀层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热浸锌镍合金镀层技术是解决活性钢热镀锌问题的有效方法。分析了在常规热镀锌浴中加镍后,镍在镀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镀层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锌镍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表面光亮、均匀,减少了超厚现象,硬度和耐磨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氯化物-硫酸盐型无镉、无氰环保型镀液在300M超高强度钢基体上制备了Zn-Ni合金镀层,利用弯曲试验、电镜扫描、能谱分析、中性盐雾试验、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极化方法分别研究了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对Zn-Ni合金镀层的外观和结合力的影响以及镀层镍含量和微观结构与耐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Zn-Ni镀层成分的影响明显,未钝化镀层比松孔镀镉层更耐腐蚀;温度45℃镀层Ni含量质量分数为13.5%,最高耐盐雾腐蚀时间达1632h.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土壤中涂覆有涂层的钢样在不同阴极电位下的阴极极化行为,并探讨析氢阴极还原反应对涂层的影响,从而为阴极保护限制电位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