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风电功率预测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电并网容量迅猛增加,风电与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必须考虑风能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引起风电出力的变化给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风速和风电出力预测的分类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然后简要综述了国内外风功率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我国现阶段风电功率预测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风电开发中遇到的风电接入困难、电网调度困难等问题,对国内外解决此类问题的风电功率预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我国急需开发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并根据我们的风电功率预测研究经验提出了我国风电功率预测宜采用风电企业和电网共同实施的运行模式。希望对我国的风电功率预测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风电上网电量不断增大,为了保证风电上网的安全、可靠性,对风电功率进行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输入数据分类的角度展开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研究论述,介绍了国内风电功率预测的现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对风电功率预测模型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茂  杜刚 《中国电力》2017,50(1):140-145
风电功率特有的随机波动性,导致风电功率点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不高,增加了风电并网的难度,致使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基于风电功率点预测的基础上,风电功率概率预测可以预测出风电功率的波动范围,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电网调度运行给出不确定信息和可靠性评估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t location- scale分布的风电功率概率预测方法,即采用t location-scale函数来描述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概率分布,并以此建立误差分布,基于已建立的误差分布可以进行概率预测。并引进了覆盖率和平均带宽来评价预测区间的优劣程度。利用吉林省西部某风电场历史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对风电场输出功率进行精确的预测是保证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采用单一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时,都会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为了更好地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改进熵权法的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并同时采用滚动式权重,以此来实现对单一预测模型的互补。以吉林省西部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分析,说明了基于改进熵权法的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在对风电功率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同时证明了滚动式权重可以实现对权重的不断更新,使各权重值能够反映出风电功率的最新变化,从而实现了对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聪  高得莲  赵轩 《电源技术》2016,(5):1084-1086
风电场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以及可控性弱等特点,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对含有大规模并网风电的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短期风电功率的均值预测模型,利用Copula函数对多时段风电功率的预测误差进行相依性建模,结合风电功率的预测均值和预测误差相依性结构,形成短期风电功率场景集合,可以直接用于机组组合等决策过程中。基于某实际风电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预测误差相依结构的场景集合能够包含风电功率实际值曲线,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网产生一定波动,为减少风电对电网的冲击影响,利用风功率预测对风电场的功率输出进行预测,使电力调度部门根据风电可预测发电量合理调控风电并网,从而减少弃风限电问题,提高风力发电的经济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风电场风功率预测对并网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风速、空气密度等影响输出功率的因素关系。  相似文献   

8.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风电出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波动性、不可控性。风电不确定性对风电时序关系的影响,给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ation,DWT)、双深度Q网络(doubledepth Qnetwork,DDQN)、时序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network, TCN)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DWT-DDQN-TCN-Attention(DWT-DTCNA)超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DWT将风电数据序列分解为不同频率的风电数据集,对不同频率的风电数据集做自相关函数分析,提取高自相关性的风功率训练子集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其次,根据DWT分解后得到的不同频率风功率数据集分别训练相应的TCNA的风电超短期预测模型,深度挖掘风电功率时序关系,获得精度更高、更稳定的预测结果。为减少深度学习模型的参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采用DDQN算法优化预测模型的参数。最后,利用DWT将不同频率超短期风功率预测结果进行重构,获得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对风电功率进行精准、可靠的预测是提升风电消纳水平的有效措施。针对功率预测时风电数据种类不足和特征数量稀缺的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特征双重衍生和误差修正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首先,在原始功率特征中施加混沌噪声,构造出多条混沌扰动特征,改善原始功率特征分布过于单一的状况。其次,提出基于免疫算法的特征衍生算法,挖掘风电功率数据的潜在信息,增加优质特征数量,进而构建误差预测模型,通过预测风电功率预测误差修正风电功率预测结果,进一步提升预测准确率。最后,基于比利时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算例分析。所提模型预测效果较好,且相较其他传统预测模型精确度更高,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清洁能源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大量的光伏、风电场建成投入使用,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工作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体量较小的母线负荷预测而言,具有较强不确定性的风电接入使其准确预测的难度加大。以风电为例,首先研究了接入某母线的风电出力特性和历史预测误差分布情况。然后基于母线负荷需求的自适应预测策略,考虑风功率非平稳性而进行的风功率预测结果,采用两阶段还原的预测思路对母线净负荷进行预测。仿真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预测方法用于风电接入的母线净负荷预测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分析了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介绍该系统各部分模型的结构,根据风速变化的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的需要,建立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风电场实际风速变化的风速时空模型。由于风力机与发电机的柔性连接,使得风力机动态数学模型大为简化,取适当的惯性时间常数,风力机可用一阶惯性环节表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的风电场无功补偿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40  
为了解决风电场并网运行存在的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应用遗传算法确定风电场并网点处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分组和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风速和负荷变化对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影响,对风电场节点的处理较准确地反映了其无功和电压特性。对某实际风电场的无功补偿优化结果表明: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电容器的分组和控制规则,可实现全局寻优,减少计算量,且计算量减少,无功补偿的总容量和分组容量计算准确,在求得的无功补偿值下,可使风电场母线电压在允许范围内,保证风电场正常运行,并且电容器动作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13.
文中利用变异系数作为风速非一致性指标,提出了一种山地风电场详细模型中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先建立山地风电场风速时空分布特征表,根据特征表中的变异系数及其置信水平获取风速的上分位点和下分位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个带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风速域。进而得到该山地风电场的一个对应的风电机组机械功率域。利用PSS/E软件、案例分析在中国西南地区某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展开,涉及切入风速和平均风速两种工况。通过与传统平均风速方法的时域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及将变异系数作为风速非一致性指标的合理性。有益于考虑高比例山地风电风速非一致性和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风力发电系统动态仿真的风速模型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风力发电机组不同于火电等传统发电机组的最大之处在于其原动机功率的本质不可控,这是由风速的易变性和不可控性造成的。风速状况对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使得风速模型成为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的重要部分。该文针对风速随机变化的特性,在风速统计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方法建立了具有一定功率谱密度特性的风速模型。对该模型所模拟的风速序列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与现有仿真程序中风速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ARMA模型能够有效地产生动态分析和仿真所需的风速序列。  相似文献   

15.
风电接入系统会产生谐波污染,对于大规模集中式风电场,须考虑其谐波所产生的叠加效应。文中先对风电场谐波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再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两种叠加算法所计算得到的电网公共连接(Pcc)点处的谐波电流大小。且能更好地为建设风电场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误差估计方法中混合高斯分布拟合法和特征值提取估计法这两种适用范围较广的风电功 率预测误差估计方法,详细介绍其原理和误差估计流程,利用实际风电场数据对两种方法进行算例验证,并根据计算 结果,针对两种方法下的估计区间对储能容量配置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为工程应用时的方法选取提供参考。同时, 为了兼顾误差估计区间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有效指导风电场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在高斯混合模型的基础上对风电 功率预测误差进行状态划分,结合马尔可夫模型,提出一种MM-GMM优化预测误差区间估计算法并对其进行算例 验证。  相似文献   

17.
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47,自引:11,他引:36  
为了研究风电场和电力系统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应用该建模方法对风电场接入无穷大系统和接入三机系统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了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影响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因素.算例分析表明,与风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有着很好的阻尼;与电力系统相连时,风电场对与大系统中其它同步发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影响很小.该建模方法为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tudy of power quality in an isolated system with high wind energy penetration level. An induction wind plant, a synchronous power plant and a network constitute the analysed system. The work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power from wind on load voltage and network frequency fluctuations. A linear model for the complete system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use eigenfrequencies and Bode plots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hips of integrating wind power,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PEVs) and mixtures of Level 1/Level 2 charger infrastructures in New York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s (NYISO’s) two-settlement wholesale electric energy market. Using 7560 scenarios constructed from various PEV penetrations, Level 2 charging and wind dispatch policies, this study reports findings that substantiate and challenge aspects of the previously envisioned synergy between wind power, PEVs and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An econometric model based on historical market data, including system-level costs of load ramps, was used to study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to avoid data fidelity issues that plague traditional fundamentals-based models. Results show: (1) the existence of time-series correlation between PEV charging and wind dispatch depends on curtailment policy, (2) PEV charging with wind over-forecast nearly triples the rate of reduction in curtailed wind energy compared to under-forecast, (3) using wholesale energy cost as metric, PEVs can be adversely coupled to curtailable wind, and decoupled with must-take wind, and (4) PEV penetration, Level 2 charging and wind power may be economic substitutes in the energy market.  相似文献   

20.
云南电网吸纳大容量风电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省风电资源开发现状,针对云南电网及风电资源所具有的特点,分析了大容量风电并网后对云南电网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指出研发和选用低成本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发电机和无功补偿装置将为风电场提供技术保障;电网应适当超前发展,主动适应大容量风电的并网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