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Charm试剂盒建立快速检测β-内酰胺酶的方法,并以杯碟法作为比较,通过加标试验确定β-内酰胺酶在不同乳制品中的最低检出限,进而利用两种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并以耐久性和耐热性试验研究样品存放时间和加热杀菌处理对β-内酰胺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在快速检测法中的最低检出限为1.5×10-4~1.6×10-3U/mL(U/g),而在杯碟法中则为2.0×105~1.6×10-4U/mL(U/g),178份样品在两种方法中的β-内酰胺酶检出率相同,表明快速检测法具有与杯碟法相近的准确度与灵敏度 β-内酰胺酶的耐久性和耐热性试验表明,样品的存放时间对β-内酰胺酶的活性影响不大,但加热杀菌处理却明显地降低了β-内酰胺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69-71
利用Charm试剂盒建立快速检测β-内酰胺酶的方法,并以杯碟法作为比较,通过加标试验确定β-内酰胺酶在不同乳制品中的最低检出限,进而利用两种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并以耐久性和耐热性试验研究样品存放时间和加热杀菌处理对β-内酰胺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在快速检测法中的最低检出限为1.5×10-4~1.6×10-3U/mL(U/g),而在杯碟法中则为2.0×10-5~1.6×10-4U/mL(U/g),178份样品在两种方法中的β-内酰胺酶检出率相同,表明快速检测法具有与杯碟法相近的准确度与灵敏度。β-内酰胺酶的耐久性和耐热性试验表明,样品的存放时间对β-内酰胺酶的活性影响不大,但加热杀菌处理却明显地降低了β-内酰胺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内酰胺酶能将牛乳中抗生素残留量降到限量标准,基于该原理,出现人为向乳及乳制品中加入β-内酰胺酶,营造“无抗奶”的假象,增加乳品行业的安全风险。而β-内酰胺酶杯碟法被认为是较为可靠的方法,但牛体本身会产生β-内酰胺酶及牛体本身感染某些抗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体内不断表达分泌β-内酰胺酶类,致使出现假阳性现象。为准确控制生鲜牛乳的质量、提高检测准确性,需对生鲜牛乳中β-内酰胺酶杯碟法进行优化研究。在β-内酰胺酶杯碟法的基础上增加检测牛乳内源性β-内酰胺酶方法,排除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干扰,旨在为加强我国乳制品中的抗生素监测、解决乳品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β-内酰胺酶可以水解生鲜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检测方法无法正确判断其是否为"无抗奶",掩盖抗生素超标的事实.对牛乳中β-内酰胺酶的结构、残留的现状和危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杯碟法检测乳中的β-内酰胺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生物杯碟法对乳中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基于青霉素抑制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生长并产生抑菌圈,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的特点,通过比较含青霉素样品中加入和未加入舒巴坦所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差异,间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结果表明:青霉素G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0.5μg/mL,β-内酰胺酶的检测限因生产厂家随标注单位不同而不一致,舒巴坦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50μg/mL;在此基础上确立杯碟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优化方案:设立阴阳性样品对照组;并对同一样品进行4个不同添加处理:青霉素G处理,青霉素G、舒巴坦处理,青霉素G、β-内酰胺酶处理,青霉素G、β-内酰胺酶、舒巴坦处理,通过比较4个不同处理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差异,并同时参照阴阳性样品对照组结果,判定样品中是否存在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6.
由于β-内酰胺酶是不允许添加在生鲜乳中的能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解抗剂".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的络合物,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的健康损害很大.所以在生鲜乳检验中,提高β-内酰胺酶的检出限就变得尤为重要.尤其在杯碟法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限越低,抑菌圈的轮廓越接近圆形、边缘越清晰可见、测量就...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微生物检测法(杯碟法)。其中微生物检测法准确率较高,适于具有微生物检测能力的检验机构使用。本文针对微生物检测法中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整理和分析,便于相关检验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原奶中β- 内酰胺酶在制作奶酪过程中的去向,向无抗无酶的原奶中添加β- 内酰胺酶,使其终水平为50U/mL,按照工艺制作原生奶酪,用E50 法和杯碟法检测奶酪和乳清中的β- 内酰胺酶。结果显示,奶酪中β- 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为阴性,乳清中β- 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为阳性,β- 内酰胺酶在奶酪制作中主要残留在乳清中。  相似文献   

9.
检测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杭生素所生成的物质,间接判断牛奶中是否有β-内酰胺酶残留.采用碘量法对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定性、定童分析,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大于30 U/rnL时,可以用直接碘量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可用间接滴定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原料乳中β-内酰胺酶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β-内酰胺酶分解青霉素钾的产物青霉噻唑酸具有还原性,能将二价铜还原为一价铜,2,2′-联喹啉与一价铜反应生成的是紫红色配合物,颜色深浅与β-内酰胺酶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结果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优化出试剂盒最佳检测条件为:0.05%2,2′-联喹啉添加量为2.4 mL,20 mmol/L的CuSO4最佳添加量0.2 mL,原料乳添加量为0.1 mL;配制β-内酰胺酶的标准品浓度梯度溶液0~200 U/mL进行显色反应后,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颜色反应L*、a*和b*值数据,并应用色彩模块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制作标准比色卡;原料乳样品显色15 min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牛奶中β-内酰胺酶浓度,试剂盒最低检出限为4 U/mL。结论β-内酰胺酶检测试剂盒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易于普及和现场测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β-内酰胺酶的多种国内外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着重比较了杯碟法和酶热仪法的特点,详细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检测原理、仪器设备、实验操作、实验周期、结果判定、方法学参数等方面的异同点。杯碟法稳定可靠、灵敏度高,是目前中国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检测的推荐方法;酶热仪法简便快捷、可实现半定量检测,更适合于大规模样品筛查和现场检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可根据检测要求和实验室情况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是利用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G的特异性分解作用以及舒巴坦对β-内酰胺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原理,按比例添加青霉素G、抑制剂舒巴坦、β-内酰胺酶和被测物,根据添加有一定浓度的藤黄微球菌琼脂平皿上所产生的抑菌圈大小,建立了该酶的检测方法进而对非法添加和残留有β-内酰胺酶的食品进行定性检测.该方法在乳制品中对β-内酰胺酶的检出...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杯碟法检测液体乳和乳饮料中β-内酰胺酶,确定了检测方法的各项参数。研究表明,选择LB营养琼脂作为上层培养基,用量为5 mL,以藤黄微球菌作为指示菌,菌悬液浓度达到1×109cfu/mL,青霉素G的使用浓度为0.5μg/mL时,0.05 IU/mL的β-内酰胺酶可以分解0.5μg/mL青霉素G,此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05 IU/mL,重复性较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4.
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酶活测定及青霉素分解实验,研究了市售的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中所含β-内酰胺酶活力、其在乳制品中最低检出限及其在液态乳制品中活力残留,结果表明,市售的四种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A、C、D及E)主要成分为β-内酰胺酶,其酶活力分别为5672590、1174215、1008126、1414437U/mL;经十万倍稀释后,可检出它们在乳中残留的酶活;经百万倍稀释后,只能检出A在乳中残留的酶活。巴氏杀菌和UHT可导致乳中残留的β-内酰胺酶活力损失近50%。73份牛奶样品中,原料乳中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高,占所检样品总数的12·33%;而巴氏杀菌乳和UHT乳样品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低,仅分别占所检样品的2·74%和1·36%。  相似文献   

15.
基于酶活测定及青霉素分解实验,研究了市售的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中所含β-内酰胺酶活力、其在乳制品中最低检出限及其在液态乳制品中活力残留,结果表明,市售的四种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A、C、D及E)主要成分为β-内酰胺酶,其酶活力分别为5672590、1174215、1008126、1414437U/mL;经十万倍稀释后,可检出它们在乳中残留的酶活;经百万倍稀释后,只能检出A在乳中残留的酶活。巴氏杀菌和UHT可导致乳中残留的β-内酰胺酶活力损失近50%。73份牛奶样品中,原料乳中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高,占所检样品总数的12·33%;而巴氏杀菌乳和UHT乳样品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低,仅分别占所检样品的2·74%和1·36%。   相似文献   

16.
乳与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特性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β-内酰胺酶的特性和检测方法;向复原乳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青霉素钠,从而确β-内酰胺酶降解抗生素的最适比例;通过耐热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来确定其稳定性;通过添加青霉素钠来检测β-内酰胺酶的含量.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降解抗生素的最适比例为3瓶/t;β-内酰胺酶经100℃沸水处理后(90 s)和经长时间保存后(4℃,9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南通市市售牛乳中是否含有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 方法 采用卫生部颁布的“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检测牛乳样品中的β-内酰胺酶。结果 5家公司被检测102份牛乳,其中有2家共15份被检出β-内酰胺酶。15份β-内酰胺酶阳性的牛乳标本抑菌圈直径差值(B-A)在3.9~17.9mm之间。结论 南通市部分市售牛乳检出β-内酰胺酶,有一定的食用安全隐患,应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乳粉中活性β-内酰胺酶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利用β-内酰胺酶能酶解青霉素钾的特性,在样品中加入β-内酰胺酶的分解底物青霉素钾,酶解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青霉素钾含量,通过酶解量检测样品中活性β-内酰胺酶的含量。β-内酰胺酶的浓度在0.2~1.4mg/L范围内,青霉素钾浓度的减少量与β-内酰胺酶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关系数0.99,回收率89.0%~95.0%,相对标准偏差3.0%~3.5%。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乳粉中β-内酰胺酶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生鲜牛乳中抗生素检测方法的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生鲜牛乳中不得检出抗生素,GB/T4789.27-2003中也规定了鲜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但目前使用较多的β-内酰胺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检测工作带来了困难,掩盖了抗生素的残留量.本文从牛乳中抗生素的残留来源、检测方法和β-内酰胺酶的现状、检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对乳中抗生素残留的2种微生物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确定2种方法对6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限,同时指出了国标TTC法对6种广谱抗生素均不能检出欧盟法典规定的MRL残留浓度,而AOAO纸片法对其检测限均在MRL浓度范围内,且符合欧盟药典确定的最大残留量限制。建议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过程中,采用特异性与灵敏度高、经济简便、检测限达到MRLs规定的AOAO纸片法作为国标TTC检测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