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红有 《中国水利》2007,(17):58-60
元明清时代定都于北京,北京所处的海河流域成为全国政治中心,而经济重心则位于南方。政治、经济中心分离,直接影响了当时海河水利事业的发展通过分析元明清政治经济基本格局与海河水利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海河流域水利发展必须为流域经济社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考虑当地水资源现实条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水利通信网是数字孪生海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水利通信基础设施是数字孪生海河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通过回顾海河流域水利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明确微波通信、卫星通信、语音交换、工程视频和租用公网等通信技术手段在流域通信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和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通信网的需求,分析流域水利通信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讨未来水利通信网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对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立足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谋划海河流域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五个坚持”具体要求;提出从开拓海河流域治理管理新局面、推动国家水网流域建设新发展、助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新成效、展现水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利用新作为、实现流域水利智能化建设新跨越、开展投融资体制机制新探索等六个方面,为推动海河流域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吕志茹  王超 《中国水利》2022,(15):66-69
海河流域最早的流域管理机构萌芽于顺直水利委员会,后改组为华北水利委员会,两机构在引进技术、勘探测量和编制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由水利部直接领导,流域治理工作快速发展。海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后,全方位推动流域治水事业的进步。从海河流域水利机构百年变迁中可以看出,近代以来中国水利事业正处于从传统治理到引进西方技术再到自身快速发展的轨道中,流域管理模式是水利机构变革的基本方向,依靠群众治水的举措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是水利事业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海河流域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42-43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简称“海委”)成立28年来,为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海委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水生态环境,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6.
王静  慕丽亚  边金帮 《海河水利》2005,(4):30-31,53
海河流域水利通信网是由防汛通信网发展而成的。目前,已建成了海委与海河流域部分重点河系、省(市)重点防洪区、重要水库及河段的通信干线和支线,初步形成了水利通信网络。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防汛通信网已不仅为防汛工作服务.同时亦为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以来,水利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明显加强,水利部门办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几年来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超了IOO万kw。国家已经明确,水利行业“九五”期间要完成IO00万kw的新增装机容量,这相当于把“八五”期间的任务翻了一番。同时,中央一再表示要增加对水利的资金投入,可以说我国的水电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全国水电建设空前高涨的形势相比,海河流域却多年处在低速、徘徊的状况,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滑坡,因此有必要找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海河流域的水电发展。1海河流域水资源概况海河…  相似文献   

8.
《海河水利》2013,(1):2
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为海河水利委员会的单列机构。是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的行政职责由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承担。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处)、监督管理处、计划财务处、规划保护处4个处室。局下设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和科研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水利各发展阶段的作用,认为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提出构建流域和谐社会对水利的要求并论述了水利四大保障体系建设是保障海河流域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形势、水利形势及水利科技发展的3个层次上,分阶段回顾了海河流域水利科技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保障流域水利科技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