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喇培清  姚亮  孟倩  周毛熊  魏玉鹏 《钢铁》2013,48(11):60-66
 对加Al质量分数为4%的304、2%的316L不锈钢热轧板材的焊接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手工氩弧焊(TIG)的焊接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焊缝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利用电子探针(EMPA)分析焊接母材的元素分布,并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含铝304和含铝316L合金热轧板分别选用ER308L,ER316L作为焊接材料,经TIG焊接后,焊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接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接近于其母材;热影响区组织与母材组织基本一致,焊缝与母材熔合良好,组织良好,加铝304和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焊接材料对Q235B/304双金属复合板焊后性能的影响,采用手工焊条电弧焊方法焊接 Q235B/304双金属复合板,焊接材料分别为THNi317焊条和THA062焊条。利用光学显微镜及EDS(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和合金元素在熔合线两侧的分布情况,并进行了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焊条的焊缝组织主要均为奥氏体γ和少量δ铁素体。THNi317焊接材料可以更加有效控制碳元素扩散以及铬和镍合金元素稀释。采用两种焊条获得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硬度均满足标准要求,但是采用THNi317焊条获得的焊缝和热影响区比采用THA062焊条获得的焊缝和热影响区具有更好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MIG焊接方法,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了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的焊接试验,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完全重结晶区中带状奥氏体边缘起伏随热输入的增大逐渐增强,宽度逐渐增大;焊缝中心的奥氏体大多为等轴状的块状奥氏体,而靠近熔合线则主要为魏氏奥氏体,随着热输入的增大,魏氏奥氏体逐渐减少,而块状奥氏体逐渐增多;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接接头的抗拉、屈服强度均有轻微降低,而断后延伸率略有升高;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从母材到焊缝金属先升高后降低,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最高,硬度的变化与焊接接头各区域中奥氏体体积分数有关,随着热输入的增大,各区域中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升高,显微硬度则相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1Cr18Ni9Ti与1Cr13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相法观察和分析了用1Cr18Ni9Ti焊丝进行焊接的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板和1Cr13马氏体不锈钢板焊接接头的组织;通过海水模拟溶液浸泡试验,测量焊接接头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曲线,对比分析了焊缝与母材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组织为典型的柱状晶凝固组织;焊接接头中,马氏体母材和焊缝区容易受到腐蚀,而奥氏体母材不易受到腐蚀.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等离子弧焊设备对工业纯镍N6板材进行填充焊丝等离子焊接工艺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成形良好的焊缝,填丝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为333 MPa,其抗拉强度达到母材强度的97.6%,不填丝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为240 MPa,达到母材强度的70.5%;母材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填丝接头焊缝处呈树枝状结晶且晶粒粗大,热影响区靠近熔池部分的晶粒过热长大,靠近母材部分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填丝接头基体为γ-Ni组织,同时存在γ'(Ni3(Al,Ti)C)强化相,填丝接头拉伸断口表现为韧-脆混合断裂,焊接接头硬度最低值出现在热影响区;与母材相比,不填丝接头焊缝区与热影响区晶粒粗大,其基体组织为单相奥氏体,不填丝接头拉伸断口表现为脆性断裂,硬度最低值出现在接头热影响区。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Mott-Schottky曲线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以308 L为焊丝的304 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腐蚀行为和电化学规律.随Cl-增加,304 L不锈钢焊接接头的三个区域(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在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及电荷转移电阻降低,钝化膜中载流子密度和焊接接头的点蚀坑数量增加.在同浓度的腐蚀溶液中,308 L的焊缝区域耐蚀性最佳,热影响区次之,304 L基体表现出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高的掺杂浓度使得母材的耐蚀性最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Ti60合金板材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焊接接头熔合区中的显微组织由针状α′相、α相和β相组成,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为β相转变组织、针状α′相及部分未溶解的等轴初生α相组成的混合组织.焊接接头硬度呈不均匀分布,焊缝熔合区的硬度最高,热影响区次之,母材区最低.焊接接头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均断裂于母材区,焊接接头处拉伸强度等同于接头处母材区的强度.焊接接头的持久断裂均发生于焊缝区域,接头的持久寿命均100 h.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焊接电流70A、80A、90A对40CrNiMoA钢焊缝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焊缝外观质量较好。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熔池区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导致马氏体组织粗大。焊缝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焊缝的硬度远高于母材的硬度,且波动较大。热影响区的硬度从母材向沿焊缝方向逐渐升高。焊接接头纵向应力在焊缝中心为压应力,向外压应力减小。焊接颜色区边界处纵向应力为拉应力,且该点拉应力最大。焊接接头横向应力在焊缝中心为拉应力,向外逐渐增大,焊接颜色区边界处变横向拉应力达到最大。焊接电流和热输入增大,降低了材料的韧性,组织中铁素体增多及焊接残余应力是诱发脆性断裂的原因。焊接电流80A是40CrNiMoA同质焊条平板对接焊接工艺的最佳的焊接电流。  相似文献   

9.
使用扫描振动探针(SVP)与恒电位仪测量不同焊接电流条件下,等离子焊接的SUS304不锈钢焊缝在0.5 mol草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随焊接电流增加,焊缝变宽,焊接接头样品的宏观腐蚀电流升高,而焊接接头样品焊缝区域的局部腐蚀电流随之下降.表明随着焊接电流增加,焊接接头样品的宏观腐蚀量增加,而焊缝腐蚀深度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激光焊接工艺对冷硬态钢板接头性能的影响。在保证焊缝成形良好的前提下,焊接速度的变化对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焊接接头的反复弯曲性能有所提升,焊接速度较低时,热影响区变宽,接头的反复弯曲性能也会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移动式气压焊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用于钢结构联接的新型焊接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金属材料固有的物理特性,通过热处理使金属再熔合,达到联接的目的。对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适应范围及实用效果等方面作了简要叙述,结合宣钢80t转炉炼钢工程连铸跨和出坯跨吊车轨道安装在该项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搅拌摩擦焊技术在有色金属焊接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泽慧 《有色矿冶》2006,22(6):57-59
搅拌摩擦焊技术发明至今15年以来,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已经成功跨出试验研究阶段。发展成为在有色金属特别是在铝合金结构制造中可以替代熔焊技术的工业化实用的固相连接技术;这项新型的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飞行器、高速舰船快艇、高速轨道列车、汽车等轻型化结构以及各种铝合金型材拼焊结构制造中,已经展示出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它的出现将使铝合金等有色金属的连接技术发生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全截面焊接技术及装置在铝电解槽阴极钢棒焊接中的应用。与传统焊接工艺焊接效果对比,该技术能够实现阴极钢棒的全截面焊接,有效提高焊接阴极钢棒的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降低焊口压降。生产实践表明,相对传统工艺,该工艺能够将工期缩短40h左右,上槽后压降降低15mV左右。  相似文献   

14.
纪马力 《甘肃冶金》2010,32(6):93-95
本文分析了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提出提高"一次焊接成功率"的目标,通过分析,找出了焊缝不稳定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使焊机"焊接成功率"大幅提高,为酸洗和轧机提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地铁侧墙产品(板厚3.5mm)为实验对象,考察在相同搅拌头、焊接速度、下压量的前提下,改变搅拌头的旋转速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焊后试件进行外观、低倍、拉伸、弯曲、硬度检测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旋转速度为1400r/min时,其接头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介绍天津钢管公司直接还原铁厂回转窑焊接工艺过程以及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阐述焊接热态控制系统的原理,重点介绍此系统在窄搭接焊机中的应用,通过热态控制系统可以快速判断焊接质量,从而进步确保焊接质量,减少断带次数.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选取6063铝合金挤压板材,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进行对接工艺验证试验,通过焊接接头宏观形貌观察、X射线形貌观察、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性能分析,了解不同焊接间隙对焊接性能的影响,获得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对母材间隙的要求.结果表明,MIG焊接0.5mm、1.0mm、1.5mm间隙板材焊缝组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Total 72 lapped specimens including six different kinds of CR340 steel structures were prepar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spot welding technology on their fatigue characteristics.Fatigue test and group method were em-ployed and performed on each sample to obtain the fatigue experimental data of each structure under four stress lev-el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ot welding technology had a notable impact on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both the shear and tensile joints.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the structure,the consistency and repeat-ability of experimental data,as well as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under dynamic load environment. The shear spot welding structure demonstrates the best fatigue performance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wide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of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