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中分析了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主要能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急需寻找一种新型替代能源来改善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洁净能源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我国储量丰富,若充分利用可大大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并且可以避免煤炭的燃烧造成大气污染和区域性酸化问题,使生态和环境得到改善,是未来理想的新型战略能源。文章最后提出加强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与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3月21日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先期完成的《青海省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方案研究报告》进行了审查,指出青海省多年冻土区具备较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找矿前景,并建议在青海建立一个陆地勘探开发技术方法试验基地,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起到带动作用。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能源,被誉为"后石油时代"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中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存于青藏高原冻土带,专  相似文献   

3.
世界天然气资源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世界天然气资源勘探现状研究,实现天然气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勘探效果,必将为全球天然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勘探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1992,(2):6-8,5
<正> 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石油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战略物资,不仅直接关系着能源、国防、化工、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且关系着农业及其它工业的发展,它是一种加工价值大,增值能力很强的产品,目前仍是为国家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勘探、开发技术成果和进展,以及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探索新型能源的历程中,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储量丰富、清洁的优质能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简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性质,以及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列举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探索领域的最新成果,最后重点分析了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海北部神狐区域海洋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成功表明这种新型能源的巨大资源潜力,天然气水合物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国家已将水合物开发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自然界中水合物在全球的分布范围及资源量评估情况,接着分析了全球水合物勘探开发进展状态,然后从地震波反演、钻探取芯/测井以及室内实验室测试三个方面概述了野外水合物储层的勘探手段和赋存产状情况,最后根据不同水合物藏分类,阐述了相应的开采评估和技术方案,以及仍然面临的工艺难点和不确定性。借鉴水合物试验开采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水合物海陆并举、加快节奏的建议,可为水合物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研究及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分子和甲烷等气体组成的固态结晶,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潜在新能源。在关注这一潜力巨大的新能源的同时,它在地质、环境方面的重大意义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文中从分子结构、物化性质、储存及开采等不同角度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开发现状,并进一步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前景和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金川  张杰 《中国能源》2001,(11):28-30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低温高压环境下由水分子和气体分子构成的结晶状特殊固体化和物,它主要分布于永久冻土带及浅海大陆架及深海平原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从资源方面考虑,天然气储量巨大,能够满足人类未来清洁能源的需求;②从环境方面考虑,甲烷的释放将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和一系列的海洋地质灾害。因此,在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之前,必须有超前的防范措施,以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气体水合物潜在的天然气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高 《中国能源》2000,(12):30-32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对天然气水合物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40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研究成果,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估算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70s ~ 1980s早期);发展阶段(1980s ~ 2000s早期);理性阶段(2000s ~ 目前)。研究认为: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程度的加深,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量估算值至少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天然气水合物实际样品的获得使得水合物资源量估算方法日趋完善,估算参数更加接近实际地质情况,估算值更加趋于理性,目前反映全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合理范围为(1 ~ 3)× 1015 m3。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金海 《中外能源》2008,13(4):30-34
我国煤层气资源量为30×10^12~35x10^12m^3,居世界第3位。介绍了煤层气储层特点,指出我国煤层气储层多为低压、低渗透、低产能的。煤层气抽排方式中,地面钻孔预抽排最有工业利用价值。分析了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现状,指出我国煤层气地面开发仍处于生产试验阶段。介绍了中联煤层气、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外国公司与国内公司合作开发利用我国煤层气的现状。最后对我国煤层气的商业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冻土区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成果,从稳定条件、气源、气体运移、有利储层这几个方面概述了水合物成藏体系的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地温梯度、海底表层温度、气体组分、孔隙水盐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并控制了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全球已发现的水合物气体来源以生物成因气、生物成因−热成因混合气为主,热成因气体对水合物成藏的贡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烃类气体以扩散、溶解于水和独立气泡的形式在沉积物中发生迁移,断层、底辟、气烟囱构造等为含气流体运移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归纳出六种水合物的产出特征和四种水合物的储层类型。通过对水合物成藏模式的总结对比,认为以地质构造环境差异而进行的成藏模式分类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是清洁、高效、储量巨大的未来最具潜力资源之一,而储层的渗透率是影响水合物资源开采时产气效率的重要参数。目前,国内外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渗透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从数值模拟、储层现场探井、实验研究等方面全面回溯,分析总结了孔隙度、饱和度、应力应变情况等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讨论目前储层渗透率研究存在人工合成水合物沉积物与自然储层存在差异,不同多孔介质形成的水合物沉积物应力敏感性不同,多相渗流研究不够充分,储层渗透率改造研究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世界能源状况及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能源状况以及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国内外车用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应用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车用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栓狮 《中外能源》2007,12(4):9-12
为了使天然气水合物成为我国的后续替代能源,提出了需要认真对待和考虑解决的四个问题:充分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本质;科学评价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开采技术;兼顾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技术的开发。同时还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合物的形成和抑制机理,以及多种预测水合物形成条件的模型;分析了用水合物储存和运输天然气面临的问题,各种水合物促进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对水合物生成速度、储气密度的影响;叙述了开采、利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研究进展和一种将水合物转化成液体燃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进行相关研究,实现对不同压力(温度)条件下水合物临界生成温度(压力)的迅速计算,有必要研究和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预测软件.利用VB语言面向对象可视化的特点,并结合分子热力学模型法,编制纯水中水合物相平衡预测软件;同时利用软件对混合组分气体生成水合物的相平衡进行分析比较.软件界面简洁,操作简单,通过简单的输入输出操作,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计算.结果表明,软件对于混合组分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预测较为准确,其相对误差控制在1%以内,对工程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莹莹 《中国能源》2011,33(7):30-33
该文首先分析了全球石油领域基本与热点问题,对全球油气资源分布、产量分布、石油加工能力等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对2010~2035年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需求进行了分析。依据石油产业发展历程所揭示的事实和规律,从科技进步和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的角度,对全球未来油气资源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海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尚有很大空间。面临石油资源终将走向枯竭,提出早敲响警钟早主动,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