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祭奠中堡岛     
在那几个世纪几十个世纪几百个世纪的岁月里你把那部华夏民族的编年史一页一页地掩埋任江水呜咽任洪流冲刷不息任荒草栖息不知何年一位农人在祖先的荒家上播下了一粒种子在历史里耕耘在历史里收获直至到处都长满希望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几个光屁股娃娃在混浊的江水里滚满泥垢从纤夫的脚痕中发现了一块长满铁锈的弹片以为稀奇几个钻井人过来看了指着说:这回亚历史历史有什么用扔了于是历史又回到历史中沉睡了数十年一阵开山炮响过推土机们一页一页地翻开读了说:五座碑吧于是历史又竖了一块历史祭奠中堡岛@刘鑫$葛洲坝电厂报社!湖北宜昌市,4430…  相似文献   

2.
峡江中有一座宝岛,被一个大金盆托着。——三峡民谣西陵峡中,在老三斗坪镇西北,白岩尖东麓的峡江中间,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岛,原名中包。后叫中堡岛。现在一下子成了全国和全世界注目的地方。每天上岛参观者有时多达数万人,这儿虽没有亭台楼阁寺院庙宇,但比皇宫御苑帝王陵墓还吸引人。因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历史性决议,要在这儿兴建西江石壁了。中外旅游者都希望对中堡岛一睹为快。否则,它也和葛洲坝一样,会因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很快从地面上消失。人们不远千万里来三峡,就是希望把中堡岛印在脑海里,使它美丽迷人的形象,可以反复在脑海的屏幕上映现。当惊世界殊的天下第一坝就将从这里耸起。  相似文献   

3.
弹丸之地中堡岛,如今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雄伟的三峡大坝。考古工作者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在此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数万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中堡岛见证长江文明,中堡岛见证一个大伟大工程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中堡岛,长江三峡西陵峡中的小岛。人们带着渴望,带着梦幻般的神奇踏上来,走过去。我最近有幸与一三峡工程考察团随行,第五次踏上了这个小岛。时令已是深冬,轮船过巴东、秭归,顺江而下,进入西陵峡,经过险礁重重、水流翻滚的青滩后,西陵峡江面豁然开朗,前面出现了一个船形小岛——这就是长江三峡中唯一的岛屿  相似文献   

5.
两千多年前,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站在意大利最南端的西西里岛上大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两千多年过去了,近现代力学早已证实了阿基米德的话有无可辩驳的真理性,只是人们都没能找到一个可托起地球的现实支点。人们把这个能托起地球的支点叫作阿基米德点。  相似文献   

6.
从格拉丹东奔腾而来的长江,横断大巴山脉,鬼斧神工切成夔门雄关,顺势而下,腰斩巫山山脉,造就了惊世杰作:长江三峡。 江至西陵峡,似乎心情平和了,在西起秭归县庙河,东至宜昌县南沱这段江面上,形成了三峡地区最为开阔的庙南宽谷。庙南宽谷谷地开阔,江面宽度在500至1000米之间,著名的中堡岛就位于庙南宽谷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7.
黄河是我國第二大河,虽然在歷史上曾造成了不少的災害;但她却是我國歷史的發源地和文化的搖篮。特別是黄河中游,在一个相当長的時間內,都是我国政治經济和文化的中心。远自石器時代開始,在这廣闊的土地上,就遍布着我们祖先的足跡。远在数千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运用了高度的智慧,付出了極为艰辛的劳动,終于逐步征服了各种困难,謀求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于長時間生產和生活斗爭經驗的積累,不僅把  相似文献   

8.
肯尼亚地处非洲东部沿海,濒临印度洋,滨海地区自南而北主要有蒙巴萨(Mom-basa)、马林迪(Malindi)、拉穆(Lamu)等几个古遗址和港  相似文献   

9.
站在高高的坛子岭上,左顾右盼。眼帘浮现出壮观的施工景象,心海顿起波澜……坛子岭位于长江左岸,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业生授意将它“包装”,现已成为坝区著名的“观景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考察、参观,莫不登临此地。坛子岭矗立在坝轴线左侧。背后是巍峨群山,前面是滚滚长江,整个坝区东、南、西三面的施工场面可尽收眼底.坛子岭堪称“三棱镜”。循坝轴线远眺,南岸山腰“建设__。峡,件发L汁”,叶鲜红的大市横标,燃点着圆梦者的希冀:1994年12月14日上午,李鹏总理宣布三峡11程上或开E的声音犹在耳畔回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遗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大大推动了考古工作。"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评审会上,提出工程申遗、科学技术申遗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地关注。结合水利遗产调查工作,介绍了工程考古的经验,用例证说明了工程考古的重要性,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峡大坝施工区位于长江三峡东段西陵峡庙南宽谷的中段,是三峡地区(宜昌南津关──奉节白帝城)中地理环境最好、地势最开阔平坦、人口最集中的地段,也是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地段。三峡工程──现代文明的卓越代表,将诞生在这一片古代文明的沃土之上。三峡坝区的考古工作和研究与整个三峡地区的考古工作一样,随着三峡工程的进展而进展。五十年代末,为配合当年的三峡工程勘探任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西陵峡进行了两次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长委会文物考古队组织湖北四川两省文物部门,对整个三峡地…  相似文献   

12.
13.
长江三峡大坝施工区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彤  翁家清 《人民长江》1999,30(11):0-0
长江三峡大坝施工区位于长江三峡东段西陵峡庙南宽谷的中段,是长江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地段.据初步统计,1958~1994年,若干文物部门在三峡坝区18km2的范围内,共发现古文化遗址和采集点23处,并发掘其中的17处,发掘面积共约7 000m2.在17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向人们展现了距今8 000年以来长江三峡历史文化区形成和发展的大致轮廓,初步揭示了长江三峡历史文化区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楠木园遗址地处巫峡东段长江南岸的二级台地上,隶属巴东县官渡口镇楠木园村,东距巴东县城约十公里。这里南北两面均为高山,北面是壁立的悬崖;南坡稍缓,地势大致呈面江的簸箕形,簸箕的底部坡度相对平缓。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岬角伸入长江,远处有高山阻挡,长江在此蜿蜒而去,形成一个相当封闭的地理空间。  相似文献   

15.
16.
林春 《人民长江》1999,30(11):41-43
长江三峡大坝施工区位于长江三峡东段西陵陕库南宽谷的中段,是长江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地段。据初步统计,1958 ̄1994年,若干文物部门在三峡坝区18km^2的范围内,共发现古文化遗址和采集点23处,并发掘其中的17处,发掘面积共约7000m^2。在17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向人们展现了距今8000年以一长江三峡历史文化区形成了和发展的大致轮廓,初步提示了长江三峡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三峡地区众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在三峡地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长江三峡地区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是我国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罕见的一条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18.
几番风雨,几度霜露,三峡又悄然进入深秋季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是诗翁杜甫于公元766年漂泊夔州时所写的《秋兴八首》起首的两句诗。忧国忧民的杜甫面对峡中秋气萧飒而触景伤情,留下千古凄凉的绝唱。然而,“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现代三峡的秋天是壮丽的:两岸岩枫似火,一片片桔绿橙黄,村村寨寨的炊烟里,飘来一缕缕醉人的生活芳香。  相似文献   

19.
正水利史专家提出良渚水利工程的发现可以证明大洪水时代的真实存在,良渚古城水利工程体系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体系。经过近10年考古发掘,2016年3月,媒体向公众发布了良渚王城及其分布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史前大规模水利系统的消息。承担  相似文献   

20.
长江河道比较稳定,几千年来大体上走着一条变化不大的老路。这在长江文物考古中已有相当充分的论证。为了了解长江河道的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几年前曾在城陵矶至九江段长江两岸10~1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过一次广泛的文物考古,在江边、一级台地和低丘上发现了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