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智能电网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安全并网提供了可能。基于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特征,分析研究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主要运行机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直流电网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中国已将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至重要地位,并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特点,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集中并网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提出通过建设广域覆盖的直流电网以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集中并网的有功波动问题。建设全国性的直流骨干输电网,不仅可更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也将积极推动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交流系统相比,直流电网在未来城市配电、微网等领域也有较大的优势。根据中国国情,对直流电网在中国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中国直流电网主干结构设想图,指出了直流电网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国直流电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电开发与绿色电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电力的大开发,既有丰富的常规水炎电的优势,又有可再生绿色能源的优势。这些绿色能源不但为扶贫的先驱,也将形成绿色电网,以分散发电的方式支持大电网的发展。文中从小水电、风力、太阳能及绿色电网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用于解决电网复杂问题的当前最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技术,总结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联接到电网中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文中还较详细地讨论了近年来发生在欧美电网中的大停电事故。最后扼要介绍了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的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技术,特别是用于增强含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网及老化电网的安全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直流电网技术是解决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的有效技术方法之一。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传统交流电网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参考国内外直流电网技术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直流电网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利用直流电网网架结构在我国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结合中国能源和负荷的实际地理分布深入探讨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未来发展模式,并指出了直流电网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直流供电系统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灵活、可靠、经济的供电电方式。电压源型高压多端直流输电是进行高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有效形式,不仅可以连接多个交流电网,实现多个交流电网的相互支援,也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心与电网间的最佳连接方式,因此将成为未来直流输电的基本形态。同时,直流供电系统在轨道交通、冶金、舰船等中低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接入系统以及城市交直流配网系统的发展,直流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直流断路器是直  相似文献   

7.
张锋 《浙江电力》2010,29(3):9-11,50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其规模的扩大也给电网调度运行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在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归纳了其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目标中提出加强新能源电站配套电网建设,使之成为接纳新能源的"高速公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备受关注。介绍一例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微网化"系统运行状态,探讨微网技术在弥补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降低其对电网的影响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浙江电力》2012,(4):85-86
日本可再生能源基金会EnergyFoundation,JREF)于近(JapanRenewable日提出建设“亚洲超级电网(super-grid)”计划。该电网将成为连接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蒙古的跨国电网。采用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蒙古境内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至中国、日本、韩国等电力需求大国。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大理电网现状,介绍了针对网内正在迅猛发展的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探讨可再生能源与电网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推动世界各国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但我国西部电网无法有效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为此提出以直流输电网为骨架的新一代西部电网构想。通过梳理世界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电网研究和工程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西部可再生能源与现有电网之间的矛盾,并阐述在不同输电需求下未来我国西部电网可能出现的模式,讨论推动电网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总结得出未来我国西部电网可能是以直流电网为主干,具有清洁化、电力电子化、智能化和市场化特征的新一代电网。  相似文献   

12.
吴康  任丽霜  李大伟 《电工技术》2023,(13):115-119
柔性直流输电能灵活地适应新能源的发展和现代电网体系多样化的需求,是未来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趋势。为此,对柔性直流输电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首先,对国内外典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进行了概述,同时介绍了工程中电力电子器件、柔直换流阀、高压直流断路器、桥臂电抗器、直流电缆核心器件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大电网异步互联、城市电网改造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未来的能源框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到2020年,在欧盟总的能源消耗量中,预期2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并且能效将提高20%。智能电网将是未来电力系统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基石。文中介绍了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开发现状和规划以及能源政策,并讨论了欧盟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方面的研发进展。丹麦是欧盟国家中可再生能源使用和相关关键技术研发的领跑者,文中重点以其为例进行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配电网需要从被动式的网络向主动式的网络转变,这种网络利于分布式发电的参与,能更有效地连接发电侧和用户侧,使得双方都能实时地参与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而微电网这种新型的网络结构恰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开发和延伸微电网的概念能够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网络过渡。微电网先进的控制系统和灵活的运行方式恰好满足了智能电网的要求,并且整合了高比重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压力日益增长,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不远的将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间隙性、波动性等特点,且发电机组特性与传统能源有很大差异,从而对以交流模式为基础的电网带来巨大挑战。研究分析表明,发展直流电网将是重要的解决方案和趋势。为此,超导直流输电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直流电网的一种有前景的输电方式。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超导直流输电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近期有关发展计划,并讨论了超导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技术挑战,同时探讨了未来发展超导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电网建设日益困难以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电网智能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为弥补传统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新的途径。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特点与经济性,并对国外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结合国内能源及电网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分布式电源接入、孤立地区或小规模送电以及城市电网供电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直流供电系统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灵活、可靠、经济的供电方式。电压源型高压多端直流输电是进行高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有效形式,不仅可以连接多个交流电网,实现多个交流电网的相互支援,也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心与电网间的最佳连接方式,因此将成为未来直流输电的基本形态。同时,直流供电系统在轨道交通、冶金、舰船等中低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尤其是  相似文献   

18.
正直流供电系统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灵活、可靠、经济的供电方式。电压源型高压多端直流输电是进行高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有效形式,不仅可以连接多个交流电网,实现多个交流电网的相互支援,也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心与电网间的最佳连接方式,因此将成为未来直流输电的基本形态。同时,直流供电系统在轨道交通、冶金、舰船等中低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尤其是  相似文献   

19.
未来电网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由于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人类逐渐认识到必须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系统.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发电,且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其发电方式与化石能源资源及发电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将对电力生产、输配和消费模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对未来电网的探索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  相似文献   

20.
为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技术竞争,平衡当地用电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提出一种以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为目标的智能电网规划方法。首先,建立智能电网规划中的综合电力能源利用效果模型;其次,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从能源实时监测、能源信息管理、能效分析、能源预测、能源平衡、能源调度、需求侧服务等多方面对能源互联网进行协调优化控制;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某市A新区智能电网规划中,由此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所提方法可以为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决策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