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
基于Petri网的协议并行化处理模型的描述和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个OSI/RM运输层协议并行处理模型,以适应协议的高效处理,根据模型特点,使用Petri网作为形式化描述工具,对该模型进行描述,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Petri网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过程的描述、分析和验证。文章使用有色Petri网对文献[1]中提到的一种密码协议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并验证该协议的安全缺陷。 相似文献
4.
顾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11):26-27,114
本文提出了用BNF描述用例图的语法结构,分析了已有Petri技术对描述用例的局限性,给出了扩充的基于约束模块化Petri网的定义,并用一个实例说明了这些描述和定义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动态描述逻辑动作理论在描述和分析多个动作间关系(尤其并发关系)时能力的不足, 提出对多个动态描述逻辑动作间关系描述和分析的 Petri 网方法. 首先讨论了动态描述逻辑动作的等价 Petri 网描述, 进一步通过对动作描述的推理和各个动作的 Petri 网共享合成操作, 得到多个动态描述逻辑动作的 Petri 网系统. 在此基础上, 应用 Petri 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如可达图分析方法, 研究了多个动态描述逻辑动作间关系的分析与判定方法, 对动态描述逻辑动作理论的描述和分析能力进行了必要的扩充. 相似文献
6.
8.
基于混杂系统Petri网模型的化工生产开车过程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递阶模型的混合动态系统描述方法,针对化工生产开车过程,建立了由协调层和监控层组成的递阶模型结构,根据各层的动态特性,分别采用了赋时Petri网和混合Petri网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并以合成革生产DMF溶剂回收开车过程为例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案例推理系统的Petri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案例推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案例存储空间进行推演,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案例推理系统的Petri网模型,而且使用网论中的线性技术来解决基于案例的推演。 相似文献
10.
根据着色Petri网的建模的方法和工具CPNT001.对TCP协议的连接建立模块建立了着色Petri网模型。得到了可达树,通过可达树的方法对协议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ARM Cortex-M3核的SoC架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基于ARM Cortex-M3核的SoC设计方法及不同架构对芯片整体性能的影响.首先从Cortex-M3的结构特点尤其是总线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基于该核的SoC架构设计的要点.然后通过EEMBC的CoreMark程序,对实际流片的一款Cortex - M3核芯片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STM32F103 MCU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实例说明了不同芯片架构对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影响SoC芯片性能的因素,包括芯片架构、存储器速度、工艺、主频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深亚微米工艺使SoC芯片集成越来越复杂的功能,测试开发的难度也不断提高。由各种电路结构以及设计风格组成的异构系统使测试复杂度大大提高,增加了测试时间以及测试成本。描述了一款通讯基带SoC芯片的DFT实现,这款混合信号基带芯片包含模拟和数字子系统,IP核以及片上嵌入式存储器,为了满足测试需求,通过片上测试控制单元,控制SoC各种测试模式,支持传统的扫描测试以及专门针对深亚微米工艺的,操作在不同时钟频率和时钟域的基于扫描的延迟测试模式,可配置的片上存储器的BIST操作以及其它一些特定测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冉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7):98-100,116
在“双向有线DTV信道传输SoC芯片”中,采用了AMBA总线作为片上总线,为了与外部设备进行串行通讯,必须设计采用AMBA总线接口的UART。介绍了UART的功能结构与实现方法。采用Top—Down的设计方法进行模块化设计,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描述.最终用FPGA验证通过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7.
SoC功能验证的特点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传统集成电路(ASIC)验证方法的特点以及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系统级芯片(SoC)验证时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说明了模块级验证是提高SoC验证效率的基础;而基于随机测试激励的验证方法能够提升SoC的功能验证的覆盖率。另外,还介绍了用于SoC功能验证的关键方法,包括断言和RTL形式验证,Farm,随机化测试激励和功能覆盖等。 相似文献
18.
19.
提出了一种集成“龙芯1号”RISC CPU以及其它12种IP核的SoC的体系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将该SoC与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同类SoC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对比,该SoC的设计目标定位在低成本、低功耗、高稳定性与安全性的32位嵌入式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