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油气田的深入开发,其开发难度不断加大,正确认识气藏的产能投入产出规律,在气藏资源的新增投资和新增产量之间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关联关系,已成为油气开发企业面临的课题之一。为此,对大庆油田2013—2018年天然气单井投资、产量和效益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天然气产能投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不同类型产能建设项目产量、井数、投资、效益确定和评价的新方法,进而给出评价模型。按照国内勘探与生产加快发展规划方案中2020年的产量目标,推算新建井数和所需投资并进行效益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可为后续产能建设和生产组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能建设阶段百万吨产能投资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百万吨产能投资是目前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审查各分公司开发产能建设投资项目时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产能建设投资的影响因素及年产能公式,建立产能建设阶段的单井平均初始产量和百万吨产能投资的计算模 型,并根据产能建设试采阶段的实际数据及计算模型得到建百万吨产能所需实际投资,并与油气田预投资金额相比较,对计算结果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为油气田开发产能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气田开发单井经济产能界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单井产能的高低是影响油气田开发效益的主要因素,影响油气田单井产能的因素有:油藏构造及复杂程度、油藏储量丰度、油层性质(孔隙、渗透率、含有饱和度等)等。通过对油气田开发单井总投入与总产出的分析,建立了单井经济产能界限的模型,并结合油气田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参数,进行单井开发经济产能界限的计算和敏感性分析。为油气田加强单井管理、搞好目标成本分析,提供了数量化的、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地面工程是实现上游业务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发展,保证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的重要环节。本文全面分析了近些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工程提质增效工作取得的成果,结合企业保产量、控成本的目标,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新形势下老油气田地面生产系统提质增效的潜力和措施,提出了未来着力做好系统优化运行、产品增值、精益生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强化开源意识,突出效益生产,推动油气田地面建设与管理持续上台阶。  相似文献   

5.
复杂气田开发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安全风险高等特征。受物价上升等因素影响,天然气开发成本逐年增加,而天然气单井产量变化不大,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是复杂气田能否高效开发的关键。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天然气开发项目为例,针对复杂气田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重视项目前期决策,强化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投资计划,提高计划的严肃性;加强项目运行阶段物资采购、现场签证和投资跟踪预警管理,强化全过程造价控制;开展工程项目后评价分析,提高管理水平,是控制复杂气田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优质储量逐渐减少,在低油价和低品位储量的双重压力下,产能建设规模逐渐减小。如何发挥经济评价的推动作用,需要研究创新产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综合应用盈亏平衡原理、现金流量模型和规划优化理论,对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模型化、标准化,建立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模式。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增加产能建设437.7×104t;实现原油产量有序接替,增加原油产量572.7×104t;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油田效益,增加油田有效投资286.7亿元,实现利润24.8亿元。  相似文献   

7.
效益建产是投资、产量、成本、效益最佳匹配的具体体现。面对上产目标与效益目标、新井数量与投资效益、方式转换与增量效益评价的三大挑战,效益建产成为油气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托现行开发管理体系,融入投入产出指标,把开发单元的技术经济指标转化为产能建设的控制目标,既精打细算以效定投,又统筹优化整体提效,通过思想、资源、技术、政策机制方面的保障,实现新区达标建产、老区效益生产,是效益建产的基本模式。通过3个油田在前期论证、投资管控、跟踪评价方面的案例剖析,解析了效益建产在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对油气田企业质量效益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低油价,原油开采企业实施从新井产能建设、生产开发、方式转换直至退出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增效管理,以单井效益评价为支撑,以降低生产成本为手段,实现提高开发效益的目的。在新井产能建设阶段,建立投资优化模型,优化投资结构,保证新井设计与实施效益起步;在生产开发阶段,创建"三线四区"增产措施风险预评价模板,从源头控制,避免无效措施投入,实现高成本井预控管理;在开发方式转换阶段,优化方案设计,精细生产管理,保证重大项目效益运行。通过实施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管理,推动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上市后产能建设的投资效果,从分公司、油气矿、重点产层等多个层次对分公司上市3年间的产能建设进行了效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板块结算价并考虑分公司管理费分摊的条件下,分公司的产能建设整体效益较好,经济评价指标超过股份公司的基准要求,5大气矿中以重庆气矿及川西北气矿的开发效益较好,重点产层中石炭系、川西北须家河的开发效益较好。总的说来,上市3年的产能建设使分公司的整体价值得到了提升,分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0.
滩海油田投资高、风险大,因此产能建设投资界限研究十分必要.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滩海油田开发产能建设投资界限进行研究,建立了滩海油田开发产能建设投资界限模型,并确定了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设计一定的原油生产能力时的投资界限.以辽河滩海海上某油田为例,确定了该油田开发产能建设投资界限.结果表明,滩海油田产能建设投资界限与原油价格成正比例关系,与单位经营成本成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