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发展权和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的理念。饭店作为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场所,发展低碳经济是饭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主要分析了饭店走低碳经济之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绿色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和计算是建立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而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换算系数是审计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关键.文章介绍了碳排放系数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获取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换算系数的统计计算、实验测定、换算、收集资料的4种主要途径;分析了采取不同途径所得的几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总结了换算过程中所需部分温室气体的全球暖化潜能等数值;提出了选取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系数的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1988年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迄今为止全球权威的气候变化评估机构。1990年以来,IPCC的四次评估报告,都越来越将人类在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同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连接一处,并因此引发应对此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众多措施。2006年一,受英国政府委托,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领导编写的《斯特恩报告》中指出全球2℃的升温上限,呼吁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并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之金和40年后气温上升之诱因使“低碳经济”概念就此展开全球之旅。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经济革命,是构建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剖析了甘肃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十个方面对甘肃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需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应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本文从建设低碳农村、低碳城市的角度,综述了城市和农村中存在的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的低碳技术措施。通过低碳技术和措施的实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营造出一个绿色的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低碳经济是在全球CO2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定量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带来的经济社会损失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国外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研究的大多侧重于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减排成本估算以及减排政策、路径的选择。近20多  相似文献   

7.
随着温室气体减排成为世界性的紧迫课题,低碳经济浪潮在全球逐步兴起。为适应这一国际趋势,达华工程管理集团以房维中主任、史大桢部长为首的高级顾问团,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  相似文献   

8.
论纺织产业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减轻和消除人类生存环境由于温室气体增多遭受危害的有效途径。纺织产业应深刻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落实具体对应措施,进一步完善"绿色纺织"的运作和发展模式,最终确保国家"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方针及"减碳"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形式,从而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农业石油化发展,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节能减排不仅指减少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而是减少所有破坏环境的农业源废气废物排放,发展低碳农业既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有效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发展低碳农业的重点是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温室气体的合理利用。农业温室气体主要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过程及其废弃物,具体指剩余物不合理利用以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云南省农业生产中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同时并存且形势渐趋严峻,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节约能源,另一方面是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无论是解决节约能源还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都需要技术支撑。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石以及在可再生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勘探开发、二氰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要实现这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鄙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据麦肯锡研究报告表明,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规模空前,有19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尽管呈现出各种利益与图谋的角逐,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它不失各国对这一冀求人类命运与希望内容的关注。为应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立足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所有国家都表现出要采取行动的意愿。  相似文献   

13.
温室气体排放升高对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影响,其浓度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及与局地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关系是影响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制定的关键因素.海南岛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区,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也面临着目标考核的压力与责任.本研究使用GHGSat的CH4浓度产品、气温、降雨、GDP和人口数据集,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MK)检验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2020—2021年海南岛CH4浓度变化趋势及规律.结果表明:1)时空尺度上,2020—2021年海南岛CH4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CH4浓度均值为1 848.40×10-9 mol/mol, 8—11月的CH4浓度低于均值,其余月份均值皆高于均值;海南岛46.42%的区域CH4浓度呈显著减小趋势,主要集中在海南岛的西部及东部地区.2)CH4浓度时空分布的异质性规律方面,GWR模拟结果显示,海南岛CH4浓度与...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世界环境恶化与气候变化问题凸显,促使了低碳经济概念的产生与推行。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和工业部门低碳化实施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量计算方式和低碳评估指标,提出了工业低碳化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支柱.该体系试验阶段(2005-2007年)的运行为欧盟履行<京都议定书>,运用总量交易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寻求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我国应借鉴欧盟制定排放交易体系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经验,转变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治理思路,加强市场机制在配置环境资源中的作用,并规划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交易权框架.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全球变暖是特别令人关注的气候变化,其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尺度和多层次的。《京都议定书》的签约与生效,是第一个国际性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法规,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迈出了自救的第一步,意义深远。但总体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实现仍任重道远。当前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拒不承担同其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相符的义务,使国际社会减排温室气体努力的艰难性加大;抑制全球变暖,须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承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才能实现筑起地球生命的防线。  相似文献   

18.
甲烷(CH4)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为了了解中国CH4浓度的分布情况,根据GOSAT卫星反演的CH4数据对中国大气CH4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H4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秋季的CH4浓度为1834.61×10-9,比秋季(1864.25×10-9)高,夏冬季节CH4浓度变化更剧烈;在空间上遵循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趋势,华南和华中地区的值尤其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气候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呼吁向低碳经济转型,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地方政府需要综合运用多项行政手段,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调节和约束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以湖南省地方政府为例,通过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就税收政策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效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迅速增加,温室效应对公众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为了解公众对温室气体灾害风险的感知状况,促进社会生活向低碳方式转变,笔者以苏州市公众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测量范式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公众对温室气体灾害与其他7种灾害的风险感知水平,并分析影响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8种灾害风险中,温室气体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最高,而熟悉程度、后果危害程度、发生灾害可控程度和风险总评均较低;女性、教师、研究人员、学生以及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温室气体灾害的风险感知水平较高;公众的风险总评受到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和后果危害程度两个风险因子的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加大对温室气体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特征的人群建立可靠的沟通渠道,提高信息公开及时度,建立完善的灾害风险预警机制,将公众的风险感知水平控制在理性范围内,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