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创业板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功不可没。由于创业板缩短了企业从创业到上市的时间,从而使那些在银行系统下难以获得融资的企业可以更早地走上资本市场道路。然而创业板是一个高风险的证券市场,其风险要远远大于主板市场。面对如此高的风险,要使创业板健康运行,会计信息披露是关键,这有助于化解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的风险。①本文从创业板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会计信息的披露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有关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创业板市场设立目的在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创业板证券市场上市条件相对宽松,上市公司质量更难以保证,而且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创业板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易产生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问题,市场风险大于传统证券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风险也不容小觑。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明确提出监管必须以信息披露为本,这就决定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创业板运行机制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现实条件基础上,提出了从企业内外部监管和法律法规等角度来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市场作为我国新兴的证券交易所市场,由于其高增长特征而在股市中表现良好。然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量大股东减持套现现象频繁发生,使得整个证券市场不稳定。同时大股东减持造成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直接影响着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大股东依法减持对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公开数据研究创业板大股东减持的动因及影响。最后,从如何防范大股东违法减持的角度对监管者、普通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提出建议,以求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维持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卿君 《商品与质量》2012,(Z4):256-257
创业板市场从设立之初就代表着高风险和高利益的共存。与主板相比,其门槛之低使创业板本身具有了极大的风险,在这些企业因快速成长而为股东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为风险投资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那么创业板究竟是成长型企业的发展阶梯还是陷阱,到底应如何加强创业板的监管。本文以保荐人制度作为研究,通过阐述保荐人制度对创业板风险的控制,分析我国现在保荐人制度的缺陷,并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文章以创业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为例,在对国内 外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收集2012年—2017年我国创业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经过研 究后发现,中国创业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总体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融资约束是中国创业板电子信息 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效率正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债务融资约束与创业板电 子信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即债务约束对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股权融资约束对技术创 新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酝酿多年的创业板即将在我国上市。对于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潜力却缺乏资金的民营科技企业来说,创业板的推出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极好机遇。从创业板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谈起,分析了上市企业的条件和类型,提出了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及民营科技企业如何抢抓机遇、做好上市准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文章以创业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为例,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收集2012年—2017年我国创业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经过研究后发现,中国创业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总体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融资约束是中国创业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效率正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债务融资约束与创业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即债务约束对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股权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下半年起,我们开始酝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创业板,旨在为高新技术提供一条上市条件相对宽松的直接融资渠道。如何认识创业板市场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怎样看待创业板市场的设立给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机遇?投资进如何拟定新的投资策略?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予以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主体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所以治理其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和创业板市场的良性运作。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将会给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但从长远发展看,应科学界定独立董事职责,制定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实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来保证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板是作为分步实施创业板的概念提出来的 ,但是中小企业板却并非创业板。目前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除了盘子小于等于 30 0 0万 ,其他标准与主板完全没有区别 ,这类股票相比真正的创业板股票风险更小 ,其成长性也不会像真正创业板的股票那样高 ,因此 ,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要小得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可以让高科技企业等风险高的创业企业上创业板市场 ,以吸引风险投资 ;让风险低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中小企业板市场。因此 ,中小企业板不是创业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市场是为中小高科技企业进行融资的场所,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创业板市场在为投资者创造投资机会的同时,其高风险也是不言而哈的。减少投资风险,规范市场运作,建立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控制体系是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并提出创业权市场投资风险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减少投资风险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30日,作为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成长中小企业朝思暮想的创业板市场平稳推出。经历了一年多来的风风雨雨,如今的创业板市场已经有100多家企业上市,这些企业上市之后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创业板已经成为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成长的资本平台。作为中国股市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试验田,创业板是一个风险和暴利共生的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了无数创业板公司在股市上一骑绝尘,也看到一些创业板公司一上市便折戟沉沙,对于创业板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也成为考量投资者智慧和眼光的考场。面对一个新生事物,创业板无疑  相似文献   

13.
创业板可以为创投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我国创业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行与上市条件较高、投资者定位错误和交易制度错位。我国应当执行宽松的创业板发行与上市条件,定位投资者于合格的机构,并引进证券商报价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可能面临的IPO审核方面的问题,以及企业在IPO后业绩的表现。创业板市场是为具有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设立的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其上市标准低于主板市场,审核发行上市时不注重当前的公司业绩,这样的"低门槛"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企业在成功IPO后的业绩表现如何成为应该关注的重点,即IPO的后市表现。  相似文献   

15.
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IPO获得了巨额超募资金.这些超募资金的运用严重背离了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初衷,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这些负面效应,化解超募现象,必须加强投资者教育,改善市场环境,加快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股票市场动荡发展,而创业板市场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纳斯达克"的序幕,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直接的融资渠道。采用2010年6月1日到2016年5月10的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样本,通过LS模型、ARCH模型、GARCH模型等实证方法研究创业板市场一星期内的收益率的变化或差异,即创业板市场的星期效应。星期效应是日历效应的一种,通常是指在金融市场中与一星期的某个交易日相关的非正常收益、非正常波动及其他非正常现象。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存在显著的周三效应。基于此,提出了两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SST华塑:先求生存再谈利益主持人:从今年5月1日开始,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将正式的实施,而就在此之前,4月29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推出了主板及中小板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张景东:随着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推出,实际上对主板和中小板的众多公司都是一个威慑,因为我们看到在这次退市条件里面,有一些更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创业板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小企业板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通过对构建创业板市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及对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成功经验的借鉴,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应该定位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采用独立的市场运行模式,建立科学的交易机制和严格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9.
考察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不足行为的影响,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投资非效率行为,且总体表现为投资不足,但有私募股权投资介入的企业投资不足现象较不严重.私募股权投资数量越多、持股时间越长、持股比例越高,其缓解企业投资不足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一、首份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亏损成导火索4月19日,当升科技发布"2011年度业绩快报修正公告",该公司去年亏损72.8万元,而根据已披露2011年报和2011年业绩快报的创业板公司中,当升科技成为创业板首家年报业绩亏损的公司。除了当升科技以外,创业板上市公司康芝药业的业绩下滑飞快,宝德股份业绩变脸。由此看来,业绩下滑、财务状况恶化,并非只是创业板的个别现象。公开数据显示,自创业板开板以来,2009年、2010年都没有出现业绩亏损的公司。而截至4月19日,有25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35家公司公布了2012年一季报。根据深交所已公布的2011年报、预报和2102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已有多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明显恶化,隐现退市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