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7,(2):381-384
以核磁共振法为基础,综述了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指纹法、核磁共振-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以及核磁共振与其他联用技术的方法,介绍了多种鉴定中药材质量的NMR方法,阐述了中药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中基于核磁共振在石油测井中的应用,分析了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的应用、核磁共振测井流体识别的应用以及核磁共振测井束缚水和渗透率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技术在煤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不同核磁共振方法和技术在煤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论及液体核磁共振的常规氢谱、碳谱、多脉冲技术和二维谱,以及固体核磁共振谱和核磁共振成象技术。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了核磁共振的原理以及核磁共振设备的组成,简要介绍了核磁共振的应用范围和一些应用实便,简单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核磁共振流体的驰豫机制,描述了流体的核磁共振的性质,介绍了一维核磁共振识别气藏的两种方法,给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识别气层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例介绍了核磁共振波谱在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核磁共振谱图进行解析。探索核磁共振实验的教学改革,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提高了核磁共振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肖建敏  李辉  党媛  胥明琳 《硅酸盐通报》2017,36(12):4072-4077
29 Si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研究水泥基材料定量分析的有效工具之一,在水泥化学领域应用广泛.从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入手,突出了29 Si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化学中的优势,并结合29 Si固体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技术和数据,从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分、硅酸盐水泥水化过程量化表征及硅灰掺入的其他水泥基材料的定量分析等方面综述了29 Si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总结了29 Si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领域定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祁慧雪 《广东化工》2012,39(6):121-121,49
文章首先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定量分析原理,然后从内标法、外标法、相对含量法三个方面简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化学物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并且对核磁共振技术在定量分析上的优势做了分析,最后,对其应用前景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浅谈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劲松 《广州化工》1996,24(3):38-41
本文简单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历史,核磁共振得到的主要参数,以及核磁共振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应用,着重阐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五个同学科的具体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将成为化学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乙酸乙烯酯(VA)含量,通过对EVA高温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的测试分析,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EVA中VA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于操作。利用核磁共振碳谱法计算了EVA的二单元和三单元序列结构含量,结果表明:EVA中VA单体和乙烯单体在聚合过程中自由基的自增长和交叉增长的概率大致相同,该体系是典型的理想共聚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15 N标记的亚硝酸钠和叠氮化钠为原料,低温下合成出15 N标记的对甲氧基苯基五唑(p-MOPP)和对叔丁基苯基五唑(p-tBPP)。利用低温1 H NMR、13 C NMR和15 N NMR等一维核磁技术及gHSQC和gHMBC等二维核磁技术进行了p-tBPP的1 H、13 C、15 N NMR谱化学位移全归属。通过变温1 H NMR和15 N NMR研究了五唑化合物的稳定性,推测了其分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核磁共振(NMR)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具体实例,分别对用于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及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团族结构剖析等领域的^13C-NMR、^13C-及反离子^23Na^ -弛豫、顺磁共振驰豫(PR-NMR)、二维核子Overhauser增强核磁共振(2D-NOESY-NMR)等手段作了详尽的概述,在^13C-NMR研究中发现PVP-C12BE体系台PVP骨架上α-CH、β-CH2和吡咯环上与N相连的亚甲基吸附在C^12BE胶束表面的碳氢链部位,其相互作用驱动力为疏水力。^13CNMR、^23Na^ -NMR研究表明在PEG-SDS团族结构中大部分PEG链节环绕在SDS胶束周围,少部分PEG链节吸附在烃/水界面上;2D-NOESY-NMR研究结果表明,有少部分PEG链节渗入到SDS胶束内部;PR-NMR结果显示少部分PEG链节存在于SDS胶束双电层内,PEG-SDS团族的化学计量组成为PEG/SDS=1.9。^13C-NMR研究表明PVP-AS团族为项链状结构,PVP-AS团族为项链状结构,PVP-SDS团族为膨胀笼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刘建平 《云南化工》2002,29(4):9-11
报道 1 碘 3 ,13 二乙酰基 9 烯 16 酮 19,2 内酯赤霉酸甲酯的合成。碘内酯化中间体 (3 )、臭氧化产物 (4 )的结构均由1 HNMR ,1 3CNMR波谱证实 ;目标产物 (5 )的结构由1 HNMR ,1 3CNMR ,质谱 (MS)及高分辨质谱 (HRMS)证实。  相似文献   

14.
为精确表征六烯丙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AIW)的化学结构,在氘代氯仿(CDCl3)及氘代丙酮(acetone-d6)中研究了HAIW的核磁谱图特征。采用一维及二维1 H、13 C、15 N NMR技术对HAIW的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利用核磁模拟软件NMR-SIM对氢谱图进行计算机拟合。结果表明,HAIW在丙酮溶液中的1 H NMR的分辨率较好,谱图中存在两类异伍兹烷信号(环内与桥头)及两类烯丙基碳氢信号,其中五元环所连4个烯丙基不能自由旋转导致亚甲基氢不对称出现2组峰,而六元环所连2个烯丙基则能自由旋转使得该亚甲基氢对称重合;两类烯丙基存在的多种偶合使得氢谱谱线较为复杂;由拟合氢谱化学位移及偶合常数获得的1 H NMR谱图与实际图谱完全一致。表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与核磁模拟技术相结合,可用于对复杂谱的精确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无水K2CO3催化作用下,用一锅煮法合成了聚二(p-乙氧羰苯氧基)磷腈,产率70%,用IR3、1PNMR、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蒸汽压分子量测定法测定了数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cross and direct polarization NMR in solid state was employed to study crosslinked polyester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direct-polarization solid state NMR spectra provide an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residual styrene. In cross-polarization solid state NMR experiment styrene is discriminated against due to its high mobility at ambient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7.
A simple, inexpensive, and highly efficient NMR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 for volatile chemicals has been devised using a micropreparative GC system.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of a volatile chemical using this technique was >80% with sample sizes of 0.05 to 0.5 microg. The purity of the acquired NMR samples was sufficient for high sensitive NMR analyses including two dimensional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8.
简述核磁共振技术(NMR)的发展史、基本原理.分别介绍了近年来NMR技术在含磷、含氟农药残留分析、农药杂质及其残留毒性、农药代谢物及其残留毒性、农药降解历程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butyl acrylate (BA)/ methyl methacrylate (MMA)/α‐methyl styrene terpolymers was carried out by NMR spectroscopy methods. 1H‐NMR was used primarily for this analysis, but because the method did not provide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for the BA and MMA fractions, the terpolymer composition analysis was open to higher than normal levels of uncertainty. Supplementary analyses were made with quantitative 13C‐NMR methods to confirm the results from 1H‐NMR (quantitative 13C‐NMR was used to provide corroboration of selected composition analyses). To confirm spectral assignments in the 1H‐ and 13C‐NMR spectra, heteronuclear multiple quantum coherence and J Modulated Spin Echo (JMOD) pulse sequences were used.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3: 2093–2098, 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