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棱镜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强度调制的光纤传感新方法。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了棱镜的介电常数和介质的折射率对SPR传感器共振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光强调制型SPR测量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与已有的光强度调制型棱镜SPR传感方法相比具有测量方便和可长距离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大舟 《光机电信息》1997,14(7):25-28
微电子学线路、微系统工程以及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一系列测量任务,均要求纳米级的高精度定位装置。然而,每一种测量装置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及适当的测量技术方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只有注意以下几点,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1.干涉测量的位置确定一个测量台沿理想轴的直线运动,可以通过干涉仪测量系统有效进行监控。这  相似文献   

3.
纳米精度双频激光干涉仪非线性误差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戴高良  晃志霞  殷纯永  徐毅  许捷 《中国激光》1999,26(11):987-992
介绍了确定纳米精度双频激光干涉仪非线性误差的两种方法:纳米比对方法和幅值估算方法,前者通过将双频激光干涉仪和计量院纳米精度F-P干涉仪进行纳米比对确定非线性误差,具有测量结果直接和米定义溯源的优点;后者通过测定偏振干涉仪测量信号的幅值调制度估算非线性误差,具有简单易行、受外界因素干扰小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此干涉仪系统,非线性误差的测量结果小于2.5nm,估算结果为1.4nm,两者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类型独立激光器的拍频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一个中心波长范围1052.82~1053.12 nm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和一个波长范围为1053.10~1053.20 nm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进行拍频实验.介绍了拍频信号探测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实验光路,经过宽频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后,采用高频示波器观察到周期10 ns,信号振幅4 mV左右的稳定拍频信号,实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独立激光器输出光束的拍频测量.利用分光棱镜和F-P腔扫描干涉仪设计了一个两激光光束频率实时对准装置,可以在拍频测量的同时进行激光频率相对漂移的监控,解决了快速频率对准问题.并针对激光器自身频率稳定性较低的情况,提出了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自动频率对准与频率跟踪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种纳米精度偏振干涉仪光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干涉仪采用偏振测量和偏振接收装置。对干涉仪光路中激光的偏振态转换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对偏振干涉仪以及双频干涉仪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该装置的重复性试验表明干涉仪重复性在30nm之内,说明干涉仪的性能比较可靠。如果对环境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会得到更高的测量精度,有望实现纳米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反射光强度检测的棱镜SPR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Kretschmann结构的新型棱镜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传感方法.基于常规SPR角度检测系统,固定入射光角度,检测不同待测液体介质所对应的光强反射率,实现对液体相关性质的检测.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考察棱镜基体类型、金属薄膜介电常数和厚度、入射光波长等参数对SPR光强反射率的影响,进而提出耦合系数η用以衡量SPR效应强弱和变化趋势.此检测方法可省去常规角度调制系统中精密角度旋转装置,无需实时调整光探测器接收角度,并可根据需要动态调整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基于偏振光的集成式单频激光干涉仪。利用偏振光学变换方法,实现了干涉仪的光学4细分结构,提高了测量灵敏度;构建4路正交探测结构,实现了干涉仪的无源偏振调制,扩大了干涉仪测量范围;采用光路集成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一体化干涉仪光路集成。对激光干涉仪进行振动测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静态位移测量误差小于±0.3 nm,振动测量的分辨率达10 pm/Hz1/2;上述集成单频激光干涉仪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动态范围宽、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可被广泛用于纳米测量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表面等离子体波亚纳米指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健  殷纯永  郭继华 《中国激光》2001,28(12):1079-1081
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SPW)的纳米定位指零新方法。一个光纤探头可以等效于一个四层介质棱镜 金属膜 空气 光纤系统。分析了探头得到的近场光强度。分析表明光纤耦合到的光通量随空气层间距变化,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建立纳米定位指零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在 1℃恒温条件下 2 0min内的定位重复性标准偏差可以达到 2nm,分辨率为 0 1nm nV。  相似文献   

9.
掠入射干涉仪广泛用于测量硬盘碟片毛坯和半导体晶片的平整度。这种装置对表面粗糙度的灵敏度并不太高,例如在入射角为80°时,干涉仪可测量平均表面粗糙度达1 μm的表面平整度,或约6倍于普通入射干涉仪粗糙度的测量能力。掠入射干涉仪的结构可以测量对普通入射干涉仪来说难以测量的较粗糙平面。大部分实用的商品化掠入射干涉仪核心都使用一块大右角棱镜,它可在比较陡的角度测量圆形区域而没有太大的畸变。棱镜必须比待测量的表面大,换句话说,设计用于测量200 mm硅片的装置必须使用有相应大小或大通光口径的高质量棱镜。这是一块相当大的玻璃。尽管衍射型掠入射干涉仪可以不用这种棱镜,但大部分此类设计将从物体表面反射的测量光束并入直接出射的参考光束。这将导致最后的波前反转,产生源于干涉仪光学元件和空气扰动的附加灵敏度误差。 Zygo公司的Peter Groot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衍射型掠入射干涉仪,利用参考反射镜来消除波前反转(见图1)。用组合透镜可利用同一散射光栅将初始入射光束分成参考光束和测量光束,并最后将其合并;用倾斜的成像屏幕消除畸变。一种改进的设计可以测量平面平行物体的两面;其他的改进可使这种装置用于测量圆柱型光学元件。 在这种装置中,用100 mW、680 nm输出的多纵模半导体激光二极管作光源,它的等效测量波长和光栅周期相同。这种装置无色差,并且是对称等光程结构,因而光源可以采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相干度较低的光源。可以利用廉价多横模激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和旋转散光器组合,后者可以消除散斑噪声。 最近使用这种带标准Zygo 250 线/mm散射光栅的实验装置测量了100 mm宽和200 mm长的表面。这种装置还可以测量150 mm×1500 mm的表面。采用4 μm等效波长的激光,这种装置可以产生的表面高度干涉条纹超过几毫米的范围。Groot认为,这么大的范围能够使其满足一般工业需求,例如测量引擎滑块、燃油系统零件、机械工具和泵(见图2)。尽管没有确定的计划将这种干涉仪商品化,Zygo公司正在考虑如果有足够的利润就将它产品化。 图1 对称掠入射干涉仪包括零级压缩光栅作为分束片和集光器(上)。用参考平面保持对称性。一种改进设计包括两个参考平面,可以测量物体的两面(下)  相似文献   

10.
李恒鹤  马森  谢芳 《激光技术》2012,36(6):738-741
为了使位移测量系统达到大量程、高分辨率,采用复合光纤干涉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利用光纤光栅作为反射镜,构成两个干涉光路几乎共路的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其中一个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反馈控制补偿环境干扰对测量系统的影响,使测量系统适合在线测量;另一个干涉仪用于完成测量工作。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同时作用于完成测量的干涉仪中,测量量程由两个波长的合成波干涉信号确定,使测量量程大于1mm;测量分辨率由其中一个单波长干涉信号确定,测量分辨率小于1nm。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复合光纤干涉仪的位移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大量程、高稳定的位移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11.
632.8nm高精度移相菲佐干涉仪测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高精度光学系统对光学元件纳米级的检测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理论可实现纳米级测量的632.8nm移相菲佐干涉仪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检测凹面和凸面的632.8nm移相菲佐干涉仪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的分析,指出影响干涉仪测量精度的几种主要误差:移相误差、几何结构误差、振动误差、探测器误差(非线性误差和量化误差)、光源误差(波长不稳定和强度不稳定)、空气扰动和折射率变化误差。通过对这些误差理论分析和模拟,量化了各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其中移相误差、几何误差、振动误差和空气折射率误差影响最为显著。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和仿真结果,得到实现纳米级测量的干涉仪系统参数和环境参数设置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基于薄膜光学理论,分析了银-金双金属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率和灵敏度随金属薄膜厚度变化的规律。发现在满足共振角反射率小于1%的条件下,银膜和金膜厚度存在一定的取值范围; 在此厚度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随着金属薄膜(银膜与金膜)厚度的增大而提高,灵敏度增量最大可达5°/RIU。结果表明,在保证一定共振角反射率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双金属层中金属薄膜的厚度提高双金属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CuO的不同掺杂浓度对表面等离子共振角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棱镜耦合法Ag-SnO2(掺杂CuO)复合膜表面等离子共振光学传感器结构.采用射频反应溅射法在清洗处理后的金红石棱镜上依次制备Ag膜(50nm),SnO2膜(50nm),CuO和SnO2膜(50nm)4层膜结构,CuO的厚度依其不同的掺杂体积分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退火实现SnO2薄膜的掺杂得到复合膜.以He-Ne激光62.8nm为入射激励光源,通过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方法,CuO的掺杂体积分数分别为0,0.01和0.05时,得到共振角分别为59.61°,60.52°和61.3°的结果.结果表明,CuO掺杂的体积分数越大,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共振角越大.  相似文献   

1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薄膜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棱镜型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在固定入射光波长632+8nm激光入射下,被测样品为空气,研究了金属薄膜分别为Al膜、Ag膜及Au膜时的反射光功率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讨论了Al薄膜厚度对表面等离子共振灵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可嵌入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光纤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可用于溶液浓度的测量。采用具有良好化学惰性的有机聚合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芯片主体的制作材料,在芯片中微流控通道内采用镀有60 nm金膜的多模光纤-光子晶体光纤-多模光纤(MMF-PCF-MMF)传感结构来激发SPR效应。当注入微流体通道的溶液浓度发生变化时,由于光纤传感部分外部折射率的变化引起SPR谐振谷移动,故该芯片可用于测量溶液浓度。本芯片微流控通道直径为0.2 mm,最高检测灵敏度可达8240.6 nm/RIU,具有便于实时测量、高灵敏度、高可靠性、溶液用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双面抛光的蓝宝石衬底上沉积了20 nm Ti和100 nm Au的金属薄膜,通过标准光刻工艺制备出1.6和2.0μm两种周期结构的一维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模拟仿真并结合实验测试的透射光谱,研究分析了不同周期结构的金属薄膜光栅型SPR传感器的特性。基于金属光栅耦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的局域特性和光栅的选频特性,实现了SPR传感器的信号增强和滤波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金属薄膜光栅表面介质的变化引起的光栅透射光谱中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的位置变化,可以获得被测物体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相关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由于加速度所导致的激光双频干涉仪测量误差,引入二阶多普勒频移,建立了由被测物体加速度所引起的测量误差的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0.4s时间内0.6g加速度所引起的累积误差可达2.5nm左右,这对于纳米精度的测量是不应忽视的;初速度不为零时加速运动会引起更大的误差,而减速运动所引起的误差则相对小。通过实验验证,所测的误差变化趋势与理论模拟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波长检测型Kretschmann结构的SPR传感测试系统。通过固定入射光角度,以波长为变量,测定了10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折射率与共振波长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共振波长随着样品折射率的增大而逐渐向长波长方向偏移,且两者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对共振光谱的分析,实现对未知溶液折射率或者浓度的测定。整个传感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实时检测和测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陈强华  罗会甫  王素梅  王锋  陈新华 《中国激光》2013,40(1):108001-192
设计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相位检测的空气折射率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双频激光外差干涉光路和具有角漂移自适应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理论分析表明测量光信号的p、s分量的相位差相对于参考光信号的变化与空气折射率近似呈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到测量公式,传感器的自适应结构将角漂移引起的误差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大幅提高了测量灵敏度。与Edlen公式的测量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在44.0°入射角(共振角附近)和0.1°的相位测量精度下,空气折射率的测量精度优于5×10-6。该测量系统还可为更高精度的空气折射率测量仪提供足够精确的初值。  相似文献   

20.
准分布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曾捷  梁大开  杜艳  曾振武 《中国激光》2007,34(2):43-248
研究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原理的准分布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应用光波导理论和多层膜反射理论分析了表面等离子体波效应在同一光纤探头中连续被激励的原理及其传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相应实验分别考察了蒸镀调制层对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原则。实验结果表明,蒸镀不同厚度的Ta2O5薄膜将导致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光谱发生偏移,且随着膜厚增加而逐渐发生红移;当液体折射率n0处于1.333~1.388之间时,蒸镀有Ta2O5薄膜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波长灵敏度达到2235 nm/RIU(Refractive Index Unit);通过在一支光纤探头上依次加工两个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区域,实现了对光波信号的连续调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