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电磁加热、电热盘加热和瓦罐烹制模式对鸡肉营养成分、质构和风味特性、蛋白质和脂肪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烹制模式对鸡肉的感官品质和营养特性具有较大影响。电磁加热模式烹制鸡肉的综合感官品质优良,具有质地柔嫩、香气浓郁、滋味鲜美、风味成分较丰富等特点,同时鸡肉的维生素、脂肪、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蛋白质的消化率较好;瓦罐模式烹制鸡肉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脂肪消化率高;电热模式烹制鸡肉的各项指标介于上述2 种烹制模式之间,其中,电磁加热模式烹制鸡肉中的VB3含量达10.34 mg/100 g,粗脂肪含量为5.58%,蛋白质消化率为33.31%;另外,鸡肉中的醛、酮、酯类物质含量亦较高,挥发性物质种类可达37 种。总体来讲,电磁加热是一种较好的鸡肉烹制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微波复热对竹笋鸡汤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微波功率(300、500和700 W)对竹笋鸡汤进行复热处理,分析竹笋鸡汤水溶性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探究微波复热后竹笋鸡汤间品质差异。结果 随着微波功率增加,700 W处理下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最高。300 W组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显著高于700 W和500 W,且其谷氨酸和丙氨酸味觉活度值(Taste Active Value, TAV)最大。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竹笋鸡汤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和醛类总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醇类和酮类物质总量先增加后下降,在500 W功率时达到最高值。结论 综合各项指标,采用300 W微波复热后的竹笋鸡汤品质更佳。该研究为预制汤品的复热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运动对淘汰蛋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360 只80 周龄海兰褐蛋鸡为实验材料,按体质量相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从第82周开始训练到第85周后结束,为期4 周。在83、85 周分别测定实验鸡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85 周龄时,运动训练能显著降低淘汰蛋鸡的腹脂质量和腹脂率(P<0.05),肉色、滴水损失率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尽管各处理组胸肌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运动训练组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P<0.05)。因此,强制运动可增加淘汰蛋鸡白天活动量,在持续4 周后显著改善淘汰蛋鸡的肉品质和部分屠宰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淘汰蛋鸡与普通肉鸡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测定了淘汰蛋鸡和普通肉鸡胸肉和腿肉两个部位的化学组成和食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淘汰蛋鸡与普通肉鸡在化学成分和食用品质间(除个别指标外)均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淘汰蛋鸡肉糜功能特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淘汰蛋鸡肉糜加工过程中的漂洗,加热,添加剂应用是影响其功能特性的主要因素。作者介绍了淘汰蛋鸡肉糜的功能特性,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加工工艺和添加剂进行了综述论述。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处理对淘汰蛋鸡嫩化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对淘汰蛋鸡肉的嫩化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处理时间及处理媒质CaCl2的不同浓度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与CaCl2相结合对淘汰蛋鸡肉的嫩化效果明显,超声渡的最佳频率为26.4kHz,功率为400W,处理时间15min,处理媒质CaCl2浓度为250mmol/L。  相似文献   

7.
以淘汰蛋鸡为原料熬煮保健鸡汤,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常压蒸发和真空两种浓缩方式处理的保健鸡汤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压蒸发浓缩工艺保健鸡汤共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29种,真空浓缩工艺保健鸡汤共检测出45种,其中真空浓缩工艺使保健鸡汤中的醛类物质减少了24.87%,而烃类和酯类物质分别增加了18.58%和9.81%,来自于脂肪氧化产物的己醛显著减少了10.67%(p0.05)、庚醛和辛醛分别减少了1.24%、1.62%,而来自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戊基呋喃显著减少了4.04%(p0.05)。结果表明,真空浓缩工艺虽然会减少醛类物质,但保留了保健鸡汤中保健独特的风味化合物,因而较常压浓缩工艺对保健鸡汤的挥发性化合物更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提取淘汰蛋鸡及AA肉鸡胸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淘汰蛋鸡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39种,包括醛类2种,烃类26种,醇类3种,酮类1种,酯类5种,醚类1种,含氮化合物1种。AA肉鸡肉中共检测到33种化合物,其中醛类7种,烃类11种,醇类4种,酮类2种,酯类7种,醚类1种,含氮化合物1种。两者均鉴定出的物质有15种,包括:己醛、壬醛、2,3-辛二酮、2,6,10-三甲基十二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十九烷、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磷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癸醚。  相似文献   

9.
以淘汰蛋鸡为原料熬煮保健鸡汤,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常压蒸发和真空两种浓缩方式处理的保健鸡汤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压蒸发浓缩工艺保健鸡汤共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29种,真空浓缩工艺保健鸡汤共检测出45种,其中真空浓缩工艺使保健鸡汤中的醛类物质减少了24.87%,而烃类和酯类物质分别增加了18.58%和9.81%,来自于脂肪氧化产物的己醛显著减少了10.67%(p<0.05)、庚醛和辛醛分别减少了1.24%、1.62%,而来自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戊基呋喃显著减少了4.04%(p<0.05)。结果表明,真空浓缩工艺虽然会减少醛类物质,但保留了保健鸡汤中保健独特的风味化合物,因而较常压浓缩工艺对保健鸡汤的挥发性化合物更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淘汰蛋鸡加工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表明,近年来世界鸡肉消费量呈上升趋势,而随着我国禽蛋业的发展,淘汰蛋鸡数量迅速增长,但目前我国淘汰蛋鸡价格普遍偏低、深加工程度较低.本文结合淘汰蛋鸡的肉质及营养特点,从淘汰蛋鸡加工业的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淘汰蛋鸡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冻前不同熟化方式对速冻熟紫薯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紫罗兰’紫薯为原料,采用蒸制、微波制和烤制3种熟化方式处理速冻熟紫薯,并对挥发性成分、色泽、微观结构、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化方式能够引起速冻熟紫薯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重新分布,提供更多的芳香气味和独特的风味。熟化处理使速冻熟紫薯内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其更易于消化,同时不同熟化处理紫薯花色苷含量也有显著差异,其中蒸制熟紫薯达4.12 mg/g,与鲜紫薯(3.36 mg/g)相比显著提高(P<0.05)。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鉴定出的紫薯花色苷共有六大类,主要是芍药色素和矢车菊素,蒸制熟紫薯中芍药花素占比最大,达到总量的84.12%,较好地保留了紫薯营养成分和色泽。此外,熟化处理还提高了速冻熟紫薯中花色苷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释放量,进而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O2-·清除率),...  相似文献   

12.
北京油鸡煲汤过程中鸡汤的风味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子舌结合核苷酸和游离氨基酸测定,对鸡汤的滋味变化进行研究,通过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对鸡汤的气味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煲汤过程中鸡汤滋味变化是由于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甜味氨基酸丙氨酸以及鸡汤中存在的一些多肽类物质引起;煲汤3.0 h后北京油鸡鸡汤中5’-肌苷酸含量为64.12 mg/L,总氨基酸含量为39.54 g/L,牛磺酸含量为11.70 g/L;鸡汤中的醛类物质是鸡汤产生特征性香味的原因,其中壬醛、(E)-2-庚醛、(E)-2-辛烯醛、反-2-十三烯醛、反-2-十一烯醛影响最大;此外,一些含硫化合物(二硫醚)及醇类物质(1-辛烯-3-醇)也对北京油鸡鸡汤的特征性香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将157日龄海兰褐商品代产蛋鸡528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重复,每个重复44只鸡,研究优质蛋白玉米和普通玉米组成的日粮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常规指标的影响.处理1饲喂普通玉米日粮(添加赖氨酸),赖氨酸水为平0.71%;处理2饲喂优质蛋白玉米日粮(等量替换普通玉米),赖氨酸水平为0.78%;处理3饲喂优质蛋白玉米日粮(等量替换普通米,不添加赖氨酸),赖氨酸水平为0.69%.试验结果表明:优质蛋白玉米日粮组的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普通玉米组(P<0.05),表明优质蛋白玉米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处理3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2(P<0.05),处理1和处理2间差异不显著(P>0.1);任意两个处理间的平均蛋重、饲料转化率、软破蛋率接近(P>0.1).总的来讲,处理3的生产性能优于其它处理组,处理2的生产性能最低;与普通玉米相比,在日粮中使用优质蛋白玉米可提高鸡蛋的蛋黄颜色评分(P<0.1),不会降低鸡蛋的哈夫单位和蛋壳强度(P>0.1).用优质蛋白玉米等量替换普通玉米,并维持适宜的赖氨酸水平,可提高产蛋高峰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蒸煮方式对熟制小龙虾尾肉解冻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 种蒸煮方式(以冷水开始煮制(BC)、以沸水开始煮制(BB)、以冷水开始蒸制(SC)和以沸水开始蒸制(SB))对小龙虾进行熟制,然后将熟制小龙虾于-18 ℃冻藏30 d,再采用2 种解冻方式(静水解冻(thawing in still water,ST)和4 ℃低温解冻(low temperature thawing,LT))进行解冻,研究不同解冻和蒸煮方式对小龙虾肌肉品质的影响。以冷却至室温未经冻藏的熟制小龙虾肉为对照组。测定菌落总数、持水性、水分分布、质构特性、色度、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并通过电子鼻分析和感官评价分析小龙虾肉的感官特性。结果表明:ST组中采用BC和SC蒸煮小龙虾肉的菌落总数最高,分别为4.26、4.43(lg(CFU/g));ST组较LT组更易使小龙虾肉的水分流失,并且以冷水开始蒸煮(BC和SC)的小龙虾肉持水性优于以沸水开始蒸煮(BB和SB)的小龙虾。感官评价与质构分析的结果表明,以沸水开始蒸煮的小龙虾肉感官品质更优。与对照组相比,ST与LT组小龙虾肉亮度值、黄度值(b*)增大,红度值减小,ST组中BC、BB、SC、SB方式蒸煮小龙虾肉的b*分别为32.67、28.87、33.36、27.36,显著高于其他2 组;ST组比LT组氧化程度高,且以冷水开始蒸煮的小龙虾肉脂肪氧化程度大于以沸水开始蒸煮的小龙虾。2 种解冻方式的小龙虾肉气味差异明显,冷、热水蒸煮对小龙虾的气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太平洋鳕鱼头为原料,通过测定总固形物相对含量、色泽、感官评分、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蛋白质量浓度、呈味核苷酸质量浓度、有机酸质量浓度、风味特征(电子鼻)、滋味特征(电子舌)和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等指标,研究常压蒸煮(AP)、高压蒸煮(HP)、常压-高压蒸煮(AP-HP)、高压-常压蒸煮(HP-AP)4 种方式对鳕鱼头汤呈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P组鳕鱼头汤中的总固形物相对含量和呈味核苷酸总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 组(P<0.05),白度、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蛋白质量浓度也高于其他3 组;AP-HP组鳕鱼头汤的感官评分、有机酸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 组(P<0.05)。电子舌测试结果显示,3 组高压蒸煮样品的鲜味值高于AP组,其他滋味无明显差异。电子鼻测试结果显示,HP组和AP-HP组气味特征相接近,但与HP-AP组和AP组有明显差异,HP组与其他3 组芳香族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氨类、烷烃类、甲烷、乙醇等气味组分均有明显差异。GC-MS检测到AP、HP、AP-HP、HP-AP组样品中挥发性物质分别为27、25、28、40 种。综上,高压蒸煮可能是更适用于鳕鱼头加工鳕鱼头汤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气相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研究香叶循环煮制过程(5次)对猪里脊肉汤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感官评价结果发现煮制1、2、3次的样品香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煮制3、4、5次样品间香气无明显差异。电子鼻结果表明煮制2、3、4次的样品可能具有相似的气味轮廓。GC-MS测出香叶组肉汤中共有45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于空白组,主要增加的化合物有桉油醇、(-)-4-萜品醇、α-松油醇、桉油烯醇、雪松醇、丁香油酚、4,6-二叔丁基间甲酚、乙酸松油酯等。煮制1次时,香叶组肉汤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总含量最多,且均随煮制次数的增加而减少。醇类、醚类、酚类、酯类四类化合物在煮制2次后含量骤减。综合分析,肉汤样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增加多源于香叶的直接引入,且在煮制2次后,肉汤整体气味轮廓和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均变化较大,在第2次循环时香叶的补充量约为初始量的63%,第3次循环时补充量约为初始量的72%。  相似文献   

17.
王善宇  赵玲  孙慧慧  刘淇  曹荣  薛勇 《食品科学》2023,44(6):344-350
为探究风味差异的形成机制,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研究蒸制和微波加热2种烹饪方式对脂质组成、脂质氧化水解程度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烹饪后总脂和脂质组成(磷脂、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蒸制和微波加热的对虾,其脂质组成也有所差别,与蒸制相比,微波加热虾肉中的磷脂含量偏高,而游离脂肪酸含量偏低。鲜虾烹饪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可能与磷脂的水解有关。蒸制和微波加热加速了脂质的氧化水解,酸价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均显著升高(P<0.05)。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鲜虾、蒸制和微波加热虾肉的气味特征有明显不同,且微波加热气味变化更大。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从虾肉中分离鉴定出2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2,3-戊二酮、2-丁酮、2-甲基丁醛、己醛、1-辛烯-3-酮和戊醛等是熟虾肉主要的风味物质,且在微波加热的样品中含量更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脂质的氧化水解对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游离脂肪酸中的C14:0、C15:0、C16:1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煮制、酶解后煮制、高压煮制和烤制4种方式对兔肉进行加工,探讨不同熟制方式对兔肉质构特性、游离氨基酸含量、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后煮制的兔肉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不同熟制方式的兔肉质构特性有明显差异.对4种熟制方式兔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烃类、醛类、醇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