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1983~1993年10年的资料,列举了采用图解法,灰色关联分析及多元回归 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的结果,评价了松嫩平原西部地下水水化学的类型、主要成份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安徽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的氟为研究对象,通过130个水样的相关指标测试后发现:氟在水平分布上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西北部氟浓度均值在2.0 mg/L以上;垂向分布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深度在20~30 m处的氟临界值约为1.63 mg/L.含氟矿物的不断溶解是浅层地下水中氟的主要物质来源.此外,气候、地形地貌及径流条件,水化学类型以及地下水的环境介质是造成氟浓度富集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靖边县61组地下水样检测结果,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F~-分布特征及富集的影响因素,并结合US EPA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第四系含水层中F~-超标区域分布于柠条梁、王渠则至县城一带,白垩系含水层F~-超标区域为柠条梁和席麻湾至县城一带,超标面积较第四系含水层小;含氟矿物是F~-的主要来源,蒸发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和矿物质的饱和状态是地下水中F~-富集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的影响甚微;部分区域健康风险高,建议以第四系含水层中地下水为水源的地区建立除氟处理设施、集中供水或雨水收集系统,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张恒  范伟 《吉林水利》2014,(5):18-21
对长庆油田-呼和浩特炼油站原油管道外输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表明,地质灾害主要有水毁(包括河沟道水毁、台田地水毁、坡面水毁)、风蚀沙埋和地面沉降三种类型。地形地貌是影响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以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宏观分析与定性判断,对沿线地质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长呼线管道沿线发现的349处地质灾害点中,地质灾害风险等级为较高的有54处,占15.47%、中等的有151处,占43.27%、较低的有88处,占25.21%、低的有56处,占16.05%。提出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认清河北省文安县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性质,在水文地质调查以及取样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化学特征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水化学成因分析等手段阐明文安县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关键水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文安县深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0.56~4.19 mg/L,总体分布是中北部偏高;其关键水化学特征是pH值7.7~8.7、总碱度高于211 mg/L、总硬度低于90 mg/L,水化学类型为典型的Na-HCO3型;在文安县地下水环境条件下,总碱度、碳酸氢根以及钠离子是促进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关键水化学因素;当2.0 mg/L<F-< 3.5 mg/L时,地下水中Ca2+与F-有拮抗作用.通过氯碱指数和饱和指数分析可知,研究区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是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和氟矿物的溶解-沉淀反应.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氟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危害人体健康,以新疆石河子地区平原区地下水中的氟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及Map GIS等软件对23个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分布上研究区内地下水中氟的含量从南向北呈逐渐升高趋势,垂向分布上深层承压水氟含量高于浅层承压水的;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为南部山区煤系地层,以及区内化工企业排放的"三废"等;地下水中氟富集主要受气候、径流等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化学环境条件等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汾河流域沉积物中国际公认的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的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分析其组成、空间分布、可能的污染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PCBs全部被检出,水相PCB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 008~0. 485μg/L,沉积相PCBs的质量比范围是4. 44~79. 42 ng/g;沉积相PCB28和PCB180的平均质量比和检出率均比较高,是汾河流域沉积物中的优势污染物,其空间分布表现为从上游到下游干流PCBs质量比先升后降的趋势,PCBs主要来自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分布的大量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的排放,汾河流域中游沉积物PCBs的生态风险较高,上游和下游沉积物PCBs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8.
1运城盆地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分布运城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化学特征异常。浅层、中深层地下水氟化物超标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且在高氟区的人畜氟中毒病严重。本文就盆地中地下水氟化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作初浅的探讨。盆地内浅层地下水(埋深小于60m)氟化物含量超...  相似文献   

9.
通河县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除受气象水温条件影响,还受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的控制。根据含水介质岩性和含水孔隙类型,通河县内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砂砾石层孔隙潜水、砂砾石层孔隙弱承压水、白垩系第三柔砂岩、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北运河河水、药品和个人护理品(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 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 测定了北运河通州段旱季和雨季 5 个河水水样和 43 个地下水样中 13 种 PPCPs 的质量浓度, 并采用风险熵( RQ ) 法对水体中 PPCPs 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除 SMM( 磺胺间甲氧嘧啶) 和 CAP( 氯霉素) 外, 其余 11 种 PPCPs 在不同季节、不同位置的河水和地下水中均有检出, 其中: SMZ( 磺胺二甲嘧啶) 质量浓度最高达 1 373.1 ng/ L, 是研究区水体中的特征污染物; 地下水污染物检出率低于河水但其质量浓度略高于河水, 并且污染物质量浓度随离河距离增加而下降; 地下水中大部分污染物质量浓度雨季大于旱季, 并且承压水中污染物质量浓度小于潜水。由风险熵法计算可得, 除 IBU( 布洛芬) 的生态风险为高风险外, 其余污染物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研究区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1.
以锦州市境内小凌河干流河段为例,经采样分析测定其表层底泥样品的总磷、总氮、有机质含量,并按照沉积物质量标准评定3种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评价分析Zn、Ni、Cr、Cu的相关性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总磷、总氮、有机质含量为0.02%~0.06%、0.01%~0.05%、0.50%~1.60%之间,三者的同源性较好,正相关性显著,总体处于安全级,总磷、总氮和有机质含量较低;Zn、Ni、Cr、Cu的正相关性极显著,营养物与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底泥中重金属污染较轻;低潜在生态风险的采样点占比为93.75%,从低到高的潜在生态风险排序为Zn 相似文献   

12.
鸡东县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除受气象水文条件影响下,还受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的控制。根据含水介质岩性和含水空隙类型,鸡东县内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层孔隙潜水、碎屑岩类型孔隙裂隙承压水、玄武岩孔洞裂隙水和一般基岩裂隙水。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形成及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归纳了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变化特点,可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对于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淮河上游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10):81-85
为了解淮河上游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16个采样点沉积物中Cu、Cr、Zn、Cd、Pb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与河南省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相比,Cd富集最严重,其次为Pb;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淮河上游沉积物中Zn、Cu和Cr主要来源于岩石的自然风化与侵蚀过程,Cd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污、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农业活动,上述两种来源对Pb均有影响;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部分采样点Cd的污染程度达到中等和强生态危害水平,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兴区第四系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兴地区西南部第四系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标,严重制约区域供水。通过取样化验,分析了研究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综合区域水文地质、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水化学等方面特征,分析了高氟水的成因,认为浅层高氟水的形成机理属于F-蒸发浓缩富集型,而深层高氟水中的氟则是来自于基底富氟白云岩。研究成果对区域供水井的设计施工,以及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具有现实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通州区第四系地下水氟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中氟浓度超标是导致地方性氟中毒疾病的主要因素。北京市通州区城镇及农村生活用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通过水质资料综合分析,施工探采结合井及水质专项调查,开展了地下水中氟分布规律的研究,找到了氟在地下水中空间的分布规律,并简单分析了氟浓度超标的原因,为通州区今后水井的施工工艺选择提供了技术及理论支持,并为研究治理地下水中氟浓度超标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地下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鄂尔多斯地质构造特点,分别对4类不同的含水岩组的地下水分布特征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洪水风险区划及灾害防治区划编制有关成果,对我国洪水风险分布总体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的洪水风险分布特点及其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前,我国洪水风险及灾害防治等级较高区域主要位于江河湖泊未达标治理河段两岸、部分国家蓄滞洪区以及广大山地洪水威胁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应重点针对这些区域加快推进河湖堤防达标建设、河道整治、蓄滞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等工作,强化洪水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力度,提升“四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述大庆林甸县地下水中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水化学统计分析和水化学模拟方法揭示其产生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高氟地下水多为中等TDS的弱碱性水,其水化学类型以钠镁、钠钙水为主,氟含量与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配比有一定相关关系;②潜水中氟离子聚积成因主要跟阳离子交换和蒸发浓缩作用有关,而承压水中氟离子的形成机理主要为含氟矿物的溶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潮白河湿地沉积物中TOC、TN和TP的测定,结合统计分析手段,探讨其空间分布与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潮白河湿地沉积物中TOC、TN和TP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65%~4.76%、0.44~4.88 g/kg和0.52~2.48 g/kg,其均值分别为1.60%、1.37 g/kg和1.05 g/kg,且水平方向上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在2个湿地入水口含量较高,有机质及有机氮污染评价都属于污染范畴,生态毒性效应已达严重级别,河道边坡土壤含量最低,有机质及有机氮污染评价都属于清洁或较清洁范畴,生态毒性效应处于安全级别;垂直方向上,TOC和TN主要集中在表层,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均值分别是底层均值的2.05倍和2.26倍,TP含量变化较稳定,表层均值仅为底层均值的1.21倍;C/N值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及营养盐主要源于水体中浮游动植物和藻类,为湿地污水升级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