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开挖支护技术,以滇中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石鼓水源工程为例,针对该工程冲江河右岸进水隧洞与进水箱涵连接段地质条件较差,主要存在浅埋覆盖层与破碎岩体的变形与稳定问题,介绍了进水隧洞采取的开挖支护措施。在石鼓水源工程一期进水箱涵和右岸进水隧洞开挖时,对箱涵边坡采用竖向钢管桩支护措施,隧洞洞口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钢拱架锚喷支护、超前堵水灌浆多项支护措施,并对隧洞进行了混凝土衬砌施工。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边坡变形和隧洞洞口收敛,适用于稳定性极差的Ⅴ类围岩进洞段开挖支护。  相似文献   

2.
根据滇中引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在考虑规划水平年实施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洱海水环境数学模型,预测分析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情况下,滇中引水工程"利用洱海"与"不利用洱海"等不同方案对洱海水质的影响。分析后发现,"利用洱海"方案比"不利用洱海"方案TN、TP平均浓度有所提高,其中对TP浓度影响较大,TP浓度从Ⅱ类下降为Ⅲ类。考虑洱海水环境的保护,建议滇中引水工程采用"不利用洱海"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引水工程取水许可登记发证存在问题的探讨朱刚正(广西武宣县水政水资源站545900)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为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使此项目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化的行列。199...  相似文献   

4.
基于历史实测降水数据与全球气候模型预估数据,使用 Morlet 小波方法分析滇中引水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 降水序列的周期变化和未来的降水趋势。同时,采用 Copula 函数计算历史时期(1960—2021 年)与未来时期 (2022—2100 年)水源区与受水区降水丰枯异步或丰枯同步的概率。结果表明:1960—2021 年降水序列存在 26~39?a、18~25?a、4~7?a 的 3 类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2022—2100 年降水序列存在 38~55?a、18~30?a、5~12?a 的 3 类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降水量呈现“多—少—多”的循环交替,预计未来 10~20?a 将持续处于降水较多的时期; 过去 62?a,水源区和受水区降水丰枯异步频率 36.4%,同期丰水年频率为 25.3%,同期枯水年频率小于 30%,水源区 和受水区具有水量互补的引水条件,两区域之间存在着水量补偿特征;与历史丰枯遭遇对比,未来降水量丰枯同 步频率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丰枯异步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枯和源枯受丰的频率减少,未来有利于调水的降水丰枯 组合概率平均增加 3.75%;在近、中、远期预估中,从 SSP1-2.6 情景过渡到 SSP5-8.5 情景,SSP5-8.5 情景下降水量 丰枯异步频率比 SSP1-2.6 情景大,说明水源区与受水区的降水区域差异变大,降水时空差异更加显著。通过对滇 中引水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降水量丰枯遭遇的综合分析、定量评估和模拟预测,为滇中引水工程水资源调度协同 一体化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对隧洞开挖工程遇到渗水、软岩变形等问题,加强施工期监测工作尤为重要。以滇中引水大理Ⅱ段DLⅡ46+910监测断面为实例,利用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计、钢筋计等监测措施对隧洞进行监测并对比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结果,进而应证隧洞的开挖支护效果。最终,围岩变形、锚杆应力、钢筋应力监测监测成果表明DLⅡ46+910监测断面施工支护措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石鼓镇上游约1.5km的金沙江右岸大同村附近引水,最大引水流量135m~3/s。为研究滇中引水工程取水对金沙江下游约47.8km的虎跳峡重要旅游景点虎跳石的景观影响,采用2015年对虎跳石全年每周连续拍摄的照片,分析虎跳石出现的不同景观特征及其水位,同时结合逐日水文资料提出虎跳石不同特征水位或特征景观下对应的流量量级范围。据此,分析长系列逐日的引水前、后各特征景观出现的天数及频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滇中引水工程引水后,并未改变引水前虎跳石出现的特征景观类别数量,引水仅改变了特征景观出现的时间和频率。  相似文献   

7.
8.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区内水资源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环境承载力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极不匹配,滇池等高原湖泊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节水优先的前提下,分析了受水区生产生活引水需求;在强化治污的前提下,分析了湖泊生态补水需求。结合金沙江石鼓断面可引水量,通过基于MIKE BASIN软件平台建立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提出了滇中引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1 工程概况 黄岛引水工程是解决青岛市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及工业用水困难的重点工程,其中取水泵站是这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水泵站由泄水闸、主副厂房、进出水管道、压力箱、综合楼、加氯间、变配电设施等组成。主要电气设备有6台250kW低压水泵电机和2台变比为35/0.4kV的800kV·A主变。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装没4台机组,二期装设2台机组。电气设备均布置在户内。  相似文献   

10.
胡朝碧 《中国水利》2021,(8):36-37,39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是云南省有史以来最重大的水资源配置项目,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云南发展“三个定位”的重要保障和战略实践.  相似文献   

11.
申碧峰 《北京水务》2001,(1):10-11,14
从不同的管理企业角度,对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水价进行了核定,并分析了影响水价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程序,为合理确定工程的有关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汉江干流的4个水文站及18个国家气象站的长序列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检验和Spearman秩次检验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流域水文特性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降雨无明显变化趋势;气温有显著升高趋势。4个水文站1999~2013年年径流量多年平均值较1956~1998年序列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小,但总体上无趋势性减小和增加规律。1956~2013年间汉江流域径流经历了多次丰枯变化期,其中1992~2002年间为连续枯水期,2002年以后径流总体偏丰。 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省受水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江苏段输水干线涉及的重点河流水质类别及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输水干线沿线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河流汇入,对输水干线水质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氮污染已成为江苏段输水干线的主要污染特征,其排放总量超出了河流自净能力,需要重点进行削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徐州市水污染现状以及污染的原因,对南水北调工程徐州段调水保护区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力争通过徐州市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确保调水水质不受影响,并为其他地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玉君  李丹华 《人民长江》2016,46(14):15-18
为了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的水质情况,依据2012~2014年水源区水质实测资料,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选用21项指标对丹江口水库直接入库河流、水功能区、省界断面、库区的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入河排污口的污染情况。评价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河流水质情况总体为良,部分污染严重的河流污染整治已初见成效,部分支流短期内水质难以达到要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水处理设施未充分运行。根据水源区水质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及水源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天津市引滦尔王庄管理处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管理,对引滦入津工程所管辖段的各类工程设施设备精心维护,确保安全输水.广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保证发挥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大力实施工程改造和挖潜,充分发挥各项工程潜在能力,使工程的安全和效益得到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降水和气温序列进行趋势诊断,识别了不同气象站点序列的时空变化趋势;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干旱指标,建立考虑降水和气温共同对干旱过程影响的评价模型,研究分析了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和分期(汛期、非汛期和全年期)干旱过程动态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降水量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气温总体呈现显著性上升趋势;短时间尺度SPEI对降水和气温变化更加敏感,随着时间尺度增大,SPEI值变化更加平缓;非汛期和全年期水源区发生严重干旱的概率增大,不同气象站点3个不同时期发生特旱或重旱的年份与历史发生干旱的资料相一致;干旱严重程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衰减,整个汉江上游和西北部地区干旱发生频次略高于下游和南部地区;对比标准化降水指标(SPI)计算结果,SPEI指数较SPI指数补充考虑了降水和气温对干旱过程的综合影响,可作为SPI指数的一个重要补充分析手段,可应用于描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爱民  张璐  甘泓  王浩 《水利学报》2011,42(5):563-571
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涉及的89个县(市、区)为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根据受水区的生态水文特征,将受水区分为5个生态水文区.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提出调水为受水区生态保育措施、城市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方法,计算出调水能够为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总价值量为62.33亿元,其中生态保...  相似文献   

19.
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发挥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对生态与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有利影响尽量减免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调水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全面了解其对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影响程度的大小,以便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文中以甘肃省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例,阐述调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关爱萍  王科 《人民长江》2011,42(3):57-61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水权在省级用水行政区域(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间的初始配置,建立了基于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模型将水资源调配中利益协调的因素纳入水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构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南水北调调水水权初始配置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各地区的调水水权进行初始配置。结果表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受水地区的调水水权分配量分别为20.07亿,31.20亿,15.58亿m3和12.63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