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平原区多沙河流演变规律及引水枢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已建的400多座引水渠首,绝大部分建在河流出山口丘陵区,在平原区细沙河床上修建的引水枢纽较少。由于细沙河床段纵坡缓,河床抗冲能力低,水流力界条件复杂,修建拦河引水枢纽对原河道的冲游特笥影响较大,河道水流对边界条件的改变较为敏感。因此,对平原区多沙河流引水枢纽研究意义重大。作者在分析新疆平原河流河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平原区引水枢设计要点设计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黄河下游山东引黄灌区清淤难、沉沙难、渠首沙化等难题 ,总结黄河下游无坝引水防沙工程建设的经验 ,根据黄河水沙动态变化规律 ,提出适合中国黄河特点的新型渠首橡胶坝引水防沙工程的基本模式 ,解决了黄河下游引水防沙工程中增引含沙量小、粒径细的表层水 ,减少河道底部粗沙入渠 ,同步进行引水与防沙等技术难点 ,通过工程实践 ,大幅度提高了工程防沙减淤效果 .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河下游山东引黄灌区“清淤难”、“沉沙难”、“渠首沙化”等难题,总结黄河下游无坝引水防沙工程建设的经验和弊端,根据黄河水沙动态变化规律,提出适合中国黄河特点的新型渠首橡胶坝引水防沙工程的基本模式,解决了“增引合沙量小、粒径细的表层水;减少河道底部粗沙入渠;同步进行引水与防沙”等引水防沙工程三大技术难点,通过工程实践,大幅度提高了工程防沙减淤效果。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0—2016年黄河下游小开河灌区引黄闸附近河段的水沙资料,总结小开河引黄闸的引水引沙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近期小开河引黄闸引黄能力变化的原因,并对影响小开河引黄闸引水引沙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小开河引黄闸主要存在大河流量较小时引水条件差、流量较大时引水含沙量大两方面的问题;河道下切导致的同流量下闸前水位降低、渠道淤积严重、闸前局部河势的变化是造成小开河引黄闸上述引水引沙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多沙河流上渠首引水闸前防沙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沙河流无坝引水的抽水站或引水闸的进水口往往被泥沙淤积,减少引水量;防止泥河进入抽水站与进水闸的措施有:合理选择引水口位置、引水口角度、引水比,合理布置引水口与岸边的连接方式、多口引水、高低渠引水等。防沙结构措施有:拦沙坎、潜堰、叠梁、导流装置、移动式抽水站等。文中列举了黄河上的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小樊、夹马口、尊村等电灌站因泥沙淤积脱流,打渔张灌区引水闸选点合理,仅利用环流防沙效果达13%~14%等。加强河流的水沙预报、加强管理,亦是防止泥沙进渠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沙河流河道断面形态与流量、输沙率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输水输沙能力计算方法,并采用渭河下游临潼、华县站的资料对水文站平滩水位法与断面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相符;断面法计算结果能较正确地反映多沙河流冲积河道输水输沙能力的变化情况.同时,在选取平滩水位时应注意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及断面与过流方向不垂直所引起的过流断面面积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多泥沙河流小型卧式水轮机技术开发的目标是减轻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磨蚀破坏,延长大修周期和提高出力.从水电站实际出发,研制了清、浑水转轮,开发利用尾水跌水能量,设计渠道水力排沙装置,以及采用诸多水轮机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减缓磨蚀,延长大修周期和增容之目标,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山  卫树藩 《新疆水利》2003,(5):1-8,62
新疆已建的400多座引水渠首,绝大部分建在河流出山口,在平原区细沙河床上修建的引水枢纽较少,由于细沙河床段纵坡缓,河床抗冲能力低,水流边界条件复杂,修建拦河引水枢纽对原河道的冲淤特性影响较大,河道水流对边界条件的改变较为敏感。因此,对平原区多沙河流引水枢纽的研究意义重大。作者在分析新疆平原河流河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平原区引水枢纽设计要点及设计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多沙河流的水库一定要重视运行调度方案的研究,否则水库很快就淤积报废,达不到设计使用要求,本文根据多沙河流蓄清排浑最基本的运行方式,结合水库的工程任务、水沙条件,提出3种运行方式,以供多泥沙河流的水库规划、运行调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沙河流水库自适应控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有水库运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沙河流水库自适应控制运用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运用模式。该运用模式不仅基于历史的水沙条件,而且兼顾了当前的来水来沙条件、水库地形条件、水库泄流能力、水库的功能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坝前运行水位和下泄流量,较现有的运用模式更能体现实际变化规律。为检验该模式的合理性,通过河工模型进行了不同运用方案的排沙试验,并进行了数学模型计算,其结果表明,水库的排沙主要集中于洪峰,水库在运用过程中若能在峰期合理控制,则可以达到既能大量排沙又能增大蓄水的目标,论证了本文建立的水库的自适应控制运用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模型试验,对处于弯道上的低水头拦河闸闸前的水流特性、闸孔的分流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闸孔分流比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枢纽对闸前水流的影响,使得闸前弯道水面横比降、纵比降显著减小,纵向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趋于均匀化。河槽总流量和枢纽轴线与弯道进口断面的夹角对闸孔分流比的影响较小。靠近凸岸的边孔泄流能力较弱,其余各闸孔分流较均匀。闸孔分流比的计算结果较为满意。这些对于保证闸址选择、水闸设计的经济性、安全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富阳市城区范围内河道水环境现状、以及现状水利工程布局,提出了富阳市城区河道引配水改善水环境总体设想,分析了水源情况,并为未来水环境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姚河坝水电站闸首引水防沙优化设计中,利用低闸水库沉降悬移质粗沙以取沙地的水库泥沙调度方法,并对水库沉沙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4.
引黄涵闸引水涵洞地基竖向应力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水闸引水涵洞受力分析多用刚架模型,其地基竖向应力σy分布规律对地基反力形式具有直接影响。对黄河河南段31座引水闸从结构形式(包括涵洞纵剖面和横断面特征、混凝土强度、线刚度等)、涵洞上部填土高度、基础土质等方面开展调研,并主要依据设计竣工图进行了引水涵洞特征归纳分析,总结了涵洞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利用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典型涵洞地基竖向应力σy分布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地基竖向应力分布使用六次多项式可以反映其规律。给出了采用弹性地基边界进行涵洞受力分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感潮水闸引水量计算基本采用一潮推流法,但一潮推流法工作量很大,并不适合所有情形的水闸, 特别是对于闸门变动较大的水闸, 每年需重新校测,测验任务繁重,目前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以定波闸为例,研究了引水量计算的一种新方法,以水力学公式为基础,分析水位差流量关系,结果表明精度完全达到规范要求。为沿江水闸的引水量统计提供了一个比较精确的简易可行的方法,为精确掌握沿江引水量,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济平干渠渠首引水闸是沟通南水北调东线之南北输水干线和胶东输水干线的控制性工程.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原方案采用闸后3孔整体式箱涵,明挖深基坑、基岩爆破.该方案存在影响现有工程安全和不满足黄河防洪要求等缺点.优化设计方案采用闸后两孔独立衬砌隧洞.方案优化后不但解决了原方案的不利影响,而且经济效益显著,节省预算投资350 余万元,占总投资的26.7%.  相似文献   

17.
物理模型试验是水利枢纽设计阶段保证设计合理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研究碾盘山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布置的合理性,委托科研单位开展了整体水工模型、断面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比对了两个模型试验泄水建筑物泄流能力的研究成果,发现泄流能力复核结论总体一致、但存在一定的趋势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薛元琦 《山西水利》2008,24(5):62-63
文章对渠道防渗的几种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为了更显著地提高防渗和抗冻胀效果,结合运城市浪店水源工程的防渗、抗冻结构形式,推荐采用在预制板和现浇混凝土两种防渗渠道均采用板下铺设防渗布的复合防渗抗冻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