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验表明,稀土La对12CrNi3钢碳氮共渗过程有活化催渗作用,渗速提高20~25%;表层残余奥氏体量有所增加;耐磨性和弯曲疲劳极限有提高,电子探针能谱证实;在碳、氮原子渗入的同时,稀土La作为活性组元也渗入了铜的表层,通过稀土微合金化作用,改善了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柴油机球墨铸铁曲轴和合金铸铁导套采用氨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在570℃氮碳共渗4~5 h。测定了经过和未经过氮碳共渗处理的曲轴的疲劳性能和导套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经氮碳共渗的曲轴的疲劳强度较未经氮碳共渗的曲轴高46%;经500 h的耐久试验后,经过氮碳共渗的导套的最大磨损量仅为0.01 mm,其耐磨性与未经氮碳共渗的导套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发明背景本发明述及金属表面处理。通常,镀铬广泛应用于提高钢、铁、合金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电解镀铬过程中,电解液中含有的六价铬和三价铬与从阳极溶入电解液的铅反应,生成铬酸铅。铬酸铅及其气体对人体有害。虽然也可用镀镍、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2017,(4)
正渗氮处理不仅能使钢件表面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还能提高钢件的红硬性、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同时可以消除零件的残余应力、工件畸变,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本文使用较为先进的UNB箱式渗氮炉对Cr12MoV钢进行渗氮处理,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性能要求。为该类产品以后的渗氮处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A3,45钢奥氏体气体氮碳共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45钢氮—碳共渗不同冷却方式的拉伸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到一种新的锯齿状拉伸曲线和与之相对应的三区域断口特征。拉伸曲线和断口特征与冷却方式有关,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8.
对Cr12MoV钢在510 ~520 ℃、NH3流量为60 mL/min时不同时间、NH3/CO2不同气氛比值、不同等离子体共渗炉压的氮碳共渗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金相、XRD、SEM、EDS、摩擦磨损实验,探究了氮碳共渗优化工艺及稀土加入对Cr12MoV离子氮碳共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冷作模具钢Cr12MoV,时间为10 h、NH3/CO2为10∶1、炉压为500~700 Pa时,实验效果优化.另外,随着稀土镧的加入,渗层增厚且白亮层更致密,硬度梯度更平缓,氮碳共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LD钢模具离子氮碳共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氨和乙醇作为混合气源 ,在不同温度、时间、气压下对 L D钢进行离子氮碳共渗 ,用金相分析、脆性检验和磨损试验对渗层组织性能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 :5 30℃× 4h、气压 1.0 5 k Pa离子氮碳共渗为最佳工艺参数 ,L D钢冷作模具用该工艺处理使用寿命优于其它强化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碳渗和碳氮共渗用钢的基本性能,指明了合金元素对心部性能(包括淬透性,机械性能等)和渗层参数(包括淬硬层深度、表层含碳量、气氛碳势等)的影响,并着重对某些合金元素对碳或氮的增渗性和抑渗性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硼钢渗碳和铬钢碳氮共渗的困难性和不适宜性。  相似文献   

11.
在甲酰胺溶液中,利用液相感应渗入技术,在35钢表面制备出碳氮共渗层,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渗层组织和表面形貌,测定了渗层的成分,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渗层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碳氮共渗层,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渗层的厚度增加,渗层表面孔洞减少。渗层由外白层、内白层和过渡区组成,渗层中含有C、N元素,含量随离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处理6 min可在试样表面形成厚度约33μm的白亮层和50μm的扩散层,渗层的最大硬度为592 HV0.1。  相似文献   

12.
<正>罩壳(图1)是日本YZS17DN3型柴油机燃油系统喷油提前器部件的重要零件。材质为SPHE-/14.5,相当于国产08钢。此零件要求氮碳共渗处理,化合物层(白亮层)深0.007~0.020 mm。特别是图1中2槽宽10部位在工作时承受往复摩擦,化合物渗层应确保达到耐磨性技术要求。因为此处一旦磨损严重,可能造成罩壳与滚轮咬死使提前器部件失效,影响燃油系统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论证了钢在流动粒子炉中氰化(C、N共渗)的速度显著大于传统的气体氰化速度。并解释为由于强化了表面反应,故导致氰化过程得到相当大的加速。钢和气氛界面上的湍流和高速气体流促使钢表面的氮饱和并高于其它氰化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引言流动粒子炉具备很多优点,尤其在金属的热处理方面作者在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基础上作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20钢制滚筒及相同材质的试样进行了碳氮共渗、淬火、清洗、回火处理。测定了试样和工件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和渗层的碳浓度梯度并观察了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试样和工件在试验工艺下,回火前表面硬度值达到66 HRC,淬硬层深度达到0.92 mm,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组织级别≤3级,碳浓度由表及里平滑过渡,回火后性能完全达到了技术要求,零件的服役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16.
2Cr13不锈钢零件的氮碳共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引进的英国“斯贝”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调节活门中共有3种2Cr13(英国钢号为S62)不锈钢零件要求进行氮碳共渗,其技术要求见表1。表1零件氮碳共渗技术要求名称渗层深度/mm表面硬度HV抗咬卡性能A型架2号联杆3号联杆≥005≥005≥005...  相似文献   

17.
在C -N共渗过程中按惯例使用氨气 ,将限制得以进行可控气氛处理过程的温度。目前正在寻求能在很高的温度下 (相应地提高了生产率 )进行处理的无毒的替代氮源。0 前言众所周知 ,相对常规的渗碳工艺 ,C -N共渗具有很多优点 ,尤其是对于渗层深度很浅的情况。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提高有效渗层深度 ,增加渗层硬度。这就使得在心部硬度并不重要的情况下得以采用低合金钢 ,并提高其抗回火软化能力[1] 。C -N共渗工艺有两个缺点。一是此共渗过程必须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 ,这就使得为达到较深渗层所需的时间比用高温渗碳工艺达到同…  相似文献   

18.
塑料模具钢及真空碳氮共渗热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常用的塑料模具钢及其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并试验了碳素钢及P20(3Cr2Mo)钢制塑料模具的真空碳氮共渗工艺.结果表明碳素钢及P20钢制塑料模具经真空碳氮共渗油淬火处理后,淬火硬度值可提高至62 HRC以上,耐磨性增加,有助于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高浓度C—N共渗提高GCr15钢制喷油嘴的使用寿命。结果表明,与现行“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时效”工艺相比,抗回火性和耐磨性都得到大大提高;冲击韧性有所降低;采用高浓度C—N共渗+直接淬火+250°C回火,可取消冷处理。按此工艺处理的油嘴,装机跑车试验,比现行工艺处理的提高寿命一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