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类由水而生、依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社会安全,水利也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题听取水安全战略问题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  相似文献   

2.
<正>1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方针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内蒙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为统领,以提高水资源现代化管理能力为导向,以合理分水、管住用水为目标,统筹配置外调水与当地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兼顾生活、生态、生产用水,把水资源管理工作重心从注重服务转移到服务监管并重上来,从注重"以需定供"转移到"以供定需"上来,从注重用水总量宏观目标转移到用水单元控制上来,从传统管理方法转移到现代管理体系上来,推动水资源管理高质量发展,在2020年决战决胜之年,为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新时期治水方针,从博湖水系及历史演变、新时期的主要矛盾,对博湖流域治理进行再思考,提出若干新的保护治理方案,为巴州的可持续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5.
张细兵 《人民长江》2015,46(18):29-33
中国古人治水历史悠久,创造了许多治水奇迹,虽历经数千年,一些水利工程仍在发挥作用,其考虑问题之周全、工程设计之巧妙,无不令世界瞩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古代治水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对古代治水理念与朴素辩证思想进行了归纳。通过总结分析认识到,古人的成功源于在治水过程中能深刻领会到水的自然规律,以天人合一、阳阳五行等传统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并遵循顺之水性、无为而治等治水理念。在现代治水中,应当学习和吸取古代哲学思想与传统治水理念,并与西方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实现江河万古长流、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我们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文章总结归纳典型地区主要实践做法,凝练提出经验启示,对于其他地区更好地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与社会斗争和改造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治水的实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中,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在治水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治水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21世纪人类的治水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基于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概念,借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结合流域综合治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归纳总结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及思路,以期为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为水利改革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李国英部长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下简称"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十六字"治水思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主线,是逻辑严密的治水理论体系,是新发展理念在治水领域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统一思想,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治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保障黄淮海平原的安全、促进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黄河的防洪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问题、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为了促进治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对黄河治理开发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进行咨询评价;对治黄重点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评议;对治黄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科研成果进行咨询论证;开展重点专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咨询意见。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治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①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技治黄;②优化决策机制;③要勇于创新;④尊重人才,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基本情况明代初期,黄河因元末战争的破坏,下游河道紊乱,灾情很重,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复修会通河,重新畅通了南北大运河。自此以后,直到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导致运河中断为止的四百多年间,南北大运河成为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主要供给线。由于黄河基本上是东西方向行流,而大运河则呈南北方向通运,黄运交叉成为无法避免的格局。所以明清两代的治河,均以保漕为出发点,这  相似文献   

14.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快推进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理解“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基本逻辑和科学价值;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创新意蕴和改革要求等3个方面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和战略导向;增强贯彻的战略主动和行动自觉,通盘考虑黄河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眼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水利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长江流域保护立法提供参考,文章基于国内流域立法现状,从协调流域开发与保护关系、理顺流域保护管理体制、统筹各类规划、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进行综合保护等方面,分析了国内流域立法的亮点和经验,提出了加快长江保护立法、构建完备的长江大保护制度体系、强化长江流域综合管理、系统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尤龙凤 《海河水利》2023,(4):120-123
英国实施流域统一管理、政府和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利用自然生态的治理理念及先进的技术,鼓励与支持社会民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积极参与,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全社会共管的水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太原市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及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英国水环境治理的先进理念及成功经验为完善其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体系、切实贯彻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长江治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长江的洪水和1931年、1954.年一样,都是全流域的大洪水,但造成的损失,比1931年和1954年小得多。今年抗洪抢险取得重大胜利,是由于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几百万军民团结奋战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有改革开放20年形成的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成的水利工程体系。 今后要加强水利建设,实行综合治理,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主要是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加强水利建设力度。我对长江治理研究不深,通过这次洪水,有以下粗浅认识。 第一,加高培厚加固长江大堤。今年大堤长期泡水,就发现强度降低,管涌丛生等,还抢修子堤,表明大堤断面不够…  相似文献   

19.
沈方办 《江苏水利》1998,(10):25-25
我省地处长江下游,在今年遭遇建国以来第二大洪水的情况下,防汛形势一直非常严峻。但是依靠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省委、省政府正确的指挥,依靠全省广大军民的团结奋战,依靠沿江水利工程特别是去冬今春开始实施的江海堤达标工程发挥的巨大作用,依靠全省各级党政组织的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我省长江防汛抗洪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回顾前一阶段我省的抗洪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水利基础设施是抗御水旱灾害的物质基础,一定要未雨绸缪。近几年的长江抗洪斗争暴露出我省江堤标准不高,隐患较多,威  相似文献   

20.
四川云阳县境内长江鸡扒子航段于1982年7月中旬,因山体滑坡造成了十分凶险的急流滩,船舶航行甚为困难,如不及时整治,有可能危及长江川江的航运。根据航道整治方案,于1982年10月开始进行整治施工。水上石方量采取爆破捡运措施;水下以裸露爆破为主,利用急流冲刷,以扩大过水断面,降低流速,调整比降。经过一冬春的紧张施工,鸡扒子滩势和航行条件大为改善,整治效果显著,确保了长江航运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