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坨子段堤身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局部含有细砂层。堤基由粉质黏土、细砂组成。黏性土为微透水,细砂层为强透水。迎水坡坝炕前沙丘、沟壑较多,堤防两侧均有筑堤取土留下的水坑,地下水连通,极易形成渗透通道,产生渗透破坏。为从根本上消除渗透破坏隐患。需要采取工程处理措施。该区堤基黏性土为微透水,细砂层为强透水。堤防两侧50m范围内均有因筑堤取土留下的水坑以及鱼塘,堤基连通,形成地下渗漏通道,洪水期堤后有大面积渗水现象,故需对砂基防渗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作为防洪工程体系基础的堤防工程,是防洪的重要屏障。但是,多数堤身及堤基缺乏可靠的渗流制约措施,在历年汛期中是产生险情的主要因素。在堤防加固工程中,全面掌握堤身工况及地基渗流特点,采用合理的堤防渗流防治措施是确保堤防安全度汛的重要前提。文章介绍了堤防工程的特点,简单阐述了不同地基的渗流特点、渗流防治设计原则,最后重点介绍了渗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1基本情况安徽省淮北大堤涡下段桩号52 102~79 000,堤防堤身以轻粉质壤土或砂壤土~轻粉质壤土为主。堤身填筑土体不均匀,主要为砂壤土、轻粉质壤土、轻粉质壤土夹中重粉质壤土团块,局部含少量贝壳、灰渣、烂草根等,施工质量较差,堤身内部不密实。根据该段堤身岩土特点,设计采用锥探灌浆对堤身进行除险加固。  相似文献   

4.
第二松花江堤防共有砂基长度76.05km,砂堤长度74.4km,遇有大的洪水,堤防常出现大范围的管涌和渗水情况,给堤防安全运行留有隐患。本文通过对第二松花江堤防砂基渗透试验分析认为,在砂基堤防设计时,细砂、中砂允许渗流比降建议值应控制在0.1以下。其防渗措施在其挡水水头大于3m时,采取垂直防渗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佳木斯市松花江堤防防渗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佳木斯市松花江堤防的部分堤段堤身质量差,地基地质条件不良,遇大洪水时渗漏管涌险情较严重,危及堤防安全,需进行防渗处理。根据堤防险情、地基状况、渗流控制计算结果和施工条件等,设计防渗工程为堤身铺设土工膜斜墙、堤基采用垂直防渗墙。  相似文献   

6.
对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施工过程中部分堤段及其道路发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东明堤段的土样进行了土体湿化变形试验,结果表明:①东明段堤防堤身、堤基及淤背体表层由四大类土体组成,分别为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粉土质砂及高液限黏土;②同类土质的邓肯-张模型参数中,自然样的强度参数K、φ值比饱和样的大;③粉土质砂的K、φ值最大,低液限黏土及低液限粉土次之,高液限黏土最小。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堤防总长约3万km,是长江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其中主要堤防长达8000余km,是国家堤防建设重点。长江堤防多系人力填筑,坝身及堤基缺乏可靠的渗流控制措施是历年汛期产生险情的主要原因。在堤防加固工程中,掌握堤身工作及地基渗流特点,采用合理渗流控制措施,是确保堤防安全渡汛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治淮》2021,(8)
正茨淮新河是20世纪70年代初人工开挖的河道,自阜阳市茨河铺闸,由西向东经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蚌埠市等四市七县(区),于蚌埠市怀远县入淮,干流全长134.2km。怀远县境内堤防长度77km,堤防工程级别为2级,堤防管理范围内有护堤地、滩地等水土资源,堤身堆土在100~200m,滩地均较宽,沿河土壤属于砂壤土、粉质粘土、粉土及细沙等。  相似文献   

9.
位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海堤标准化建设一期工程是广西北海市重点堤防工程之一,该工程基础大部分为软土地基,采用基础混凝土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堤身填筑先采用海砂自重挤淤,然后在砂层上进行黏土和砂卵石反滤层的回填。施工结果表明,施工中的做法是科学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姚平昌  张锋  陈森 《治淮》2012,(9):30-32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沂河发源于沂蒙山沂源县西部,向南流经山东省沂源、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苍山和郯城八县(区)以及江苏省徐州市的邳州市和新沂市,至新沂苗圩入骆马湖.河道全长333km,控制流域面积11820km2.沂河大堤堤防工程级别为2级,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根据勘察资料,部分堤段填筑土料为细砂,简称砂堤段.堤防高4.0~5.0m,堤身表层为1.0~2.5m左右的黄色、黄褐色粘性素填土或中细砂(渗透系数为A×10-4cm/s),下部为砂质素填土,堤基土质为含砂礓壤土,厚度大于2.0m,为相对不透水层.依据砂堤渗流稳定计算成果,需要对沂河(江苏段)砂堤实施多头小直径截渗墙防渗加固处理,加固堤防长28.66km.设计要求水泥土搅拌桩28d后渗透系数(K)小于A×10-6cm/s(1<A <10),渗透破坏比降大于200.  相似文献   

11.
山区中小河流筑堤获取粘性土较为困难,就地取材使用清滩料碎石土筑堤已逐渐在应用,但是清滩料的渗透特性尚待进一步研究。山区河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水位暴涨暴落,在水位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堤身渗流场也随着发生明显的改变,此时清滩料堤防的渗流场变化特性如何没有明确的结果。为研究这两个问题,通过现场实测与室内试验结合,确定堤身的渗透系数,同时以试验探究清滩料堤防的允许最大水平坡降,进而结合典型水位变化曲线,对比不同材料堤身的渗流场变化特性,研究认为清滩料堤身碾压密实时,河道水位暴涨暴落对堤防影响范围有限,渗流量较小;碾压较差时,影响范围较大,贴坡防渗可以降低坝体内的浸润线与渗流量,但是不管是否设置贴坡防渗,水位暴涨暴落时,其峰值对应的堤身最大渗流量均与各自对应的峰值水位在稳定渗流时的渗流量接近。  相似文献   

12.
陈新苗 《治淮》2006,(3):32-34
某排涝泵站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该站建在软弱地基上,地基土为淤泥质粘性土夹细砂,厚度达30m,且该站与堤防工程同期兴建,地基内淤泥质软土未进行预压固结,泵站建成后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由于穿堤涵洞出现了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加之老站平面布置欠合理,设备老化,致使泵站运行效率低,拟拆除重建。  相似文献   

13.
元江中、下游金平县境内段大堤堤身堤基主要由粉土、粉细砂、粉质粘土组成,针对砂基砂堤大堤,设计采用在迎水坡堤脚进行垂直铺塑的防渗处理方案,迎水坡坡面上采用铺设复合土工膜。不仅降低土堤浸润线,也增长渗流渗径,达到元江大堤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管道铺设常采用定向钻方式穿越堤防堤基,由于施工中注浆压力远超过上覆土压力,该施工方式可能造成地表出现严重冒浆现象并在堤基形成大量无法完全勘测清楚的泥浆(夹砂)缝隙.介绍了定向钻穿越堤防施工方法,结合两个穿越工程地勘实例,初步揭示了穿越遗留泥浆分布的共性特征,探讨定向钻穿越对堤基的扰动影响.对堤防的防洪影响主要是渗流影响,渗流分析表明,上述变化对堤身堤基渗流场的影响不大.上覆粘性土层中泥浆缝隙大量存在可能相对减少原堤基土的抗渗抗浮能力.对此针对性的提出采取盖重处理的防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长江重要堤防工程地质勘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频繁,在和洪水斗争的过程中,堤防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长江中下游堤防形成年代久远,填筑滋杂,堤身填土中夹较多砂性土或碎块石、杂填土,碾压密实度不均、堤身与堤基结合面不紧密等,加上堤基地质结构复杂,前期地质工作薄弱,对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楚,每年汛期堤身、堤基和岸坡险情不断。在总结了自1998年汛后长江中下游大规模开展堤防建设以来所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了堤身填土质量、堤基和岸坡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方法,阐述了工程地质勘察在堤防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工程地质勘察在堤防建设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长江簰洲湾堤防位于二元结构地基之上,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由于长期高水位浸泡,堤身和堤基已充分饱和,渗流计算结果表明,堤基弱透水覆盖层承受着40%的堤防水头,但堤基覆盖层的厚度较小,堤防溃口时堤基覆盖层的渗透坡降接近甚至超过了临界渗透坡降,因而堤基覆盖层被渗流顶穿,粉细砂层随之发生管涌,最终导致堤防溃口,因堤基粉细砂层厚度大,垂直防渗措施不适于该堵口复堤工程,经渗透稳定性评价和综合分析,建议在簰洲湾堤防堵口复堤工程中采用堤外铺盖和堤内压盖相结合的渗流控制方案,实践证明该渗控方案易于实施,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无为大堤惠生堤为典型的砂基堤段,本文分析该段在不同时期实施的堤外铺盖、堤内盖重压渗、堤身加培等一系列加固工程措施后地基的渗流稳定现状,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道堤防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堤防存在防洪标准低、堤身质量差、堤基未作处理、堤后坑塘多及覆盖薄弱等问题,当遇洪水时,常有滑坡、崩岸险情发生,严重者导致大堤溃决.近年,国家对重要防洪河道堤防进行了整治,在此期间,省水利工程局第四工程处承建的堤防工程有:滹沱河整治工程、迁安市生态防洪堤工程七标段、蓟运河右堤加固工程、滏阳河中游治理工程等.在施工过程中,对软弱堤基处理积累了一定经验.堤防工程包括堤基处理、土料场选择与土料运输、堤身施工、防渗工程施工、防护工程施工、堤防加固与扩建等内容,其中堤基处理是堤防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堤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堤防安全的重要保证.堤防工程软弱堤基包括软黏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液化土等,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曹宏亮  王伟 《治淮》2001,(8):21-22
新开沱河节制闸位于怀洪新河新开沱河段,在五河县城北约1.6km处,闸址位于104国道上。工程设计排涝流量620m~3/s;设计分洪流量2160m~3/s,属二等二级建筑物,按7度地震设防。 一、工程地质概况 该节制闸建基面以下的地质情况为:Ⅱ层砂壤土、极细砂。根据土性和强度差异可细分两个亚层。Ⅱ1层砂壤土,局部地段夹薄层粉土和轻粉质壤土。Ⅱ2层极细砂,局部地段夹薄层粉土、砂壤土及粘土。Ⅲ层重粉质壤土,夹细砂、极细砂及砂壤土薄层(局部呈透镜体)。Ⅳ层粉土、细砂,根据土性和强度差异可分为两个亚层。Ⅳ1层粉土,局部地段夹薄层细砂或粘性土。Ⅳ2层细砂,局部夹薄  相似文献   

20.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拟在深淤地基上填筑堤防并建设穿堤建筑物。为深入研究入海水道深淤段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在南堤深淤段布置3个典型断面,对控制堤防稳定和变形的关键土层,综合采用钻孔取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手段测试了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深淤段地基是一种典型的河湖相淤泥质软土,其厚度大,含水率和粘粒含量高,普遍含有粉土和砂土薄层。一期工程堤防堆载后,堤身下方淤泥地基强度提升明显,这对二期工程灌溉总渠侧的稳定是有利因素。针对深淤段地基的工程特性,二期工程深淤段堤防扩建工程,应重点关注堤防、穿堤建筑物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