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力发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能源和水资源紧缺、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等状况,在电厂设计中优化系统设计,合理地利用电厂的烟气余热,提高机组效率,减少煤耗,是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发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利用烟气余热来加热凝结水的系统.研究表明,设置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可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煤耗,增加发电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火力发电厂设计中,合理利用锅炉的烟气余热,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煤耗,增加发电量,是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工程实例为研究依据,分别对老厂改造及新建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机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火电机组供电煤耗,提出一种可同步回收锅炉烟气和引风机小汽轮机(小机)蒸汽余热的集成式一体化节能装置。该系统以热媒水作为能量传递转换的载体,通过设置独立的小机凝汽器与低温省煤器,协同回收汽轮机排汽及锅炉排烟2种不同形式的余热,升温后的热媒水进入暖风器,将热量统一利用,加热入炉一次风、二次风。最终,借助热媒水的强制循环流动,实现了蒸汽-烟气余热的协同回收联合利用,机组运行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具有投用灵活、季节适应性强、节能效果显著等优势,应用后机组发电标煤耗降低3.948 g/(kW·h),脱硫系统减少耗水量20 t/h,单台机组年收益增加约360万元。本文相关经验可供后续同类机组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利用时无法有效利用余压的问题,构建了双循环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系统.先用开式水蒸气朗肯循环对余压进行利用,再用ORC进行余热利用.通过系统建模,对不同有机工质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的上升,虽然ORC发电量会升高,但系统总发电量会下降.热源的余压越高,双循环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某330 MW机组的排烟温度较高,影响电除尘器的安全和效率,同时也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为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合理利用烟气余热,采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即在空预器和电除尘器之间加入热管换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对热管循环水进行加热,在轴封加热器出口引出一路凝结水通过板式换热器与热管循环水进行换热,经过板式换热器加热的凝结水与经过7、8号低压加热器加热的凝结水共同汇入6号低压加热器。通过实时数据系统采集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数据,进行相关运行性能的计算,不仅有效降低了锅炉排烟温度,而且提高了锅炉的经济性,还提高了机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66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潜力,提出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的余热回收改造方案,分析设备热力参数、露点腐蚀、管壁换热以及设备选型等技术问题,通过实际应用情况说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改造节能环保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4种典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布置方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以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布连电厂2×660 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一级闭式循环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为例,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投、退对机组供电煤耗及脱硫系统耗水量有明显影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可降低机组热耗,减少机组耗水量,2台机组每小时节水约60 t,节水率达到40%.烟气余热系统的投入,不仅节约了电厂的费用,而且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并针对机组低温余热装置选型布置及改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锅炉尾部排烟温度一般在120~140℃,其热损失可达锅炉输入总热量的3%~8%,因此对锅炉尾部排烟余热进行回收意义重大。在对常规余热利用系统换热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低温烟气余热优化利用系统,该系统利用机炉两侧低品位热能预热入炉空气,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的同时,减少了空气预热器中烟气-空气换热量,并将置换出的这部分热能引入回热系统加热给水和高温凝结水,节约部分高级抽汽,进而增加机组出功。以某典型1000 MW燃煤机组为例,结合热力学的相关原理深入分析了优化系统的节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中机组净出功较常规方案增加了20.23 MW,供电煤耗降低值则由常规方案的0.93g/kWh提高到5.09 g/kWh,同时全厂火用效率由常规方案的43.58%提高到43.92%。综合分析,系统节能改造收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了介绍株洲冶炼厂几种冶金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设施的应用情况,在分析和总结几台余热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余热利用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水泥厂烟气余热动力利用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飞 《热电技术》1999,(2):15-16,57
  相似文献   

11.
烟气余热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6.0~1000 MW等级电站锅炉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根据能级和系统工程原理,介绍了一种深度利用烟气余热和减少回热抽汽做功损失实现排烟温度稳恒控制的高效系统,并且通过核算验证了该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偏高,锅炉热损失大,提出了采用低压省煤器及暖风器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实现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及防止末及空气预热器腐蚀。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压省煤器技术提出了一套运行方式灵活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以某国产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结合低压省煤器的特性对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参数选择。最后,采用等效焓降法对机组在不同工况下投入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后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投入可以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采用合理的串并联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郝卫 《山西电力》2013,(2):44-47
通过增设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回收电站锅炉尾部的烟气余热,用以替代抽汽加热凝结水,能够增加汽轮机总出功,提高机组效率。应用德国Niederaussem电厂高效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旁路烟道的设计思路,针对国内典型百万kW机组提出基于旁路烟道的新型电站锅炉余热利用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大幅提高了烟气余热的温度,从而实现了更好的节能效果。案例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锅炉尾部余热利用系统,基于旁路烟道新型余热利用系统可使机组供电煤耗下降5~6g/(kW.h),梯级利用效率,节能经济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对排烟余热进行深度利用意义重大。参考发达国家综合利用烟气余热的新技术,介绍了国内较为新颖的余热回收技术,如褐煤干燥技术、尾部烟道增设低温省煤器、热泵回收烟气余热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国内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少改进余地。并对余热利用技术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褐煤机组特点,以北方采暖供热机组为例,建议设置烟气余热换热器,回收烟气的余热.方案在采暖期及非采暖期利用烟气尾部余热分别加热热网水或凝结水,降低全厂热耗,提高机组效率,并且节省全厂用水.经计算,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不到2年即可回收初始投资,并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及其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当前这一新技术的应用难点及工程应用解决方案,并结合海外火电工程项目投标中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方案的编制,说明了这一技术对于进一步改善全厂净效率的可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最佳方案,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先根据冷热流体的温度分布情况,将余热利用系统理想化为多个温度匹配的换热器组成的换热网络,再根据系统结构和能量与质量守恒确定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最后以发电功率增加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数学优化模型,运用fmincon函数计算出优化结果。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为例,优化后得出采用多个换热器的理想余热回收方案,其发电功率的增加达到22.34 MW。再根据工程需要简化为工程可用方案。与已有的余热利用方案相比,本文通过优化提出的简化工程方案系统简单,节能效果更好,供电煤耗率下降了5.05 g/(kW·h)。  相似文献   

19.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燃煤锅炉普遍存在热量利用率低、排放烟气余热温度过高及烟气内污染气体含量过高等问题,采用相变余热回收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介绍了相变余热回收装置的原理、回收方式及性能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燃煤锅炉中利用相变余热回收技术回收锅炉烟气余热产生的节能效益进行了测算及分析。  相似文献   

20.
烟气余热利用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外乎是将余热用于炉窑自身或者予以间接回收,如何利用更为合理呢?下面试从提高炉子热效率和减少能质损失率方面进行分析。 1.充分回收烟气余热,提高炉子热率由炉子热平衡可知,燃料燃烧产生的化学热不可能全部留在炉内,有很大一部分余热将随烟气排出炉外,故提高燃料化学热在炉内的遗留率,减少烟气余热及充分回收烟气余热,具有积极的意义。川烟气余热来预热钢坯或夺(煤)气,所获得的物理热将全部留在炉内,不再产生废气热损失。加热炉的燃料利用系数一般在0.5~0.65之间。显然,1焦耳的物理热,就可以等效于1.5焦耳至2焦耳的化学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