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定量评价江西省水资源生态安全的状况,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系统动力学法和情景分析法,通过构建江西省水资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保持现状(JS1)、经济增长(JS2)、节约用水(JS3)、综合发展(JS4)4种发展情景,对现状(1999~2021年)和未来(2022~2050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现状年份江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呈缓慢平稳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协调性较好,处于较安全的合理利用水平;未来年份4种发展情景下江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增长趋势、水资源生态盈余呈下降趋势,除情景JS3外的其余情景均出现了水资源利用不安全的情况。经过比较,情景JS4具有较适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能够兼顾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保护,是满足江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情景。江西省在未来应采取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保证社会经济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对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淡水生态足迹和水污染生态足迹纳入核算,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综合评价建库以来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2~2016年三峡库区整体水资源生态足迹呈波动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水环境安全及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有所提高;受年际间降雨量不均影响,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历年均大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呈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盈余状态。三峡库区水资源利用分布极不均衡,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小的库首,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大,生态盈余较大;位于重点开发区,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的库尾,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小,生态盈余较低,在渝中、渝北区等11个区县出现生态赤字,水资源利用呈不健康状态。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应充分考虑三峡库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用水效率,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三峡库区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选取17个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西省2000—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0—2017年全省水资源承载力在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资源自然条件以及农田用水状况是影响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保证江西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吉林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状况,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权-VIKOR模型方法对2016~2021年吉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其变化趋势。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子系统协调程度,并运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承载力R值波动较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水资源子系统表现稳定,生态环境子系统表现较好,社会经济子系统需优化;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在提高,但仍需加强。此外,由障碍度分析得出综合耗水率、农田灌溉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第三产业GDP占总GDP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共6个指标为吉林省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本次研究采用了定量方法对吉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全面评价,识别了影响因素,对提升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武威市为研究对象,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角度构建24项评价指标的水资源评价模型体系。利用熵权法、AHP法和CRITIC法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基于TOPSIS模型和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对武威市水资源承载和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水资源产出率、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安全水平影响较大;武威市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和严重超载等级,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数处于临界安全和不安全等级,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未来武威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节约水资源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选取2000—2017年中山市水资源的相关数据,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分析方法,分析中山市开展节水工作后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中山市2011年节水工作开展后,中山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下降,水资源利用强度直线下降,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整体减小,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升,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整体增加。中山市水资源利用可持续状态占比接近89%,节水工作开展后,水资源由弱不可持续状态转变为弱可持续、中可持续状态,有效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甘肃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和脱钩模型定量分析了甘肃省2000年~2021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并采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脱钩效应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水资源生态赤字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甘肃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整体的脱钩态势良好,其中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脱钩协调发展变化特征与整体的基本一致,且两者的协调程度不断加强;未来甘肃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势明显,应继续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加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程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期为提高甘肃省水资源保障能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延安市自然地理与水资源特点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延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指出延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由较弱向中等转变,且有上升趋势。并针对影响延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方面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俞永梅  张怀春 《人民长江》2013,44(15):86-89
为了正确分析与评价上海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的水资源生态风险,利用该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于“状态-压力-响应”概念构建了水资源生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上海市2006~2010年水资源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对水资源风险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上海市水资源生态风险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水资源抵御外在干扰能力、承载能力增强,生态风险降低;水资源总量、年降雨量、工业用水量、水质污染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度等因素共同影响着上海市水资源的生态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陕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管理韧性弹性适配视角,构造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评价模型,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陕西省2013—2020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演进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具有差异化明显、震荡式下降的特点,总体上表现为先下降后提升的动态演化过程,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整体呈现条件收敛特征,相同水平的邻近地区会进一步强化低水平与中低水平地区的路径依赖;随着邻近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低水平地区实现跃迁的概率增大,表现出显著的示范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生态足迹的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7,(7):96-99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分析了山西省2005—2013年用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评价了山西省水资源利用和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山西省用水生态足迹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0.099亿hm~2上升到2013年的0.123亿hm~2;水资源生态承载力2005—2010年变化不大,2010—2013年上升较快;水资源生态赤字整体呈现增大趋势;山西省各个子账户用水生态足迹中,农田灌溉用水生态足迹占总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例最大,为51.39%~56.88%,其次为工业用水账户占18.85%~26.06%;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5,水资源负载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水资源消费量大于供给量,开发潜力越来越小,需要大量从外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浙江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采用Tapio脱钩评价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对浙江省2000-2019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20 a来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全省水资源利用整体上处于生态盈余的安全状态,且...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持续理论、系统协调理论内涵,从区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及经济社会现状要素相互耦合、共同支撑水资源系统的角度,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协调度概念及其定量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有关数据对2003—2013年辽宁省水资源安全形势演进态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因素导致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度变化不稳定,其余3个子系统可持续度基本呈现逐年提升态势;2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协调度波动变化,是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耦合导致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不稳定;3在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安全等级逐渐提高,安全态势趋于好转。未来,有关部门应在加大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区域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和统一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水资源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以期实现区域水资源系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河南省水资源实际情况,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取13个评价指标构建河南省水资源承载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近10 a的水资源承载力展开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向上发展的趋势,2015—2017年度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表现较2015年之前有较明显改善。河南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一定规模,可满足社会经济及生态保护的需求,但开发空间较小,因此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以支撑河南省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研究成果对实现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西安市水资源现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层级选取11个指标构建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西安市分别进行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7年西安市水资源脆弱性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7-2013明显下降,2013-2017升高,除2013年为不脆弱状态外,其余年份均为轻度或中度脆弱; 2017年水资源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市各地区水资源脆弱性存在明显差异,市区水资源脆弱性最高,周至县最低;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是降低水资源脆弱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选取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库区为研究区,从社会经济、水资源供给、水资源利用与调控等角度选取2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进行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库区水环境承载力从0.267增至0.394,整体呈上升趋势。②各子系统水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利用系统及水资源调控系统承载力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从而提升了库区整体水环境承载力;而水资源供给子系统呈波动变化趋势。③枢纽运行后,库区长沙、株洲、湘潭各段水环境承载力均有所提升,2015年各区段水环境承载力均达到一般水平。④影响库区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运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甘肃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甘肃省2008—2019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水足迹趋势以及水资源评价指标,最后利用构建的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近12年来水足迹与人均水足迹呈平行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农业水足迹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占比为86.78%,生态用水足迹有逐年上升趋势;水资源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水资源经济效益由20.11元/m3(2008年)增长到43.35元/m3(2019年),年均增长率为6.6%,水资源压力指数近5年有下降趋势,整体属于水安全状态;GDP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步从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农业产值与农业用水之间的关系由最初的不理想扩张型负脱钩向强脱钩转变。基于结论,为进一步促进甘肃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更好地协调高质量发展,在农业、进出口贸易、生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也从单一评价发展到综合评价。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由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展开的9个二级评价指标22个三级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贵州省思南县2014—2018年数据,使用变差系数法、熵权法等方法计算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各指标综合权重,再进行耦合协调度计算,为该县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4—2018年:(1)环境改善的效果相对落后另2个系统,整体可归属于环境相对滞后型;(2)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先下降后升高再降到初始水平,而经济和环境子系统呈稳定升高趋势;(3)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处于高水平耦合及濒临失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水资源压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多项指标项作用关系,并对1995年以来辽宁省水资源压力演变趋势与特征利用偏最小二乘归回法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辽宁省水资源压力的主要因素为第三产业发展和节水水平;辽宁省水资源压力在2000-2015年期间整体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并且在未来20a仍可能保持上升的趋势; N形环境库尔兹涅曲线为辽宁省人均GDP与水资源压力之间的显著特征,由此进一步说明该区域水资源压力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表现出下降趋势,但是依然存在再次上升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多种检验方式对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时间尺度的降水、径流、土壤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年降水、径流、土壤水序列突变年份分别为1998、2003、2000年。在1981—2019年间,黑龙江省年降水、径流、土壤水序列呈下降趋势;春、冬季降水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夏、秋季降水序列呈下降趋势;春、夏季径流序列呈下降趋势;秋季径流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冬季径流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春季土壤水序列显著下降;夏、秋、冬季土壤水序列均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