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荣 《江苏水利》2012,(10):I0002-I0002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省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10月9日,省水利厅成立省河道管理"河长制"办公室。10月12日,在南京召开工作座谈会。实施河道管理"河长制",建立政府主导、水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河道良性管护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是整合河道管理各方要素,从整体治理视角出发,集成公众参与、明晰治理权责和协同合作机制的河道治理与保护举措。基于"河长制"框架,按照"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从水资源、水域岸线、水污染、水环境和水安全等方面系统梳理呼图壁河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机制障碍,提出相应的治理和保护策略,为构建监管严格、协调有序、责任明确、保护有力的河湖综合治理机制,维持河湖生命健康和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浅谈浙江省河长制信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省河长制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整合各地已建立的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围绕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提出的六大任务和打造浙江河长制升级版目标,按照"兼顾已有、统一标准、共享数据"的原则,为各级河长和群众提供一个完整、便捷的河道信息化管理工具,为河长制的落地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工作,落实属地责任,以江苏省推行河长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分析对象,从治水主体、部门协调、考核问责等几方面考虑,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建议对策。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结果表明,实现河长制的推行对河道水质水环境的改善,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和群众满意度的提高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济南市历城区黄河河道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结合"河长制"的推行与实施建立与地方政府紧密联系的1+1+X的水行政执法模式,破解黄河河道清障工作难点。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行河长制对采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依托河长制平台,加强采砂管理,是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河长制"六大任务"角度探讨加强采砂监管是落实河长制的必然需求,分析了采砂管理现状,指出河长制下采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结合河长制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的相关建议,为实现河道采砂有序可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明确河道非法采砂可以定罪量刑和推行河长制的背景下,静宁县开展了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高位推进、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强化督导等措施,采取有理有力有节的执法手段,使全县非法采砂得到全面彻底整治,为进一步完善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和全面推行河长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文章以迁西县落实河长制、推动全域治水为例,围绕解决县域水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分析了水体污染、水环境破坏后如何以落实河长制为抓手,推动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工作,并客观具体地提出了治理方法、配套制度机制和保护性开发对策,为有效保护绿水青山探索了迁西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治河治水绝不是某一两个部门、某一个层级的事情,必须要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而"河长制"可以实现部门联动。无锡2007年下半年起在全国首创"河长制"。在当时太湖治理背景之下,无锡市提出建立和实施"河长制"的目的是改善河道水质,恢复河道水生态,最终全面提升河道功能,促进太湖治理,即"保护太湖,重建生态"。因此"河长制"的内容涵盖有利于恢复河道水生态、提升河道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浙江省政府实施"五水共治"战略、全面实施"河长制"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水利厅开展"无违建河道"创建工作。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河道巡查,拍摄河道流域视频和重点区域照片,根据河道管理范围提取疑似违建信息,并基于GIS技术实现河道违建信息化管理。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得到河道管理部门、水政执法部门的肯定,为河道的管理提供宏观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北洛河水沙、黄河小北干流淤积分布、两河水沙遭遇情况进行分析,对改道后北洛河水沙对黄渭洛河汇流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了北洛河改道直接入黄后,一般情况下对黄渭洛河汇流区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伊洛河夹滩地区对伊洛河入黄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洛河河道两岸堤防的存在使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不同于天然滞洪区,它不仅对人黄洪水起滞洪削峰作用,而且对洪水总量还略有削减。不 同时期堤防的建设标准及河道条件不同,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也不同。经过1935、1937、1954、1958、1982年实测洪水资料的分析知,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滞洪作用与洪水量经大小、洪水过程胖瘦、堤防决溢程度等因素有关,在现状堤防条件下,如何再发生1954、1958年量级的洪水,在确保洛洛北大堤安全的情况下,有计划地使用夹滩及南岸滞洪共滞洪,则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削峰率可达20%~25%。但夹滩地区的容量有限,因此对洪水总量的滞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特征的研究,在今后的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白鹤至高村河段游荡型河道,可以通过河道整治工程改变边界条件,转化为比较稳定的限制性弯曲型河道.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水沙条件、遥感地形河势资料 ,作者深入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指出和论证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存在着游荡型、弯曲型和过渡型三种河型 ,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 (新其满河段以上河道 )为游荡型河道 ,新其满下游的曲毛格金至恰拉水文站 (新其满河段以下河道 )为弯曲型河道 ,恰拉以下属于不规则的弯曲型 (微弯 )河段 ,沙雅县鹿场至曲毛格金河段 (新其满河段 )属于过渡性河段 ;河道边界条件和来水来沙条件仍是决定塔里木河河型的主要因素 ,其中由塔里木河两岸密灌林和胡杨林形成的密疏植被边界条件在形成干流不同河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齐璞 《中国水利》2001,(5):20-21
一、造成小水大灾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清水资源的优先开发,龙羊峡、刘家峡两座大型水库投入运用,及上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增加,黄河下游的问题更加突出。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汛期的最大蓄水量可达100亿m~3,使得汛期进入下游的水量大幅度减小,含沙量增加,洪峰流量减小,洪水的造床作用减弱,河槽严重淤积并萎缩,平滩流量减小,二级悬河进一步发展,几乎年年出现长时间断流,防洪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7.
黄河、辽河两条河流都具有多沙冲积性、宽浅散乱的游荡型河段、局部河段呈地上河以及洪水暴涨暴落和防洪任务重等共性,整治目的也基本相同,因此采取的整治方案、整治措施也具有类似性。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淤积作用、冲刷侵蚀作用和渗流潜蚀,其中黄河下游的淤积作用是最主要的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对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河流地貌断面形态与输水输沙能力有较大关系;河势变化,尤其是河势突变对河流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渗流潜蚀作用降低和改变土体介质的力学强度和物理性状,可引发渗漏、沙沸、流土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和堤岸溃决险情。  相似文献   

19.
三峡下游长江荆江河段历来防洪形势严峻,特别是三峡建成后其河床演变和泥沙的变化更加复杂,因此以该河段为研究对象,用浑沌理论奇怪吸引子和自相似性原理就河流泥沙输移量、建模问题和河流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上荆江及其上游(来沙)泥沙输移的因素至少要有4个。解决了在建模中难予解决的问题以预测未来;定量地描述了荆江河段的稳定性。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各河段。浑沌理论突破了经典科学范畴,丰富了河流学,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黄河河道工程观测现状基础上,提出近阶段黄河河道工程观测开展的项目、观测技术及仪器配置,探索黄河工程观测规范化的良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