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储油罐工程刚性复合地基在试水过程中沉降过速且变形不收敛的现状,对该复合地基的失效原因及其承载性状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工程场地分布的厚层且不均匀软土是该地基失效的根本原因,在软土厚度较大一侧地基发生较大变形,形成过大的沉降差;油罐附近基坑的开挖对地基失效也有一定的影响;复合地基沉降超过60 cm时,桩土应力比约为7,说明复合地基中桩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改变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长,分别计算4种桩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沉降以及桩、土应力,分析桩端进入硬土层的长度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桩进入硬土层的长度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影响不显著,桩端进入硬土层深度范围宜为1~5倍桩径。  相似文献   

3.
实体深基础法和应力扩散法常用于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为了解其适用性,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设计中采用桩端穿透淤泥层的处理方案时,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选用应力扩散法更能接近实际,当设计中采用桩端未穿透淤泥层的方案时,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建议选用实体深基础法。  相似文献   

4.
水利工程地基情况复杂,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不符或变化很大时,需及时针对新情况对原有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优化。针对漏斗形软弱地基,根据软弱层厚度分布特性,应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式,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结合换填水泥土的处理方式,可以取得预期良好的工程效果,且节约成本投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实施时应注意复核不同地基处理范围之间建筑物沉降值及沉降差。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基现场试验段工程,对比了几种管桩复合地基单桩有限元数值建模方法,认为轴对称接触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路堤下管桩复合地基的基本性状。基于数值分析结果,详细探讨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填土越高,桩顶承台应力集中越显著;桩土应力比与高距比、桩土沉降差之间均存在较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填筑结束,带承台管桩承担了80%的路堤荷载,管桩外侧摩阻力承担了超过90%的承台受荷;与在天然地基上堆载相比,大部分荷载通过管桩传递到压缩性相对较小的深层地基中,管桩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分布得到了优化,桩长范围内地基的压缩率及压缩量大幅减小,管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仅为相应天然地基堆载沉降量的18.5%,深厚软基的总沉降减幅为435 mm。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某泵站泵室软土地基处理,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的设计和施工情况。该工程泵室地基经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后,经检验,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最大沉降量与最大沉降差均较小,水泥土搅拌桩是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广州万顷沙某水闸软土地基处理时,经分析比较,选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通过分析实际监测成果,确定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技术合理可靠,同时提出了减小沉降差的措施,可为类似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对流塑的软土基坑采用预应力管桩、水泥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预应力管桩为主要受力构件,水泥搅拌桩固化软土,防止预应力管桩移位并对基础进行辅助加强,提高安全系数,同时基础开挖时分层轻型机械开挖,成功解决了在开挖过程中由于软土侧压力导致基坑内的预应力管桩倾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孟卫涛 《海河水利》2021,(1):47-49,52
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层承载力低、沉降量大,抗剪强度低、稳定性差.本工程选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抛石挤淤相结合处理方案,同时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基坑支护设计,选用无内撑双排钢板桩支护,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某水闸闸室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为研究背景,用实体深基础法和应力扩散法对不同桩长方案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桩长和不同布桩间距下的复合地基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设计中采用未穿透淤泥层的水泥土搅拌桩方案时,复合土层的沉降计算选用实体深基础法比选用应力扩散法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计算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沉降时,应根据土层的压缩性质来选用应力控制法还是应变控制法以确定沉降计算深度。当桩间土是成层土时,采用该文提出的公式计算的桩间土的压缩模量比通常按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计算的桩间土的压缩模量计算的沉降值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龙嘴排涝站地基处理为例,采用3个系列6组方案,通过计算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分析水泥土搅拌桩桩径、桩长及桩距与单桩竖向承载力容许值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容许值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当桩端均位于承载力较高同一土层时,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容许值与桩径D关系紧密,与桩长L相关性不大;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受桩径D、桩距d的影响显著,与桩长L关联性不大。相关成果与一般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地质中普遍存在淤泥和淤泥性土,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为地基处理的方式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处理软弱地基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试以顺德区陈村镇南涌闸站重建工程的地基为研究案例,探讨水泥搅拌桩的地基加固处理方式选择,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各水工建筑物沉降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完成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支盘水泥搅拌桩复合路基与等截面水泥搅拌桩复合路基相比,在提高承载力和减少工后沉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了便于这种新型的复合路基形式在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以沉降等效为控制指标,给出了两种桩型在复合路基中等效桩长和桩间距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达式。借助工程实例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和实测值沉降的对比,论证了支盘水泥搅拌桩复合路基的优越性和对应关系表达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对于均质软土层可选择设置 2个支盘,中心分别布置在 0.55倍和 0.85倍桩长的深度位置,对于含夹层的软土层可优先选择性质较好的土层设置支盘。以沉降量为控制指标,支盘水泥搅拌桩与等截面水泥搅拌桩的桩长存在线性对应关系,桩间距存在指数函数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郑州某基坑为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深基坑复合桩墙支护结构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墙的水平位移与基坑开挖深度有关,坑深较小时顶部位移最大,开挖超过某一深度后其位移曲线线型变为上部前凸或中间鼓肚;水泥土搅拌桩墙背主动土压力介于静止土压力和朗肯极限主动土压力之间;水泥土搅拌桩墙开挖面以上部分坑内侧受拉,开挖面以下部分坑外侧受拉.  相似文献   

15.
王村分洪闸由于两岸挡土墙地基应力较大,为提高其承载能力,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必要的。结合现场条件按照规范的原则和要求进行桩的布置和设计,同时对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其沉降变形量进行了估算。通过现场检测和完工后的沉降观测,说明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优化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参数,以广州市某软土基坑为背景,采用FLAC3D对其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围护桩排数、排距、桩长、桩刚度等对基坑桩体变形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小时,基坑的开挖对软土基坑周边土体位移影响不大,但当基坑开挖深度由5.0m增至7.5m时,基坑围护桩位移则由5mm快速增长至24mm,且其变形模型由“弓形”转换为“前倾形”;随着桩排数、排距、桩长以及桩刚度的增大,桩体位移和地表沉降将逐渐减小,但其减小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当桩排距设置为2d~4d、桩长设置为24m~32m、桩刚度设置为0.5EI~1.0EI时,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17.
基坑降水时,由于降水面以上土层孔隙水压力会转换为同等的附加应力,施加在地基土层上,从而导致地基发生沉降变形,因此,在基坑水位下降过程中为防止地基土体流失以及基坑附近建筑物发生地基沉降和倾斜等不利现象,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基坑水位下降时基坑附近处建筑物地基沉降变形量.结果表明:基坑附近处不同位置的建筑物和不同部位的...  相似文献   

18.
刘彬 《人民长江》2019,50(7):144-149
针对蒙华铁路岳阳段软土和松软土地基问题,为了有效控制地基沉降,提出了采用分离式布桩和交叉式布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方案。基于离散元颗粒流仿真技术分析两种布桩形式、不同桩间距对软土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研究表明:① 分离式布桩和交叉布桩下,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均与桩间距均呈指数函数分布;② 分离式布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地基面上两种桩型的衔接处,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两种桩型衔接处的多向搅拌桩桩顶位置。③ 交叉式布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地基面上的线路中心线处,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加固地基顶面中线附近的多向搅拌桩桩顶。④相同桩间距条件下,分离式布桩复合地基沉降和路基面宽度范围内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量明显小于交叉式布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9.
水泥搅拌桩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无不良影响,对于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有明显效果。本文主要以新建汉宜高速铁路荆州段水泥搅拌桩施工为例,介绍其施工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考虑地基材料的非线性特性,通过模拟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复合模 量随荷载、桩长、置换率和褥垫层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水泥砂浆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机理、桩土荷载分担 规律及其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桩体置换率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复合模量逐渐增加,置换率超过 20%,桩土应力比变化很小,并趋于稳定。置换率超过25%,置换率对复合模量的影响较小;桩长增加, 桩土应力比增大,复合模量增加,桩长超过14m,桩土应力比增长缓慢,复合模量亦趋于稳定;桩土应力 比随着褥垫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褥垫层模量的增加而增大,宜设置褥垫层厚度100mm~300mm, 褥垫层模量30MPa~60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