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门槛低、工作重、地位低、人员少、队伍流动性大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学生成长成才和高职院校安全稳定,也严重阻碍辅导员队伍自身健康发展。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朝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方式,也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部门、学校、辅导员等三方要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作努力。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选聘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工作保障机制,培养造就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3.
整合资源,加强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施"思教、学工联动,教、学、做合一"的育入模式,是高职思政工作改革的需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交流现状,并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和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归纳了市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本科院校、省部属高职院校的比较,分析了造成市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原因,提出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辅导员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评价辅导员劳动价值的体系、确保辅导员待遇不明显低于同资历的专业教师、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倡导辅导员奉献精神等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师资力量,也是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进程缓慢,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和工作的实效性,在新形势下,着力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非常必要,应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新模式,正确定位辅导员职业化内涵,打造一支校内外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健全"工学结合"辅导员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努力把辅导员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企业工作经验的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中存在的专业素养不高、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工作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了使高职院校辅导员走向专业化的途径:一是建立严格的辅导员选聘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培训机制,三是履行明确的辅导员工作职责,四是建立有效的辅导员激励机制,五是落实完善的辅导员职称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发展迅速,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其队伍正不断壮大,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高职院校中存在着部分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其稳定性和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等工作难点.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和工作难点,文章从增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与创新性、打通职业通道、完善职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其素质的高低在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从培养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入手,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也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因此,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进入当代以后,高校辅导员制度改革曾一度出现了价值观模糊和实践徘徊的现象,而当前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又成为辅导员制度改革的热点。本文着重从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辅导员的服务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传播活动,只有掌握人际传播规律并加以有效运用才能完成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规范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构建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应从指标构成、权重设置、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来建立评价体系,并把建立的评价体系运用到现实工作中,使之在实施中不断得以检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做好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专业化的视角,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确立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策略,加快实现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内部流动动机,以及存在的"彼得原理"现象,探索破解"彼得原理"现象的对策:建立科学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内部流动测评机制;运用"彼得地位法",留住愿意长期担任辅导员的员工,实现辅导员个人价值和民办高校发展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学生资助事务是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资助工作能力评价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文章分析了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任务与角色,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资助工作能力评价体系的设置,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评价、分析和讨论,以进一步提高辅导员资助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辅导员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立足于高校心理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从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格素养等方面分析了其职业素养的基本构成,并着重从个人和高校两个方面探讨了其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定位不明,致使辅导员工作现状和理论研讨处于偏离重心的繁杂之中,并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通过全面剖析了辅导员岗位的工作职责,提出只有强化基本职责,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