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用互文性批评,解读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苏可尼克的《威尼斯之恋》。从这篇小说与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维斯康廷的电影《魂断威尼斯》、博尔赫斯的《曲径分岔的花园》等之间的互文性,探索了其中的后现代特色及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淘宝体"体裁特点的基础上,借助体裁互文性理论探讨了"淘宝体"流行的原因,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淘宝体"和其他体裁之间实现体裁互文的表征形式,以及由此反映的体裁之间的互文本质。  相似文献   

3.
为托尼·莫里森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的小说《宠儿》,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之作。互文性是西方文论批评中一种重要的批评理论,它不仅指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相互"吸收和转化",还指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此利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理论来分析《宠儿》中所体现的文化互文和文本互文。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互文性这一概念的发展过程及文本中互文参照的分类情况,从微观角度(词、句层面的具体互文性)探讨了互文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和价值。通过分析原文中前文与现文具体语料的互文现象及其给译者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文学翻译策略,即直译、文化替代、文中注释或脚注、省略和音译。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是语篇交际构成原则之一,强调一个语篇与其他语篇之间的某种联系。随着互文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互文性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开始备受关注。互文性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是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五种互文性类型,即文化互文性、体裁互文性、语境互文性、媒体互文性、教师言语互文性,揭示互文性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互文性意识,提高学生的互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纳瓦卡系列小说中的互文性是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五部马纳瓦卡小说中人物、情节和故事主题的分析得出互文性是文本的内在属性.在互文性视野下,劳伦斯的民族观和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一切文本皆为互文本,一切文本都与它以前的以及和它同时存在的其他文本有互文关系,后人对前人的解读反过来构成并不断地构成前人文本的一部分,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处于与其他许许多多作品的无限关联之中。因此,在翻译中",互文性"意味着翻译文本中没有一个意义的真理期待被一劳永逸地发现和揭示,意味着译本对原作的延续和创造,意味着读者解读的无限性和翻译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按照互文性理论,文本的创造及其意义的产生依赖文本的共生性语境和不同文本间意义的参比。仅凭单一文本,不能完整解释文本自身的全部意义。文本自身也往往通过参照其他文本去获得意义,进而形成意义的增殖。互文性理论及其实践方式,可以引导作家和读者避免从单一视角、纬度、语境去孤立地对待文本的创造与解读。  相似文献   

9.
文本的意义生成过程,就是作者、读者、历史以及现实等因子参与的对话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话语主体(作者)与先前文本的对话;第二阶段是读者阅读和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互文性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不同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仿拟是互文性的一种表现。以传媒话语为对象分析了仿拟在传媒话语中的成因及应用,并通过对仿拟的分析来解读、认知互文性理论。  相似文献   

11.
王先谦和郭嵩焘是晚清时期在学术上和政治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物,对这两个人物学术界的评价反差极大,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们却建立了极为深厚的个人友谊。本文着重考察了王先谦和郭嵩焘学术交游的有关史实,从他们频繁而密切的交往中,探寻其各自思想发展、离合及演变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夏姬现象说     
通过对夏姬及其众多追逐者群体特征的分析,总结出这一群体特殊的爱情行为方式;并借助“潜意识”、“爱欲与文明”等心理学原理对“夏姬现象”进行深层探因。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是《语丝》周刊所培养出来的杂文家.他在《语丝》的摇篮里摄取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养料,在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笔战中,林语堂成了语丝派“打狗运动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4.
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富丽的形式和音乐性的语言,抒写豪壮之情,传送时代强音。创造了郭小川诗歌独特的壮丽美。  相似文献   

15.
林纾与陈衍     
林纾与陈衍同是近代福州的两位文化名人,他们的志行和学问,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既有珍贵的友谊,也存在许多争议。文章从他们的爱国热忱、弘扬传统、诗歌成就、“实业”救国等方面进行学术比较,以期对了解近代文学,寻思那个特定时期和环境中的文化理念乃至历史风云,提供点滴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围绕林语堂与基督教文化的历史关系讨论了林语堂从对基督教的信仰到反叛再到重新信仰的过程,认为这既是他个人曲折的心路历程的标志,也呈现出传统文化在现代,以及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独特意义。林语堂的信念转换既有个人情感与理性的矛盾和融合,也有现代知识分子和思想文化相似的历史境遇。  相似文献   

17.
郭嵩焘在湖南厘金总局创兴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倡推广黄冕私设厘局之法于全省;手定湖南厘捐章程;使其弟郭焘佐治湖南总局;委用士人经理府县厘局;推广湖南章程于山东、广东等地。从郭嵩焘与湖南厘金的这一角度,大致可透析厘金与湘军及湘军将帅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涡河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和川端康成对死亡这一文学主题的敏感度是不相上下的,但二者在生死临界点上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无畏、果敢和洒脱的,一个则是恐惧、感伤和缠绵的,让人困惑的是二者最后又殊途同归:看通生死、以死为美。观照上述现象,剖析了导致二者死亡意识相同与不同背后的社会时代、人生境遇、人生观、世界观、中日文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语言学家的林语堂精于音韵学,高度重视方言研究,在丰富的古代文献语言资料和深厚的中国传统语言学功底以及西方现代语言学素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方言学研究方法,开启了从地理上划分方言区域的先河。其自成一体的方言学思想在中国方言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