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仕江  潘仁云 《化工学报》1993,44(6):740-745
以苯乙烯悬浮聚合为体系,考察羟基磷酸钙(HAP)或HAP与聚乙烯醇(PVA)复合为分散剂体系时,各种因素如分散剂浓度、油水比、搅拌速度等与瞬时液滴大小及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讨论瞬时液滴分散、合并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悬浮苯乙烯液滴聚合宏观成粒的特征与分散剂的分散机理无关,仅体现液滴分散、合并的过程特点.当采用分批加分散剂时,实验观察到瞬时液滴大小分布呈由单峰过渡到双峰,再发展成单峰分布的特征,从而找出了以分批加分散剂方式制备窄分布聚合物颗粒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在苯乙烯悬浮聚合中研究了分批加分散剂体系磷酸三钙(TCP)或 TCP 和聚乙烯醇(PVA)时的加入方式对瞬间液滴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考察了体系液滴分散和合一的特点。实验观察到分批加入分散剂体系时液滴大小分布的变化规律,呈由单峰分布过渡到双峰分布,最后又发展为单峰分布。这与分散剂体系一次加入相比,后者仅出现单峰分布逐渐过渡到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5.
悬浮聚合用HAP/SDBS无机分散体系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HAP粉末的沉降特性与生成过程,考察了HAP粉末和不同表面活性剂配合在苯乙烯单体分散液中的吸附特性,同时研究了HAP粉末复合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无机分散体系用于苯乙烯单体悬浮聚合时的聚合稳定性。对HAP/SDBS无机分散体系用于悬浮聚合时的分散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简化了用于苯乙烯悬浮聚合用HAP的制备方法:取消缓冲体系,缩短陈化时间,室温制备。且制备的分散剂用于聚合时为常量的1/5。  相似文献   

6.
以磷酸三钙(Tripotassium Phosphate or TCP)为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分散剂,实验研究了分散剂的用量、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油水比、电介质盐及搅拌转速等因素对液滴聚合增长的影响。着重分析在无机分散剂存在下,液滴分散、合一的特点。从而关联出了瞬间液滴平均直径的准数方程:(d)_(32)/D=1.86(Ф)~(0.388)We~(-0.444)(μ_d/μ_c)~(0.103)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在引发速率相差千倍的情况下,胶乳粒子的成核机理,胶乳粒子和自由基的静电相互作用对乳液聚合动力学以及胶乳粒子的成核和成长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为过硫酸钾/[VO(H2O)5]^2+(VO^2+)或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VO^2+时,引发速率由精确计量泵的注入量来控制,其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5.3×10^-7mol/(dm^3·min)和4.6×10^-4mol/(dm^3·m  相似文献   

9.
谢芳宁  潘勤敏 《化工学报》1997,48(3):304-314
建立了管式层流反应器中苯乙烯本体热聚合过程的模型。数值模拟了反应介质流速和温度沿反应器的轴向和径向的分布,考察了反应器的几何尺寸、壁温、反应介质入口温度和流量对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的几何尺寸和反应器壁温及进料质量流量对单体转化率影响较大,而入口温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UP)为原料,采用悬浮成型方法制备了粒径为120~250μm的UP球形微粒,从工艺控制的角度考察了搅拌速度、搅拌器形式及反应嚣形式对UP微粒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搅拌速度控制在500~1000r/min,以4口圆柱形烧瓶为反应器,采用双层平桨、且桨叶间距为4.5cm时,所制UP微粒的粒径最小、且粒径分布最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高转化率丁苯乳聚中,乳化剂种类、用量和加入方式对聚合速率、橡胶分子参数和物性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速率和不同转化率下胶乳的稳定性,为工业上实现“短周期(8—12hr)、高转化(70±2%)合成丁苯橡胶的聚合配方和加料方式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谢芳宁  潘勤敏 《化工学报》1996,47(5):563-570
建立了苯乙烯本体热聚合过程模型,分析讨论了苯乙烯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中进行热引发本体聚合行为.分别讨论了聚合温度和停留时间对苯乙烯的转化率、聚合速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粘度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决定产物的相对分于质量及其分布,且对转化率、聚合速率及粘度均有较大影响;停留时间对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无明显的影响,对转化率、密度及粘度有较大影响.聚合温度和停留时间是苯乙烯本体聚合过程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操作条件,同时为方便工程应用提供了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3.
水悬浮自搅拌体系中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明莉  任建敏  龙英 《化工学报》2002,53(5):513-516
在聚丙烯小球水悬浮液中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利用水悬浮液沸点下的沸腾搅拌效应制备了接枝率为 9.0 6 %的马来酸酐 (MAH)接枝聚丙烯 (MAH - g -PP)小球 .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MAH及BPO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 ,并用红外光谱对MAH -g -PP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吸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 ,与未接枝PP相比 ,MAH - g -PP对极性物质如水、Cu2 + 、染料、糖化酶的亲合力大为提高 .  相似文献   

14.
潘恩磊 《中国陶瓷》2012,(4):27-30,46
以硅溶胶为硅源,采用聚丙烯酰胺作为结构导向试剂,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微球。控制引发剂过硫酸钾、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与单体丙烯酰胺的加入量,获得球形度以及分散性较佳的聚丙烯酰胺复合二氧化硅微球。焙烧去除聚丙烯酰胺模板后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通过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以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证明聚丙烯酰胺在制备中起到了良好的结构导向作用,获得的二氧化硅微球的比表面积为240m2/g,孔径均匀分布于9nm左右,孔容度为0.3cm3/g。该方法可以通过改变转速的方法控制硅球的粒径。  相似文献   

15.
镍催化体系丁二烯溶液聚合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镍系催化丁二烯溶液聚合制得顺式-1,4-聚丁二烯的小试及工业生产为基础,对丁二烯溶液聚合的宏观动力学行为及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体转化率大于30%时,聚合偏离动力学一级反应;终止釜胶样辊压干燥是导致门尼值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硫醇的种类,用量及加入方式对反应速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叔四、八碳硫醇使反应速度降低外,其它均无影响;叔十二碳硫醇是较为理想的分子量调节剂,改变其用量可以适当调整分子量;增量法是实现高转化率、控制分子量、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器中成核与成膜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春忠  胡黎明 《化工学报》1993,44(5):523-530
基于气溶胶动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化学气相淀积(CVD)反应器中普适动力学方程,导出了CVD反应器中超细颗粒粒径分布谱函数和薄膜淀积速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操作参数对钛酸丁酯高温裂解过程中成核与成膜的影响.用成核与成膜竞争判据——H准数,研究了CVD反应器中成核与成膜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形评定高聚物/无机粒子体系的分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形可定量描述不规则、随机的、非线性物理化学现象的特点,对原位气泡拉伸法制备的高聚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分散效果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自建模型,对气泡周围粒子的分散情况进行定量评定。  相似文献   

19.
稀土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英  徐玲 《弹性体》1993,3(4):37-47
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近年来用于聚合丁二烯的稀土催化剂的发展、影响聚合活性的因素、聚合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偏二氯乙烯-丙烯腈悬浮共聚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转化率等因素对偏二氯乙烯(VDC)-丙烯腈(AN)悬浮共聚树脂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速率的影响,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讨论了AN的水溶性对树脂组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对分子质量与聚合温度及引发剂浓度关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