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v6在1995年底提交IETF并获得批准。IPv6已经得到各方的公认,IPv6的技术已经成熟,标准也基本完善,一些网络基础设施和核心设备都已陆续开始支持其使用。但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普遍推广,处于与IPv4并存和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刘礼白 《通信技术政策研究》2004,(6):1-9
分析了IPv6的网络发展,IPv6相对于IPv4的技术优势及这些优势如何发挥的问题,对中国如何才能成为全球IPv6的引擎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未来IPv6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是10年来很热的一个话题,IPV4把全球的现实资源连在一起,但是多年的应用已发现很多缺陷。IPv4的网络地址资源比较少,急需扩充资源。另外IPv4不支持移动通信,这样就提出了IPv6的设想。中在了解IPv6的基础上,介绍了移动IPv6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5.
6.
近年来,Internet(基于IPv4协议)得到了蓬勃发展,无论是网络覆盖范围与网络容量,还是网民数量与业务类型都在飞速增长。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正在走向融合的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在IP技术得到历史、现在和未来网络建设者青睐和追捧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IPv4技术本身还存在诸多不完美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8.
新一代IP(IPv6)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莹 《中国数据通信网络》2000,2(8):23-26
本详尽阐述了IPv6的基本特点、地址的表示方式、寻址体系结构等内容,向人们揭示了升经有当前IP地址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10.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IPv6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网络是开放式、分布式的架构,由多个互联网的、可寻址的、独立管理的实体所构成,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数据通信网络来支撑智能电网所有组件之间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在描述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和数据通信网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电网数据通信网络应用互联网协议的内在需求,并指出IPv6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标准先行的重要性,分析了标准体系规划、需要关注的现有国际标准,最后阐述了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数据通信网络过渡到IPv6的实践工作,可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了IP地址资源的紧张,为了扩大下一代互联网络的地址资源,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本文介绍了IPv6的技术原理、技术优势、IPv4到IPv6的过渡以及主要的IPv6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网络NGN是当今的研究热点,而作为与NGN发展密切相关的IPv6,将采必将取代IPv4。从NGN的概念出发,着重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的网络结构、特点以厦现阶段发展状况和今后发展趋势,并对NGN与Ipv6的关系以及IPv6在NGN中应用的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作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全球信息产业迎来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必将对IP地址产生前所未有的需求。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基石的IPv4,在面临地址资源枯竭的困境的背景下,显然已无法为地球上存在的万事万物都分配一个IP地址——而这又恰恰是物联网实现的关键。事实上,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发展,必将加速IP地址的消耗,同时加速IPv6的商用化进程。那么,面对正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IPv6将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而服务于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呢? 相似文献
14.
15.
16.
移动通信和因特网是目前的热点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并享受网络服务的技术,而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读、可听和可视的信息内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紧紧地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根据自己意愿访问任何信息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18.
19.
3G移动通信系统将是一个能综合实时业务、非实时业务、宽带业务、窄带业务的网络,能够满足多媒体和视频业务发展的需求。同时,业务承载网应提高安全性并能够提供服务质量保证。因此,3G移动通信系统应同时拥有Internet和电信网的一系列特性。目前,移动设备越来越多.这些设备同时也提出了连接Internet的需求。IPv6不但有足够多的地址分配给这些移动设备,而且利用IPv6的地址自动配置、地址体系结构能使移动通信变得更加简单。同时,移动用户在跨网络随意移动和漫游过程中使用基于TCP/IP的网络时,并不希望随时手动或自动修改移动设备的IP地址,而是希望继续使用原有的IP地址,并享有原网络中的一切权限和服务。因此.移动IPv6技术成为IPv6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未来3G网络的建设中,移动IPv6技术将成为移动运营商必须做出选择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